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手术联合脂肪注射填充治疗周凹陷的手术方法及疗效。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33例女性美容就医者,年龄23~55(37.5±6.3)岁,均有不同程度的泪沟或上睑凹陷畸形,伴脂肪膨出。将重睑或眼袋手术获取的脂肪,经分离剪碎等步骤,分层注射到周凹陷处以修饰眼周轮廓。33例美容就医者术后均无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注射后出现局部硬结,经热敷后消退,其余32例患者周凹陷畸形术后均得到较好纠正。手术切除联合脂肪注射填充能修复睑袋,又能矫治周凹陷畸形,是有效的周年轻化美容方法。

  • 标签: 眶隔脂肪 注射填充 眶周凹陷 脂肪重置 眶周年轻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体脂肪注射术与结膜入路脂肪带蒂移植术矫正年轻人下缘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下缘凹陷伴脂肪膨出患者40例,男9例,女31例,年龄20~40岁,平均30.6岁。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1组经结膜入路脂肪释放重置术,2组在脂肪适量去除后行分层分区结构脂肪、微脂肪颗粒、纳米脂肪注射术。结合泪沟畸形等级量表(TTRS)和患者满意度评估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TTR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TT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TTRS各项评分改善比较,2组患者泪槽深度(P<0.05)、色素沉着(P<0.01)、皱褶(P<0.01)改善优于1组。2组患者满意度(95%)高于1组(7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轻人下缘凹陷经脂肪适量去除后分层分区自体脂肪注射术能获得较好效果,不仅减轻泪槽深度,还对周色素沉着和细纹具有改善作用。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睑袋修复术 眶隔脂肪 自体脂肪注射 眶下缘凹陷 泪沟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断泪沟韧带和眼轮匝肌韧带复合体,释放脂肪的手术在中面部年轻化应用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重庆橙尚医疗美容门诊部美容外科收治眼袋伴泪沟、睑颊沟凹陷患者39例,男2例、女37例,年龄30~58(39±7)岁。用下睑缘切口完全离断泪沟韧带和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复合体,骨膜上钝性剥离贯通前间隙、颌前间隙和颧前间隙,充分舒展内、中、外侧脂肪团,平整下移至骨下缘骨膜上,分内、中、外3点固定,同时行眼轮匝肌外眦骨膜悬吊。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39例患者睑袋膨出、泪沟、睑颊沟凹陷得到改善,中面部下垂组织复位较好且效果持久。3例患者术后自觉外眼角牵拉感,3~4周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因术后血肿出现轻度睑球分离,抗瘢痕治疗后3个月症状消失。结论伴有睑袋膨出、泪沟凹陷、睑颊沟凹陷的中面部组织下垂患者,该术式可安全有效地解决衰老问题,达到中面部年轻化目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衰老 眶隔脂肪释放 睑袋 泪沟 睑颊沟 悬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筋膜瓣在上睑凹陷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轻中度上睑凹陷女性患者38例(年龄25~55岁,平均37.5岁)用保留筋膜血管蒂的脂肪筋膜瓣转位法进行矫正,术中将脂肪的中央脂肪团外侧部转移至上睑凹陷部位,进而矫正上睑凹陷。结果35例患者术后上睑凹陷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2例术后重睑线变浅,行再次手术调整;1例单侧存在部分凹陷,行自体脂肪颗粒补充移植,术后效果满意。结论纵向分离、保留隔下方包膜方法行脂肪转位,在减少脂肪吸收的同时可较好地矫正上睑凹陷。

