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郴州市各级医院近3年016岁住院儿童疾病谱变化,为儿童疾病的防治及保健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整群抽样调查对202551例住院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各年龄组患病情况中,住院儿童男性多于女性;1岁及以下患儿最多,说明婴幼儿是儿童患病的高峰年龄段;患病时间以3月、5月、7月住院儿童最多,第四季度病人最少;病种以呼吸系统疾病占46.25%,主要为肺炎、支气管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占18.24%,主要为小儿腹泻病,新生儿疾病占6.98%,主要为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硬肿症。结论3年来郴州市住院儿童疾病谱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本地区今后的工作重点还是应该继续加强儿童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 标签: 郴州市 住院儿童 疾病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方法细菌鉴定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应用M-H培养基,以K-B纸片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的监测,结果判读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NCCLS)制定指南进行试验质量控制。结果所分离的144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主要分布科室内科明显大于外科,呼吸科居多,占到69%。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30%的抗生素有头孢曲松(CRO)亚胺培南(IPM),对妥布霉素(TOB)氨曲南(ATM)的耐药率高达53.8%和64.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用药要严格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创面感染合理用药及减少耐药菌产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年6月—2014年4月患者创面感染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面标本中共检出965株病原菌,感染部位以四肢为主(50.47%);科室分布以骨外科为主(44.97%);感染诊断以创伤及切口感染较多,分别占47.98%、36.48%。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7.20%,革兰阴性菌占59.59%,真菌占3.21%。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高度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度较高外,对大多数常用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创面感染患者主要来源于骨科,以创伤与手术切口感染为主,且常见革兰阳性及阴性菌的耐药率均较高。外科医生尤其是骨科医生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以降低感染率和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 标签: 创面感染 抗菌性 微生物 病原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 简介:随着成都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2004年末,成都市死因监测全面实现了全死因全人群网络直报。网络直报使得我市死因监测系统在信息的采集、上报程序、数据的审核、查询、分析利用方面带来了极大的进步,监测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极大地提高,我市死因监测向着实时动态监测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部门问的协作、监测人员的稳定以及国际疾病分类技术的掌握等,是影响网络直报动态及时程度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网络直报 死因监测 死因分布 人群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实时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年来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使用vitek2compact对我院2013年临床分离的78株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痰标本分离率最高(93.59%),呼吸科为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分布科室(35.90%);其次为重症医学科(32.05%);神经外科(11.54%)。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呋喃妥因、头孢替坦、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的耐药率均超过90%。结论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同时严格无菌操作对减少院感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情况,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并提出指导意见。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以及配套GPS110药敏板检测2011年全年送检标本。结果鉴定出139株铜绿假单胞菌,大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是从痰液中分离出(占74.1%);主要分布神经内科68例(占48.92%)、神经外科24例(占17.3%)、ICU21例(占15.1%);对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等敏感性较高,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妥布霉素等耐药性较高。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检出于痰液标本和神经内科,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与该科室没有做好消毒隔离、控制院内感染以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有关,应对重点科室加强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爆发,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流行。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院内感染
  • 简介:[目的]掌握茂名口岸鼠形动物种群构成及体表寄生虫分布情况,为传染病防治、媒介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1~12月,采用笼捕法,对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及鼠体携带寄生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401只,经鉴定,种群组成有2科4属6种,以褐家鼠、板齿鼠为优势种.年平均鼠密度水东港区与进港公路地区分别为13.5%和31.2%.鼠体染虫率较高.[结论]茂名口岸地区鼠密度和鼠体染虫率均较高,应积极开展灭鼠除虫工作.

