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住院孕产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为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措施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6414例孕产妇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6414例孕产妇中,HBsAg阳性患者231例(3.60%),丙肝抗体阳性患者10例(0.16%),艾滋病病毒抗体1/2初筛阳性患者31例(0.48%),梅毒抗体阳性患者9例(0.14%)。结论孕产妇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重视孕产妇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预防和控制母婴垂直传播,避免医务工作者感染。

  • 标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梅毒 艾滋病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动脉硬化的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2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动脉检测,分析体检人群中动脉硬化的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260例体检者中的baPWV异常者1248例(29.30%),其中轻度增高者624例(14.65%),中度增高者512例(12.02%),重度增高者112例(2.63%),统计学分析显示baPWV与高血压、吸烟、高血脂、性别(男性)、高龄密切相关(P<0.01)。结论baPWV可作为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卫校的早期评价指标。

  • 标签: 健康体检人群 动脉硬化 肱-踝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池市各类食品在加工、销售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于2010年~2011年分别在河池市辖区的市场、超市等采集本地生产或销售的7类食品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7类306份样品,合格254份,合格率为83.0%,其中以凉拌类合格率最低,为69.2%,其次是冷饮类,为74.5%,糕点类合格率最高为91.8%,灌肠类、酱卤肉类、饮料类和豆制品类合格率分别为89.3%、81.2%、90.5%和80.5%。结论我市的凉拌类和冷饮类食品合格率较低,食品卫生质量还有待提高。

  • 标签: 食品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肺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分为3组,肺癌组患者100例、肺良性病组患者100例、健康体检组100例。结果肺癌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血清肺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东兴区2008-2009两年来所检食品的卫生状况和质量,发现问题的关键,为食品安全提供解决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按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检测内容有微生物和理化指标。评价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结果两年检测1224件样品合格1178件,合格率96.24%。结论东兴区2008-2009两年来所检食品样品合格率较高,但为了人民的食品安全能长期有所保障,仍不能放松监管。

  • 标签: 食品 食品样品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E.coli(大肠埃希氏菌),K.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氏菌)和E.cloacae(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酶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资料。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筛出可疑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再用双纸片增效试验为ESBLs的确正试验。结果三种菌426株,共检出产ESBLs的菌株122株,总检出率为28.6%,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18.6%,肺炎克雷伯氏菌35.8%,阴沟肠杆菌12.1%。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6%呈现最敏感,依次为舒普深14.8%,头孢吡肟21.3%,安美汀24.6%。产ESBLs的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其中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质粒介导细菌一旦产生此酶,临床上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类(1-3代)和单环类抗生素耐药。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ESBLs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丘疹性荨麻疹患儿对食物变应原的不耐受程度,为临床提供一定的诊治思路。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7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G(sIgG)浓度,观察血清检测结果。结果127例患者14种食物变应原sIgG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鸡蛋>牛奶>鱼>大豆>螃蟹>西红柿>鸡肉、牛肉、小麦>玉米>猪肉、虾米>蘑菇。病例中总阳性率92.13%。结论儿童丘疹性荨麻疹血清食物变应原sIgG检测阳性率高,提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食物的不耐受有一定的相关性,尽早发现患儿的不耐受食物,及时制定限食食谱,有望降低患儿的发病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物不耐受丘疹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宫颈病变妇女中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方法应用凯普导流杂交技术检测527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存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的21种HPV亚型,高危型13种,低危型5种、中国人常见亚型3种。宫颈病变分为慢性炎症、CIN1、CIN2、CIN3、宫颈癌、尖锐湿疣六类。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比较各个年龄组的感染情况及相应的病理分型结果。结果527例标本中,HPV感染438例,总感染率83.11%(438/527)检出了除43亚型以外的20种亚型。单一感染259例,二重感染120例,三重感染46例,四重感染9例,五重感染2例,最多达六重感染(1例)。高危型中16型21.63%(114/527)、58型11.0%(58/527)、52型6.45%(34/527)居前三位;低危型以11型2.84%(15/527)、6型2.66%(14/527)为主;中国人常见亚型主要为53型5.12%(27/527)、CP8304型3.98%(21/527)。结论HPV亚型的感染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组,随着病变的加重高危型HPV的检出率也相应增高,HPV基因分型检测联合病理学检查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情况,为防治宫颈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 导流杂交 宫颈病变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联合抗-HCV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6例HCV-RNA阳性的标本同时检测抗-HCV和或HCV核心抗原,了解其检验结果的符合率。结果156例HCV-RNA阳性的标本中,检出抗-HCV阳性126例,HCV核心抗原132例,抗-HCV和或HCV核心抗原阳性151例。结论HCV核心抗原联合抗-HCV检测可以提高丙型肝炎的诊断率。