  • 标签: 衰老 眶隔脂肪 筋膜瓣 上睑凹陷 转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释放后外团脂肪矫正上睑凹陷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北承德市口腔医院医学美容科就诊的上睑凹陷女性患者26例,年龄22~54岁,平均43岁。对26例患者行外团脂肪释放反向折叠重置术,将脂肪放置于上睑凹陷处,隔在中外侧做约4 mm切口,尽量保证隔完整。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照片进行比较,观察上睑凹陷的矫正效果及上睑形态。结果2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切口瘢痕不明显;术后6个月,19例患者效果满意;6例患者因脂肪不足效果有改善;1例患者因脂肪量太少,填充不到位效果欠佳,后用自体脂肪移植得到改善。结论外团脂肪释放反向折叠重置术矫正上睑凹陷,手术效果明显、创伤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上睑凹陷 眶隔脂肪 解剖 上眼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脂肪重新分布去眼袋的术后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7例去下睑眼袋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下睑缘切口,于眼轮匝肌下剥离,至过骨缘1~2mm,剪开,将疝出脂肪展开平铺于下睑,颧面沟明显者将脂肪固定于鼻侧骨膜下,少数脂肪过多者去除部分脂肪,剪去一条眼轮匝肌,缝合眼轮匝肌,去除多余下睑皮肤,缝合皮肤,加压包扎。结果本组67例眼袋改善明显,颧面沟亦改善明显,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是去除眼袋、改善颧面沟过深的理想术式。

  • 标签: 眼袋 眶隔脂肪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脂肪重新分布去眼袋的术后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来我院就诊的 67例去下睑眼袋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下睑缘切口,于眼轮匝肌下剥离,至过骨缘 1~ 2mm,剪开,将疝出脂肪展开平铺于下睑,颧面沟明显者将脂肪固定于鼻侧骨膜下,少数脂肪过多者去除部分脂肪,剪去一条眼轮匝肌,缝合眼轮匝肌,去除多余下睑皮肤,缝合皮肤,加压包扎。结果:本组 67例眼袋改善明显,颧面沟亦改善明显,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是去除眼袋、改善颧面沟过深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 ]眼袋;脂肪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orbital septal fat redistribution and pouch removal. Methods: 67 patients who went to the lower eyelid pouch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incision of the lower eyelid margin was removed, and the incision of the lower eyelid margin was dissected under the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The incision of the lower eyelid margin was cut to 1-2mm across the orbital margin. The herniated fat was spread and spread on the lower eyelid. The fat was fixed under the nasal orbital periosteum in those with obvious zygomatic groove, and a small amount of fat was fixed Remove part of fat, cut off a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sew up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remove redundant lower eyelid skin, sew up skin, compress and bandage. Results: in this group, the pouch and zygomatic groove of 67 cases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complication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an ideal way to remove the pouch and improve the depth of zygomatic groov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脂肪重新分布去眼袋的术后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7例去下睑眼袋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下睑缘切口,于眼轮匝肌下剥离,至过骨缘1~2mm,剪开,将疝出脂肪展开平铺于下睑,颧面沟明显者将脂肪固定于鼻侧骨膜下,少数脂肪过多者去除部分脂肪,剪去一条眼轮匝肌,缝合眼轮匝肌,去除多余下睑皮肤,缝合皮肤,加压包扎。结果本组67例眼袋改善明显,颧面沟亦改善明显,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是去除眼袋、改善颧面沟过深的理想术式。

  • 标签: 眼袋 眶隔脂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瓣联合游离脂肪矫正中重度上睑凹陷及多重睑的方法。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医疗美容科对中重度上睑凹陷及多重睑的患者20例(男1例,女19例;年龄20~47岁,平均29岁),将脐下游离脂肪块填充于释放平铺的脂肪层上。结果20例患者手术成功,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内,肿胀逐渐消退。术后3~12个月,患者上睑凹陷均有明显改善,眼睑外形基本稳定;受区上眼睑脂肪存活良好,上眼睑触摸无硬节,重睑弧度理想,均比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脂肪瓣联合游离脂肪块矫正上睑凹陷及多重睑的方法,存活率稳定,可较好地改善上睑凹陷以及多重睑,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上睑凹陷 眶隔脂肪 游离脂肪
  • 简介:摘要脂肪重置可同时解决眼袋和泪沟问题,近年已逐步成为眼袋整形手术中的常规辅助术式。随着下睑韧带和组织间隙的进一步明确,脂肪重置术式不断推陈出新,很多手术细节有较大改变,尤见于内路脂肪重置术。该文就脂肪重置的历史和解剖进行回顾,并对手术中所涉及的手术入路、处理、脂肪重置层次、脂肪固定方式和并发症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综述。