  • 标签: 茂名口岸 鼠形动物 体表寄生虫 调查 种群 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VITEK-2鉴定系统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64株,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共检出212株(80.3%),其次是尿液28株(10.6%)。主要分布科室为呼吸科(检出89株,占33.7%)以及重症监护科(检出72株,占27.3%),其次是内分泌科30株(11.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78.7%,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39.9%、33.3%、33.3%和39.6%。对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均<30.0%。结论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多分布于呼吸科和重症监护科,其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 泛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眶隔脂肪重新分布去眼袋的术后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7例去下睑眼袋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下睑缘切口,于眼轮匝肌下剥离,至过眶骨缘1~2mm,剪开眶隔,将疝出脂肪展开平铺于下睑,颧面沟明显者将脂肪固定于鼻侧眶骨膜下,少数脂肪过多者去除部分脂肪,剪去一条眼轮匝肌,缝合眼轮匝肌,去除多余下睑皮肤,缝合皮肤,加压包扎。结果本组67例眼袋改善明显,颧面沟亦改善明显,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是去除眼袋、改善颧面沟过深的理想术式。

  • 标签: 眼袋 眶隔脂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22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部位主要见于呼吸道、泌尿道、创面分泌物、血液等,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17%),对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目前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和耐药性逐渐增加,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患者病情合理选用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了解各地震重灾区板房安置点受灾群众的抑郁分布特点,为相应心理援助与安置点的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在绵竹、安县、江油、什邡、北川的各板房安置点随机抽取受灾群众作为调查对象。结果绵竹99%的受灾群众有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状,64.3%的为重度抑郁;安县仅次于绵竹,94.7%的受灾群众有抑郁症状,55.3%的为重度抑郁;什邡、江油、北川的受灾群众抑郁等级的分布大致相当。抑郁特异性症状和抑郁指数在各地区比较均在P<0.01条件下显著。结论地震重灾区板房安置点92.4%受灾群众有抑郁症状,52%的有重度抑郁,即可能有一半左右的受灾群众有严重的抑郁情绪甚至可能患上了抑郁症。精神运动性障碍和抑郁的心理障碍等症状方面表现突出。在地区分布上并没有遵循灾情越严重而抑郁程度越高的经验假设,绵竹和安县在抑郁指数和抑郁的特异性症状上都远远高于其他三个重灾区县,而北川的板房安置点的受灾群众的抑郁程度并没有其他地区的严重。

  • 标签: 地震重灾区 板房安置点 受灾群众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应用ATB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医院2008-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结果244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来自痰标本的有192株(占78.7%),两年的分离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有鹉晟仙那魇啤?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感染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医院2012年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率,为了解病原菌流行状况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2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012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中共分离出594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890株,占31.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4057株,占68.2%,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并且有多耐药性;因此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掌握中国东北长白山区吸血虻的分布。方法采用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虻.收集相关研究文献。结果中国东北长白山区的吸血虻类现知有7属78种,其中石虻属1种,斑虻属14种。林虻属1种,麻虻属7种,瘤虻属26种,黄虻属9种,虻属20种。记述了长白山区已知虻种的县市区分布。结论为中国东北长白山区吸血虻的区系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双翅目 虻科 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影响种植体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重要的还是种植体表面性质,主要是因为种植体表面不同可以影响到种植体的受力分布.本文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螺纹组合、在不同的加载方式等实验条件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发现颈部采用细螺纹,下部采用宽螺纹的复合式螺纹设计,要优于单一的均匀螺纹设计;种植体最大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皮质区,而在加载方式为30.的情况下,颈部应力可增大5~15倍.

  • 标签: 种植体 表面螺纹形态 骨界面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以及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性分析。方法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2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扩增整合酶基因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整合子情况,同时对整合子可变区进行扩增及测序以其了解整合子耐药基因盒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CPZ/SB耐药率为1.2%,对替加环素(15.4%)、左旋氧氟沙星(34.4%)、亚胺培南(54.3%)、比阿培南(49.4%)、阿米卡星(59%),对其他抗生素均在71%以上。104株中有73株菌株含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70.2%),未有Ⅱ、Ⅲ类整合子扩增阳性菌株,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的耐药性均高于阴性株。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序列分析表明我院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携带aacA4、catB8和aadA13种耐药基因。结论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Ⅰ类整合子,且与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整合子 整合酶 多重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