  • 标签: HCV核心抗原 抗-HCV 丙型肝炎 联合检测 符合率
  • 简介:摘要开展对肠球菌致病因子和耐药性检测方法学的研究,对认识肠球菌的致病机理、预防院内感染、新药的研发以及临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肠球菌 致病因子 耐药性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疹的病因及其与变应原的关系,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94例湿疹患者采用标准筛选抗原进行斑贴试验。结果394例患者中332例对20种标准筛选抗原中的17种出现1种或1种以上抗原阳性反应,总阳性反应率为84.32%,其中以硫酸镍阳性率最高,达30.71%,其余阳性率较高者依次为重鉻酸钾(29.50%)、芳香混合物(23.46%)、卡巴混合物(18.94)、硫柳汞(15.21%)。结论硫酸镍、重鉻酸钾、芳香混合物是目前引起湿疹的主要变应原,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湿疹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致敏原及其性质。

  • 标签: 湿疹 斑贴试验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妊高症血小板各项参数的水平变化,为妊高症的快速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118例妊高症患者、40例正常妊娠孕妇进行全血细胞检测,并对血小板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妊高症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高征组与轻度妊娠组比较,PLT、MPV及PDW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LT、MPV及PDW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的水平变化,有助于妊高征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大血小板比率 妊高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疑似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HLA-B27检测方法的特点,探讨不同检测方法之间差异及各自优缺点,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最常见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MLCT),ELISA法,流式细胞仪法(FCM),对120例疑似(AS)患者的HLA-B27抗原进行检测。将三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量淋巴细胞毒法检测强直性脊椎炎患者阳性率HLA-B27为39.2%;ELISA法检测HLA-B27阳性率45%;流式细胞仪法检测HLA-B27阳性率40.8%。结论三种检测方法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 标签: 强直性脊椎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 B2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与C反应蛋白(CRP)在发热患儿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某院发热患儿526例,健康对照组382例,各按年龄段分3组。分别检测CRP和WBC,t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WBC计数和CRP均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组各年龄段WBC计数有显著性差异,CRP值较WBC计数有更大的离散性。结论CRP和WBC计数均可作为发热患儿早期诊断指标,二者结合有利于诊断病因。

  • 标签: 白细胞计数 C 反应蛋白 发热患儿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178例,按照脑梗塞发病时间分为两组A组脑梗塞发生在近1月内共65例,B组为脑梗塞发生在1月以前共113例与C组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及D组健康体检者35例,比较4组CRP水平差异。结果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D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但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C组与D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P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 标签: CRP 脑梗塞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并探讨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一照研究设计。用循环酶法(HCY)检测100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10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各类患者。结果,患者组血清HCY水平(16.3±6.9)umol/l,高于对照组(10.2+3.6)umol/l。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16.3±6.9umol/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2+3.6)umol/l。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HCY水平轻度升高,并与抑郁症病理症状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同型半胱氨酸 循环酶法检测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麻风杆菌DNA的拷贝数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5例现症麻风患者不同时期和16例多菌型治愈者的44份皮肤组织液样本,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和做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按荧光定量PCR检测麻风杆菌DNA结果的拷贝数和对应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分为阴性(-)、1+、2+、3+、4+、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份皮肤组织液涂片阴性样本中,4份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麻风杆菌DNA拷贝数多为103数量级;12份涂片阳性样本中,对应荧光定量PCR检测全部阳性,麻风杆菌DNA拷贝数多为104~105数量级,和涂片阳性程度基本呈正相关,荧光PCR检测阳性率比涂片抗酸染色高,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麻风杆菌DNA拷贝数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麻风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实验方法。

  • 标签: 麻风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PCR 抗酸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同一检验项目对本实验室两套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及预期偏差评估,探讨两者的检测结果是否一致及预期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方法参考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以OLYMPUS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比对仪器,OLYMPUS400为实验仪器。分别检测40份患者新鲜血清的尿素、肌酐、葡萄糖,计算相关系数、回归方程及预期偏差。结果两台仪器所有检测项目的相关系数r>0.975(r2>0.95),所有检测项目的预期偏差均在CLIA,88可接受范围内。结论两台仪器检测血清尿素、肌酐、葡萄糖的结果一致,具有可比性。

  • 标签: 比对 偏差评估 医学决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