  • 标签: 眶隔脂肪重置 眶隔脂肪释放 眼袋 泪沟畸形 下睑成形术
  • 作者: 杨渊 马强良 董雪 杨群 杨军 刘菲 周显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上海 200011 萱凰医疗美容门诊部,岳阳 4140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上海 200011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皮肤科,伊宁 8351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上海 200011 吉林大学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脂肪释放手术矫正无脂肪膨出的泪槽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治疗的无脂肪膨出的泪槽畸形的患者资料。手术均经结膜入路释放脂肪、松解泪槽韧带、分离颧前间隙-上颌前间隙,将脂肪瓣内固定于此间隙中,以矫正泪槽畸形。依据数码电子照片,术前对泪槽畸形进行Hirmand分型。术前、术后根据Sadick泪槽评价量表(TTRS),分别对泪槽凹陷深度、色素沉着程度、颧部脂肪下垂以及下睑皮肤皱褶程度进行评分;根据Barton的睑颊部美学评估分级标准,对-颊结合部的形态进行评级;同时结合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自评表,综合分析泪槽畸形矫正的美学效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相关并发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术前、术后TTRS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共纳入79例不伴脂肪膨出的泪槽畸形患者,均为双侧。男性24例,女性55例,年龄19~38岁,平均25.7岁。术后3 d所有患者均出现结膜水肿,11例出现皮下淤斑、下睑肿胀或不对称,通过局部冷敷和口服地塞米松等,1~2周内均恢复,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13个月,平均8.5个月。TTRS术前、术后评分比较,Hirmand Ⅰ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rmand Ⅱ和Ⅲ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arton评级:Hirmand Ⅰ型33例,均由术前的1级改善为术后的0级;Hirmand Ⅱ型35例,由术前的1级(7例)、2级(25例)和3级(3例)改善为术后的0级(30例)和1级(5例);Hirmand Ⅲ型11例,由术前的2级(6例)和3级(5例)改善为术后的0级(2例)、1级(5例)和2级(4例)。患者自评满意度:满意为78.5%(62/79),基本满意为17.7%(14/79),不满意为3.8%(3/79)。结论经结膜入路脂肪释放术,能有效矫正不同程度的无脂肪膨出泪槽畸形,达到提升下睑年轻化的美学效果。

  • 标签: 美容技术 脂肪组织 眼睑 下睑 结膜 眼袋 泪槽畸形 泪槽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重睑切口或眉下切口,行脂肪联合眼轮匝肌后脂肪(ROOF)部分切除或增强缝合,矫正上睑臃肿和上睑凹陷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对166例美容就医者(男65例,女101例,年龄34~61岁)实施该术式。其中重睑切口矫正上睑臃肿81例;重睑切口矫正上睑凹陷33例;眉下切口矫正上睑臃肿30例;眉下切口矫正上睑凹陷22例。结果166例美容就医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区瘀血和切口红肿短期内可自行缓解。瘢痕增生、肉芽肿形成等问题均未出现,切口瘢痕不明显。随访3~14个月,平均7.6个月,166例美容就医者上睑臃肿或凹陷均得到改善,美容就医者均满意。其中2例美容就医者术后出现血肿,经清创后一期愈合。结论脂肪联合ROOF部分切除或增强缝合可有效改善上睑臃肿或上睑凹陷,安全、创伤小可作为上睑整形手术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眶隔前脂肪 眼轮匝肌后脂肪 上睑臃肿 上睑凹陷
  • 简介:<正>患男,10岁,学生。因从高树摔下致左眼出血疼痛4小时于1996年12月19日晚8时收入我科。体检:T37.3℃,P83次/分,R20次/分,BP14/11kPa,神清合作,心肺无异常。眼科情况:VOD1.5,VOL1.5,右眼正常,左眼下睑正中全层撕向

