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孕妇从怀孕到分娩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分娩期,孕妇的心理障碍愈加明显。通常会有焦虑、恐惧、孤单感等不同的心理变化,所以针对孕妇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如果护理不当,会给孕妇及下一代孩子的身心及家庭带来影响,因此各产程中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助产士的职责 心理护理评估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针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肺心病患者中选择78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使用心理状态测评表来调查和分析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调查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比较护理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测评结果。结果两组肺心病患者在护理前的在厌食、焦躁、抑郁、失眠、强迫症状等心理状况测评结果上对比无明显差异,其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厌食、焦躁、抑郁、失眠、强迫症状等心理状况的测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注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患者产生厌食、焦躁、抑郁、失眠、强迫症状等心理状态的原因,并及时给予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积极接受治疗,利于病情改善。

  • 标签: 肺心病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中青年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出护理对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乙型肝炎 心理反应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产妇对分娩有不同的认识,再加上陌生的医疗环境和产时疼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产妇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多表现为不安和恐惧,直接影响产程进展,作为助产人员应该增强其分娩信心,保障母婴安全。本文对待产妇的心理特征及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系列心理护理的对策,目的为助产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待产产妇 助产 心理护理 心理特征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在介入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与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本卫生院在过去三年中,50名自然流产的产妇,将她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心理干预组,另一组是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所采用的便是传统的护理方式,而心理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上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进行了观察。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SAS、SDS、PSQI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的SAS、 SDS、PSQI评分显著性降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自然流产 产妇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00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急性创伤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急性创伤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离退休老干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研究心理养生的方法,以提高离休老干部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情况。方法通过采用支持疗法、解除孤独和依赖的心理、营造和谐气氛,做好健康宣教、养成良好的习惯等方法。结果对于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障碍,起到了减轻和消除的作用。结论支持疗法、解除孤独和依赖的心理、营造和谐气氛,做好健康宣教、养成良好的习惯等方法,对于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障碍,起到了减轻和消除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疾病发生,减少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处理自身与社会、家庭关系,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离退休老干部 心理障碍 心理养生
  • 简介: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来自学生方面的心理阻抗,他们往往因为缺乏安全感等原因,不敢或羞于启齿,而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深藏,不利于心理辅导工作收到实效。因此,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寻找一些有成效的心理辅导方式。有关报道显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理剧作为一种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很值得推广和应用。作者愿意就这一话题与各位同道商榷。

  • 标签: 心理剧 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94例支气管哮喘者心理护理后抑郁焦虑等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支气管哮喘患者94例,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评估。结果94例患者抑郁、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等因子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病人改善症状有较好作用。

  • 标签: 哮喘 评估 干预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设施及医疗服务条件等的不断提高、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及转归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CIU病房是一个精神压力较重的区域,CIU护士要兼具精湛护理技术的同时,还应掌握特殊心理学知识,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干预,促使患者身心提早康复。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身实践与经验试做阐述。

  • 标签: ICU护理 心理护理 护患关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方式。方法观察和访谈乙肝住院病人,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增强乙肝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发现80%以上的乙肝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病人的心理问题相当严重,经过心理护理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乙肝病人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护理工作者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当特别重视乙肝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病人心理障碍,促进康复。

  • 标签: 乙肝病人心理问题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共9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并使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间相比较,患者在抑郁以及焦虑因子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烦躁、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提升护理的整体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盆腔炎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肿瘤患者化疗前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情况,结合护士实践中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应用积极心理学在护士职业心理健康上的方法。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护士 职业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