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中抽取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骨折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骨折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前臂各项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有效恢复前臂旋转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更为理想的预后效果。

  • 标签: 康复训练 尺桡骨 双骨折 前臂旋转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后踝关节挛缩功能康复的常规手段包括超短波治疗、跟腱牵拉等。本文探讨将电动起立床训练增加到物理因子治疗方案中,观察其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超短波、手法牵拉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行电动起立床训练,治疗四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ROM较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动起立床训练对增大脑卒中后踝关节活动范围及改善踝关节运动功能有显著效用。

  • 标签: 电动起立床训练 脑卒中 踝关节挛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满28周孕妇及家属进行导乐分娩宣教、产前助产士减痛指导与情景训练,探讨科学、有效的产前减痛训练模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有意向在我院分娩满28周的6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研究组孕妇及家属实施导乐分娩减痛技术知识宣教及减痛技术指导、情景训练。对照组仅参加孕妇课堂,了解普通分娩知识。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产时疼痛评分、导乐分娩选择、产时焦虑、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产后半年内抑郁发生率。结果①研究组自然分娩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产时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自愿选择顺产率、减痛知识知晓率、产妇、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减痛知识宣教、助产士专业减痛指导、情景训练,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自愿选择顺产率及产妇、家属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产时疼痛、减少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高产科助产质量。

  • 标签: 产前 减痛指导 情景训练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5例脑性瘫痪患儿的综合康复护理训练策略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2年01月至2015年01月期间来我院康复医学部进行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中随机抽取5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训练策略进行护理,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55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训练策略后的护理有效率情况。结果55例脑性瘫痪患儿中,显效共17例,所占比例为30.91%;有效共31例,所占比例为56.36%,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均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率(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脑性瘫痪患儿采取综合康复护理训练策略,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综合运动功能,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性瘫痪 患儿 综合康复护理 护理策略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功能训练在动-静脉瘘成熟和维持中的应用。得出结论功能训练及术前、术后的良好护理措施能促进动-静脉瘘发育成熟和维持,且不增加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动静脉瘘/治疗 动静脉瘘/护理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肺功能训练(共8周)。观察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mMRC评分及6MWT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改善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应用在37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74例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例)和对照组(n=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胸部术后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健康教育、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PaO2和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病人肺部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开胸手术 健康教育 呼吸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死亡排第6位1,目前已居我国女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乳腺癌现阶段主要依靠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对病人患侧上肢创伤极大,常导致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许多医师和学者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系统性的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 标签: 乳腺癌 康复锻炼 上肢功能评价 运动处方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站立架训练对偏瘫患者能力提高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住院医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偏瘫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站立架训练治疗,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步行距离和运动功能恢复评估上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治疗来说,早期站立架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效果更好,在临床疗效中起显著作用。

  • 标签: 早期站立架训练 偏瘫患者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比急救模拟训练前后手术室护士急救技能的水平提高的情况,来探讨手术室护士急救模拟训练的意义。

  • 标签: 急救模拟训练护士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确诊的多动症患者60例,全部患儿予以规范化的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对两组患儿治疗干预前后进行综合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干预前组患儿总分为75.90±15.723分,干预后组患儿总分为61.80±9.496分,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码听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的对小儿多动症患儿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减轻各种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研究。

  • 标签: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 小儿多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促分离运动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别利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U)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8周按照Brunnstrom量表对患者上肢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定,以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和上肢BrunnstromⅣ~Ⅺ期的例数来评价两组患者分离运动的恢复情况。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期促分离运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折术后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在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共收治了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术后采取心理康复、主动功能训练和被动功能训练等早期康复训练。结果经康复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功能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为53.3%,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肢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膝关节周围骨折疗效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8周,治疗组强化骨盆控制训练,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均较前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骨盆控制训练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

  • 标签: 骨盆 偏瘫 步态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呼吸功能训练在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均分至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与行呼吸功能训练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无论心胸外科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善方面、血气恢复方面,还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拔管时间方面,行呼吸功能训练护理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而言,行呼吸功能训练护理措施不仅临床效果佳,而且能够大大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胸外科 手术护理 呼吸功能训练 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抑郁症患者采取精神康复训练后的康复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的8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抑郁症护理,而实验组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精神康复训练,此次研究时程为14周,观察并分析精神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就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TAS-2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精神康复训练,实验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TAS-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采取精神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有利于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 标签: 精神康复训练 抑郁症 康复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脑瘫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脑瘫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儿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小儿智力发育指数和小儿运动发育指数相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两项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发育正常率为92.5%,对照组为6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两项指标之间相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儿智力及体力正常发展,促进其良好发育,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小儿脑瘫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等速训练结合作业疗法对偏瘫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偏瘫侧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作业疗法治疗,康复组在作业疗法基础上,联合等速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情况及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评分(53.34±2.41)分、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率95.12%、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90.24%,较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等速训练结合作业疗法推广应用,以促进偏瘫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等速训练 作业疗法 偏瘫侧上肢功能 康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