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安徽舒城湾地区“大别群未分部分”的各种界面关系、包体特征及岩石化学等的观察研究,发现该“部分”实属燕山期沿磨子潭断裂上侵的Ⅰ型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并认为这一事实的区域地质意义有:岩体侵入前的磨子潭断裂可能沿125°方向延至官庄,湾岩体可能为目前“大别群”与“芦镇关群”①的界线。

  • 标签: 查湾岩体 大别群未分部分 磨子潭断裂 安徽西部
  • 简介:系统分析记录库克塔格地块西段青白口系及古元古代基底顶部构造样式,认为其变形组合特征总体反映了NW向顺层拆离滑脱构造机制。青白口系顶部卷入变形流纹岩及南华系底部未变形流纹岩测年数据显示,本次滑脱构造变形时代限定在(841.0±1.4)Ma738.9±5.4Ma,表明构造变形可能对应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为此次构造事件塔里木东北缘地壳变形记录。更多还原

  • 标签: 库鲁克塔格西段 新元古代 伸展构造
  • 简介:汗通古凹陷为库米什盆地北西端一个山间小凹陷,位于富铀古生代花岗岩基底之上。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赋存有厚度巨大的超低品位砂岩型铀矿化。从铀源、含矿建造、构造演化、氧化带、铀矿化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该区铀源丰富。西山窑组属一套冲积扇体系的含碳碎屑岩建造,砂体发育,含矿层为第二、第三、第四等3个岩性段。构造演化上存在中侏罗世、渐新世两次沉降接受沉积过程,及晚侏罗-始新世、中新-全新世两次抬升剥蚀过程。西山窑组第一、第五岩性段发育面状潜水氧化带,第二、第三、第四等3个岩性段局部发育氧化带’铀矿化产于氧化。还原过渡带附近,多为砂岩型,少量泥岩型。成矿后压实与构造挤压作用使砂体胶结致密,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地浸开采铀。

  • 标签: 库米什 查汗通古 凹陷 铀成矿特征 西山窑组
  • 简介:辛格尔一带的前震旦纪古老变质岩系为一系列的变质核杂岩。其内核由早—中太古代古陆核组成,外核为晚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变质岩系构成的多层次构造增生楔,并有多期剥离断层配套。新元古宙代晚期震旦系为盖层。它是地壳多期伸缩构造的产物。变质核杂岩体是一个有利于成矿的构造体系。辛格尔变质核杂岩构造是一个对有色和贵金属等矿产成矿的有利构造

  • 标签: 辛格尔 变质核杂岩 增生楔 剥离断层 滑脱系 盖层
  • 简介:西昆仑西段伦口-赞坎-带相继发现多个铁矿床,形成一条呈带状间断分布的铁矿带。对比该成矿带不同类型铁矿床地质特征、赋矿地层及构造背景.结合铁矿体赋矿围岩成岩、成矿时代精确定年数据,认为伦口-赞坎一带磁铁矿型铁矿床和菱铁矿型铁矿床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二者时空上具较好相关性。该带经原始沉积期、区域变质改造期和热液叠加改造期3个阶段,属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系列,具有相近的矿床成因和成矿演化史,受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控制,形成不同类型铁矿床。

  • 标签: 西昆仑 铁矿床 成矿系列 海相沉积变质型铁矿
  • 简介: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库苏南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具似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岩体具富SiO2(64.24%~67.75%)、低Al2O3(16.06%~22.00%)、富Na2O+K2O(7.03%~7.50%)特征,且Na2O〉K2O,标准矿物中出现刚玉分子,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类型.较低的DI(69.49~76.62)、FL(64.32~71.56)和MF(69.58~76.00),表明岩体具有壳-幔混合作用的特征.结合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分析,岩体形成于卡拉麦里造山带的大陆主碰撞后初始拉张阶段[(300±10)Ma],属后碰撞花岗岩,它是幔源岩浆在壳下和壳内不同深度上发生垫托,壳幔物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熔、混合和交换的产物.

  • 标签: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 库布苏南花岗岩 岩石化学 地质意义
  • 简介:川乌地区金铜多金属矿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右炭系科克莫依纳克岩体内外接触带,受岩体或构造裂隙控制,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综合分析矿区资料基础上,归纳矿床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为在西南天山寻找类似矿床提出工作思路.