  • 标签: 异物 眶隔 眶脂肪 眼出血 下睑 神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脂肪重置矫正眼袋伴泪沟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激光美容科收治的68例眼袋合并泪沟畸形或中面部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5例,女63例,年龄19~53岁。采用结膜切口,经前入路分离和眼轮匝肌,显露弓状缘,松解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和泪沟韧带,钝性剥离眼轮匝肌与提上唇肌之间的上颌前间隙,将脂肪瓣带蒂转移到该间隙,经皮褥式缝合固定于眼轮匝肌深面填充泪沟。术后进行随访,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调查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依次记为5~1分),以及Hirmand泪沟等级量表评估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45.8±82.9) d,患者术后满意度为(4.47±0.82)分,泪沟等级量表评估由术前Ⅰ型24例、Ⅱ型37例、Ⅲ型7例,降至术后Ⅰ型7例、无Ⅱ型和Ⅲ型泪沟。20例合并中面部凹陷患者获明显改善。12例有少量眼袋残留,但比术前均明显减轻,满意度较高;2例眼干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1个月后干眼症消失;1例下睑麻木,1个月后自行缓解;1例血肿,予以清除;其余患者无异常。结论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脂肪重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矫正眼袋畸形的手术方法,尤其对合并泪沟畸形或中面部凹陷者效果较好。

  • 标签: 下睑整形 结膜入路 眼睑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结膜入路释放与保留脂肪在眼袋整形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眼袋整形的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24例,对照组采用去除脂并联合固定支撑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结膜入路释放与保留脂肪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恢复情况和整形效果都优于对照组,眼袋复发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袋整形中采用经结膜入路释放并保留脂肪手术进行整形的效果理想,切口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结膜入路释放 保留眶隔脂肪 眼袋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合理化释放再应用在眼袋整复术中的疗效。方法: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抽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结膜入路释放并保留脂肪眼袋整形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起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重置联合眼轮匝肌瓣转位矫正泪沟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手术矫治的泪沟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行脂肪重置联合眼轮匝肌瓣转位术)及单纯组(单纯行脂肪重置术)。手术方法:采用经皮入路,于眼轮匝肌下分离重置脂肪填充泪沟凹陷,联合组加行转移蒂在内侧的眼轮匝肌瓣填充泪沟内侧凹陷。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Hirmand泪沟等级量表对患者下睑进行评级(Ⅰ、Ⅱ、Ⅲ级,从内侧至外侧程度依次加重),并将下睑由内侧至外侧均无明显泪沟评为0级,计算2组中各级的改善率(术后评级改善例数占该级中总例数的百分率)和完全改善率(术后评级改善至0级例数占该级中总例数的百分率);术后1个月内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记录。组间Hirmand各级改善率、完全改善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75例患者(350只下睑),其中联合组104例(208只下睑),男16例,女88例,年龄(34.3±8.3)岁,术前下睑Hirmand Ⅰ级47只,Ⅱ级54只,Ⅲ级107只;单纯组71例(142只下睑),男7例,女64例,年龄(33.2±8.6)岁,下睑术前Hirmand Ⅰ级24只,Ⅱ级32只,Ⅲ级86只。术后6个月,联合组中Ⅰ级病例改善率为91.5%(43/47),高于单纯组的54.2%(13/24)(P<0.01),而2组中Ⅱ、Ⅲ级病例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Ⅰ、Ⅱ、Ⅲ级病例完全改善率分别为91.5%(43/47)、77.8%(42/54)、72.0%(77/107),均高于单纯组的54.2%(13/24)、25.0%(8/32)、24.4%(2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并发症包括睑外翻、血肿、淤斑、局部水肿超过2周,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重置联合眼轮匝肌瓣转位术对各级泪沟畸形均有改善,而且对泪沟内侧凹陷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脂肪重置术。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泪沟畸形 眼轮匝肌瓣 眶隔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