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自新大陆》中的“回故乡”班上有个西方文学、西方音乐迷,但我当时更偏好前者,几次向他借外国小说,他都哼啊着不置可否。记得他扬言过:都是中文系的,文学知己白给也不要,谁要懂音乐那还差不多。一次几个同学在玉渊潭散步后,就坐在那小土坡上望湖喝酒(特便宜的山楂酒,9毛一瓶),然后就不自觉地唱起来。《山楂树》都会哼哼,又有人唱了《纺织姑

  • 标签: 水房 二胡 西方音乐 祝酒歌 新大陆 爱情
  • 简介:作者认为提倡多元音乐文化和倡导母语音乐教育两者间并没有矛盾,它们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母语音乐教育应当成为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基础。本文论述了世界音乐教学与母语音乐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如何进行结合提出了两项具体措施。

  • 标签: 世界音乐 母语音乐 音乐教育
  • 简介:8月6日下午,为期6天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参加此次大会的共有来自65个国家的3000多名音乐教育专家、学术代表、音乐家以及50个国内和47个国际演出团队的2000多名演员,共举办了66场音乐会。

  • 标签: 世界音乐教育 教育专家 音乐家 音乐会 演出 演员
  • 简介:世界经济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当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约为70%,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比重接近80%;服务领域跨国投资占全球跨国投资的比重已接近2/3,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约为1/5。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变革,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没有

  • 标签: 徐振民 枫桥夜泊 散点结构
  • 简介:毫无疑问一个上百人的交响乐团的号召力肯定比不上一个著名的指挥大师,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去年年末来上海艺术节演出时如果不是由艾森巴赫带领,肯定不会得到那么多眼睛和耳朵的关注。如今的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早已不仅仅是一位钢琴家了,他是三个乐团的总监,事业真可谓是如日中天。在他来华之前,我们通过网络联系上了他的经济公司——美国纽约MLFaleone公关公司,公司寄来有关艾森巴赫的图文资料,并约定在上海期间由我们刊物做一次独家采访,时间不限,这令我们很兴奋。2003年11月7日下午,我们在上海四季大酒店的大堂内见刭了这位在台上台下都着一身黑色服装的大师,他是一位没有明星作派、很可亲的大师,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很轻松愉快的下午茶时光……

  • 标签: 美国 艾森巴赫 乐队指挥家 人物采访 个人网站 音乐创作
  • 简介:由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音乐系列》译丛共24本,将于2016年9月至2017年陆续出版,作者作为这套译丛的主编和审校,从个人音乐体验的角度对这套译丛在中国出版的意义以及原系列主编作了简单介绍。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口传传统 书写传统 音乐作为复数 相互理解
  • 简介:对于我们这些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从事演奏艺术的人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使我们似乎对前苏联的一批演奏家更为熟悉。如大卫·奥俨斯特拉赫、柯岗、巴莉诺娃、史库尔尼科娃、伊戈力·奥伊斯特拉赫、皮凯津、西特科维斯基、克利莫夫、贝琳娜、瓦伊曼等等。处于政治、经济、文化鼎盛时期的前苏联,以其先进和科学的小提琴教学法,培养了一大批立足于世界琴坛的演奏家。但是这种优势,随着国家政局的动荡,一度走向低迷。直至八十年代初期,青年小提琴家穆洛娃的出现,又为俄罗斯带来了新的辉煌。穆洛娃,1959年出生于莫斯科的郊外。3岁开始学琴,聪颖的天资和她对小提琴的早熟,使她9岁便进入了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命运给予了她最好的机遇:得以在柯岗和布朗宁两位大师的指导下深造,使她的演奏趋于成熟。1976年16岁时便在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一举夺魁。之后,1981年和1982年又连续在芬兰西贝柳斯和苏联柴可夫斯基两项世界顶尖级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大奖。穆洛娃的名字轰动了世界乐坛。一位青年演奏家连续三次在国际大赛中夺魁,这不是运气、不是侥幸、不是偶然,而是真正体现了她无可非议的演奏实力。同时,也再次体现了俄罗斯小提琴教学体系,仍处世界领先的地位...

  • 标签:
  • 简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吉他之友》上了解到朱伟先生在儿童吉他教学方面有着长期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培养出了很多好苗子。1999年,作为其努力的成果之一,朱伟先生的《幼儿吉他启蒙教程》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获得了业界好评。但坦率地说,那套课程的编排虽不乏亮点,比如着意选取了儿童耳熟能详的儿歌作为练习素材等,但就整体而言,教程的形式和内容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与朱先生教学实践所达到的高度不甚匹配。

  • 标签: 吉他演奏 教学指导 上海音乐出版社 诚意 对话 世界
  • 简介:中国近代戏剧可依其登台演出者分为人戏与代人戏。其中人戏又可依流行范围分为京戏与地方戏,代人戏主要包括皮影戏与木偶戏。中国皮影戏、木偶戏作为剧种堪称历史悠久,关于周穆王时偃师为能歌舞之木人以及汉武帝时齐人张灯烛映李夫人像以慰君王对爱姬的思念的传说(见《列子·汤问》、《搜神记》等书记载)可证明这一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历史上之代人戏较人戏早出。但是,人戏兴盛,后代人戏一度衰竭,至近代方才复苏,因此我们将代人戏置于"中国近代戏剧"部分来谈。

