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配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与双嚓达莫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胶丸,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性维生素D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IgA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安全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活性维生素D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IgA肾病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从第一个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问世以来已经有二十余年时间。随着对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此类药物被设计合成和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电休克与舒必利静脉滴注疗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住院的32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电休克组(16)例和静脉舒必利组(16)例,采用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并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电休克组与静脉舒必利组在BPRS评定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T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休克与静脉舒必利对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有同样的疗效。

  • 标签: 电休克 舒必利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β受体阻滞剂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与百灵胶囊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效果。方法临床上收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40mg/次,每日两次)进行治疗;余下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采用缬沙坦(40mg/次,每日两次)+百灵胶囊(3g/次,每日三次)进行治疗。待治疗24h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进行尿微量蛋白排泄率、血肌酐检测。结果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缬沙坦与百灵胶囊联合用药比单独用缬沙坦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缬沙坦 百灵胶囊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接受急诊胃镜止血治疗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以及紧张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诊胃镜止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n=59)及常规护理组(n=58);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组胃镜检出率为84.75%,常规护理组胃镜检出率为82.76%,两组患者胃镜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出血缓解52例,止血无效7例,总缓解率为88.14%,常规护理组出血缓解44例,止血无效14例,总缓解率为75.86%,比较两组胃镜止血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7.2849,P=0.0492)。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护理前SD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1.3947,P=0.0672),SA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2.7635,P=0.0952);护理后心理护理组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4.2847,P=0.0185),S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2.8480,P=0.0224)。结论接受急诊胃镜止血治疗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焦虑以及紧张情绪,可显著提升止血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急诊胃镜止血 焦虑紧张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预防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防患者心房颤动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治疗以后心房颤动发生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几率,进而提升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预防 冠心病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是一组多肽化合物家族,它们在调控血压和心血管重构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组学分析技术,它以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生物基质中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方面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在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血管紧张素及其代谢组分的检测。探讨生物样本中血管紧张素代谢组份的LC-MS检测过程中的样本采集和前处理、色谱质谱系统的选择、参数的优化等方法策略对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血管紧张素 样品前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对MMP-9、TIMP-1和BNP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施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服苯那普利。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前后MMP-9(μg/L)、TIMP-1(μg/L)和BNP(ng/mL)水平。结果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苯那普利进行治疗的患儿,实施治疗后的MMP-9、TIMP-1和BN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水平,且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患儿的MMP-9、TIMP-1和BNP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逆转患儿心肌重构,有效的改善和提升患儿的心功能。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MMP-9 TIMP-1 BN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并明确诊断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水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qd口服;试验组同时给予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80mg,qd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血压波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3.7%(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血压波动较小,更为平稳(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和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患者血压更为平稳,联合用药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家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表对各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同时比较两组受试者及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ACE及SOD的浓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CE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型患者血清ACE浓度水平高于轻中型患者,SOD水平低于轻中型患者(P<0.05)。结论ACE及SOD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血清浓度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