  • 标签: 川乌鲁地区 金铜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矿床类型 找矿方向
  • 简介:塞拉兹塔格群主要分布在柯岗断裂以东阿喀孜达坂-苏皮克牙一带,是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陆缘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夹少量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石英角斑岩、角斑岩组成。采用LA-ICP-MS方法测定锆石U-Pb年龄值(841.6±2.1)Ma,反映其时代为青白口纪,代表塞拉兹塔格岩群原岩生成年龄。从火山岩的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火山岩形成于板内拉张后期近洋壳的陆缘裂谷构造环境。

  • 标签: 西昆仑 塞拉加兹塔格岩群 地质特征 构造环境
  • 简介:新疆库克塔格阔克苏地区基性岩墙群由一系列北西向延伸的辉绿岩岩墙组成.测得辉绿岩^3He/^4He值为2.03×10^-7.1×10^-7.明显大于放射性成因的^3He/^4He值,远远小于地幔的^3He/^4He值.^40Ar/^36Ar值变化范围为803~1214,表现出明显的相对于空气的^40Ar过剩,^40Ar/^36Ar初始值为507.辉绿岩He、Ar同位素特征是原始地幔和放射性成因源或地壳源的混合结果,它可能与塔里木、天山构造带发育的早二叠世裂谷作用有关.同时也暗示,上述地区的裂谷作用可能受到更深层次的构造活动的控制.

  • 标签: 地壳 地幔 岩石 稀有气体同位素 基性岩墙群
  • 简介:新疆西南天山川乌铜、金、锑多金属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矿体环绕科克莫依纳克岩株内外接触带分布,严格受接触带控制,同时受围岩图尤克阿秀组和次级构造节理、裂隙的控制,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图尤克阿秀组和科克莫依纳克岩株.岩浆侵入活动是该矿成矿物质置换萃取和矿液运移的热动力来源.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夕卡岩型.

  • 标签: 西南天山 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 简介:库刹克构造叠合面积160km2,是塔里木盆地满尔坳陷北部的“洼中隆”,拱褶高大,生、储、盖层组合配套,三层圈闭良好,属具有含油气前景的局部构造。满尔坳陷生油气潜能巨大。但是,在库刹克构造上钻探的满1井与满尔坳陷内打的10多口超深井,均未获得工业油气流。从油气源层、圈闭与储集空间、油气运移通道与巨厚隔层、油气成熟期与圈闭有效期配置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未获油气之原因,提示在满尔坳陷腹地,相对较浅部位及周边断裂发育部位寻找寒武系和下奥陶统的原生油气藏

  • 标签: 塔里木盆地 满加尔坳陷 库刹克构造 含油气评价
  • 简介:通过在依尔地区中—上石炭统太勒古拉组发现的外来岩块,查清了该区泥盆纪和石炭纪化石共生的原因,为确定该地区地层时代提供了佐证,并对研究本区石炭系的形成环境及区域构造演化等均将有新的启示.

  • 标签: 西准噶尔 加依尔山 石炭系 外来岩块
  • 简介:岩石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石炭世赛肯都序列和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具有相似性,两者Si02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2.81%和63.21%,CaO含量较高,Na2O和K2O含量较低,K2O含量〈Na2O含量.碱值平均值分别为0.36和0.44,A/CNK值均小于1.0,属钙碱性次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均表现“先隆后凹”的右倾式,Sr、K、Rb、Ba、Th、Ta、Nb、P、Ce、Hf和Sm选择性富集,富集LREE、亏损HREE和有弱或微弱负Eu异常,两者共同构成了岛弧火成岩组合,表明赛肯都序列和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同源.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大哈拉军山组 赛肯都鲁序列 地球化学
  • 简介:通过三塘湖盆地黄土山-克孜勒塔格地区哈尔乌组火山岩类型、成因特点及区域构造背景,探讨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火山岩属正常火山岩类型.演化过程为碰撞造山中增厚的岩石圈根部拆沉作用使得软流圈地幔上涌底侵,导致早期陆壳组分熔融引起火山喷发,形成晚古生代后碰撞期火山岩.据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及同位素数据,推断哈尔乌组为二叠纪火山活动产物.

  • 标签: 三塘湖 哈尔加乌组 火山岩 构造环境 时代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