  • 标签: 中国戏剧 英语世界 梅兰芳 皮影戏 近代戏剧 京剧艺术
  • 简介:音律是音乐的基底,它作用的天籁、地籁、人籁三个世界,既是音乐性质和层次的三种分类,也是音律作用的三种不同音乐的表现样态。音律作用的天籁世界是泛音自然美的世界,它是宇宙永恒的自然秩序,它使音乐内蕴了简单性、和谐性、共振性、柔和性审美特质。音律作用的地籁世界是独特的异域美的世界。在自然律素构成的大块地域的音律形态中,使中西音乐从基底上有了分野;在各地方小块地域的特性音高形态中,形成了五光十色的音律样态,它是世界音乐形成色彩斑斓的根本。音律作用的人籁世界是数理人工美的世界,是音高体系及其乐音运动的人工数理规范。它既表现了音律的绝对精确与相对自由,数理结构与审美功能的对立统一,也显现了无数人为音律基底功能在优秀音乐作品的作用。以此三方面的音律作用,对"律学无用论"的想法和言论予以回答。

  • 标签: 音律 作用 天籁 地籁 人籁
  • 简介: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学会选编的涵盖多种风格与体裁的通俗乐曲丛书。每首乐曲均附数码钢琴、电子琴两种乐器不同音色、速度、节奏等的存储。每本乐谱尚附MP3一张。

  • 标签: 电子琴 乐曲 通俗 电钢琴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世界
  • 简介:近日,“博鳌世界青少年高峰论坛暨博鳌世界青少年艺术节”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活动由凤凰网、腾讯网、博鳌世界青少年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办,柏斯音乐集团、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等单位协办,长江钢琴成为此次世界青少年高峰论坛的指定用琴,再次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品牌钢琴的风采。

  • 标签: 博鳌亚洲论坛 高峰论坛 青少年 世界 钢琴 长江
  • 简介:随着世界全球化脚步的加速,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全球化的最重要标志和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说,高等院校就是一种国际化机构。欧洲是当代高等院校的发源地,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的高等院校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是世界范围内高等院校的基本形态从本质上来说基本上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自从20世纪后半叶起,全世界高等教育正朝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进行发展。随着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脚步。

  • 标签: 高等教育 国际化 趋势 改变
  • 简介:<正>20世界西方音乐文化随着其政治、经济、技术等的传播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各种社会文化结构都处于变动过程。为使其文化内部关系在变动中能和谐公允的相处,以及顺利健康的发展、深刻理解社会心理和文化变动过程是一重要的先决条件。跨文化心理学指出:跨文化问题引起的心理反应的普遍性和变动性,是不同文化生态的存在方式、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结果,是人们心理生物机制止的积累、凝聚、内化、整合的不同价值心态,并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西方音乐文化传播进入中国本土,自然也引起了不同的接受心态反应和文化动态反应。接受心态反应往往

  • 标签: 西方音乐文化 中国音乐 东方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教育 音乐人类学
  • 简介:大学开展舞蹈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以此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然而,当前很多高校舞蹈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舞蹈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学舞蹈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对策.

  • 标签: 大学舞蹈 教育 改革
  • 简介:在国家大剧院一周年庆典之际,“世界歌剧经典音乐会”于2008年12月24日、25日在国家大剧院再次华丽上演。六位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华人歌唱家田浩江、和慧、莫华伦、杨光、梁宁与两位来自歌剧之都意大利的著名歌唱家盖里·雷曼、达莉亚·马琪罗齐聚“水上明珠”,

  • 标签: 音乐会 歌剧 世界 国家大剧院 周年庆典 歌唱家
  • 简介:<正>世界上最早的国歌歌词是日本国歌《君王之朝代》(曾译作《君之代》)的歌词。汉文化的大量传入,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在一段时期内曾对日本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奈良到平安的首都,都是仿照中国糖醋都城长安的格式和设计建造起来的。在当时,日本只有自己的语言,还没有文字,因此官方的诏书、告示、书函等都用汉字书写,而上层社会更以精通汉学为荣。"汉诗"则成为日本当时上流社会吟诗作赋时竞相效仿的体例。从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汉诗集《怀风藻》中可以联想到当

  • 标签: 君之代 竞相效仿 怀风藻 吟诗作赋 汉字书写 汉诗
  • 简介:五四以来的文学家,如郭沫若,周作人,闻一多,林语堂几位,常常喜欢在他们的诗文中夹周洋文,语种多为用拉丁字母拼写的英,拉,德,法及世界语,且不加任何注释,或仅由编者在脚注中加释。

  • 标签: 音乐评论 拉丁美洲 大学 拉丁字母 文学家 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