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椎间孔镜侧后路与后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行侧后路、后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者分别设为侧后路组(28例)、后路组(32例),收集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透视次数、术后3个月疗效、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结果侧后路组疗效优良率、并发症率与后路组接近(P>0.05);与后路组相比,后路组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住院费用高(P<0.05);ODI评分,组间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接近(P>0.05);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优于术前(P<0.05)。结论椎间孔镜侧后路与后路髓核摘除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后路手术手术用时短、术中透视少。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侧后路 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生理性黄疸患儿尤其G-6-PD缺陷症患儿服用茵栀黄口服液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一个产科病区2016.3、6、9、12月的足月儿病历。分为1组G-6-PD筛查阳性的生理性黄疸患儿,2组G-6-PD筛查阴性组的生理性黄疸患儿,3组所有黄疸新生儿,4组未发生黄疸的新生儿。结果组间比较显示,1组与2组之间服药后光疗结局及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3组与4组在腹泻、呕吐、臀红的发生率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1)。结论本研究不能证实该中成药口服制剂可诱发G-6-PD缺陷症患儿溶血发生,但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 标签: G-6-PD缺乏症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导诊服务现状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为导诊服务改进提供建议。方法研究采用立意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十三甲医院,分别对门诊导诊员和门诊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导诊员50份,患者250份)。数据通过Epidata3.1/SPSS17.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导诊人员年龄结构较年轻,学历较低,从业时间短,工资低;导诊员对管理制度的认可度低,人财物等物资配备不足;导诊服务总体满意度为3.78,接近于“较满意”。满意度较低的项目分别为导诊员耐心细心程度/导诊员亲切主动性/导诊员语气语速/导诊员解答问题的详细程度等。结论采用“新老搭配”工作模式,弥补年轻导诊员经验不足的弊端;增加导诊员数量,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增倡导微笑服务,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注重细节服务。

  • 标签: 导诊服务 现状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