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世纪之交,日本制定了东北亚安全战略,即以日美安保合作为掩护,谋求在东北亚地区发挥军事作用;保持对华接触,实施对话合作与防范牵制相结合的对华战略;防止来自朝鲜的"威胁",力争在半岛和平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倡导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力争东北亚安全事务主导权.

  • 标签: 日本 东北亚安战略 日美关系 对华战略 日朝关系 俄罗斯
  • 简介:国家安全是政治学研究的学科热点之一,而社稷安全是国家传统安全观研究中的一环。从学理上看,社稷安全曾历经多次威胁,包括王权统治的制度性威胁“谋大逆”与“谋反”,内部威胁“寇贼”与外部威胁“外敌”等多重问题。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稷安全观,也具有双重性、内向性和多元平衡性的特点。第一是强调文化与武力的同等重要。传统社稷安全观对文化安全观非常重视。从内外两个方面上看,一方面在家国同构的基础上大力维护儒家的伦理观念,另一方面是以文明传播的形式构建在地缘政治中的身份认同,从而确立整体的和谐共处前景。第二是强调政治管理的作用,即在国家安全因素中凸显内因高于外因的特点。决定国力的根本在于内部的稳定,而王朝的职责在于维持经济生产的有序和政治管理的清明。基于这一条件,传统社稷安全观呈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保守性,同时对外部武力进犯非常敏感。第三是追求以“分封制”为核心的异质文明间非暴力统一的共处关系。在一个文明圈内有共同的政治偶像——孔子,共同的政治标准——“儒家”和共同的政治理想——“和”。

  • 标签: 社稷安全观 安内 和外 孔子范式 老子范式
  • 简介:长期以来,外国渔船在印尼海域非法捕鱼一直是困扰印尼的重大问题。2014年上台的佐科政府采取强硬政策加以应对,且在非法捕鱼问题上进行安全化操作,将其从一般的公共议题升级为紧急性的安全议题。佐科总统、军队及海洋事务和渔业部等部门构成"言语—行为"集团,通过言辞表达构建出"存在性威胁",即非法捕鱼在传统安全领域威胁印尼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则是一种跨国犯罪,并在与民众互动中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印尼政府安全化非法捕鱼问题的动力包括增强防御能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保障渔民生存权,夯实执政根基等。而作为佐科政府的施政重点,妥当解决非法捕鱼问题,避免引起政治外交纠纷,则须进行相应的"去安全化",通过外交与国际合作的方式解决。

  • 标签: 印尼 佐科政府 非法捕鱼 安全化 哥本哈根学派
  • 简介:普京总统重返克里姆林宫以来,为进一步规范俄罗斯社会政治秩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强化对俄反对派势力、非政府组织、腐败官员以及互联网、媒体行业的管理。与此同时,普京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近期公开干涉俄内政的行为予以强力回击,意在显示其一贯的强硬作风,进而巩固执政基础,强化政权安全

  • 标签: 普京总统 安全 政权 社会政治秩序 克里姆林宫 非政府组织
  • 简介:2014年,非洲经济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虽遭遇埃博拉疫情、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受益于非洲内生动力渐足,以及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和中国等新兴国家带动,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亮点。但是,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在非洲进一步上升,

  • 标签: 非洲经济 安全形势 非传统安全威胁 跨国有组织犯罪 宗教极端主义 民族分离主义
  • 简介:日本和澳大利亚是美国的两大传统盟国,在美国的亚太安全体系中地位至关重要,被称作美国的“南北双锚”。除去美国的居间作用之外,日澳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共同的利益。自20世纪50年代以经贸联系为纽带改善双边关系以来,两国逐渐将合作的领域从经济拓展到政治与安全,并于1995年建立了“建设性伙伴关系”。

  • 标签: 安全合作 建设性伙伴关系 澳大利亚 安全体系 双边关系 50年代
  • 简介: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印度成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能源安全开始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趋势和石油天然气等本土能源资源和产量的缩减日益突出了印度的能源供求矛盾,同时造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加上诸多影响保障外部能源供应的因素不断趋于复杂化,都使印度未来的能源安全面对严峻的挑战.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主要大国相比,战略能源储备能力薄弱也为印度的整体安全带来潜在的危机.近年来印度重视从战略高度看待能源安全问题,致力于一系列措施改善现状,可期取得显著的进展.

  • 标签: 印度 能源安全 对外依存度 应对措施
  • 简介:中国安全外交的界定具有内涵与外延不断演进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应对国内安全问题时所承受的外交压力,并因此而采取的因应新安全观治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政策措施。中国安全外交体现了中国综合运用外交手段应对和解决国内外安全问题的新思维,超越了将安全问题与外交手段简单结合的传统思维,满足了当前形势下各国处理全球性安全问题的新要求。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下对国际和国内安全治理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国家安全、传统安全和联盟安全,增强了对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与可持续安全的认识。中国在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地区多边机制中的安全外交具有一致性特征,反映出中国试图促进更为包容、更加有效的地区多边安全机制,消除美国军事同盟体系对地区安全形势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中国安全外交也处于快速演进过程中,效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随着中国提出并逐渐充实和完善亚洲新安全观,中国安全外交也将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安全外交 新安全观 地区多边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
  • 简介:东南亚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是全球海岛旅游热点地区,但在海岛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受环境与管理因素的影响,旅游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2000年以来的网络文献数据,整理出65起较严重的海岛旅游安全事件,从中可以发现当地海岛旅游安全事件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安全事件的发生与人为、环境、物质状态和安全管理有关.当务之急是与周边国家共同构建海岛旅游安全管理协作平台,提升景区环境容量,共同应对旅游安全威胁.

  • 标签: 安全管理 海岛旅游 东南亚
  • 简介:面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剧烈变动,各国都在进行战略调整,以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营造新形势下继续发展的有利环境。东盟一些国家根据自身的政治目标和实力,提出的关于自己安全战略调整的观点和措施各有差异,同时也突出表现出一些共同点。

  • 标签: 国家安全战略 东盟 安全战略调整 世界政治 科学技术 继续发展
  • 简介:“人的安全”概念强调普通人的安全和福利以及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它已成为新的研究和政策议程的组成部分。人的安全从出现开始,就在中国学术界得到了讨论,但政府很少使用该术语。就政策领域而言,中国式“人的安全”路径的一个特点就是接受或发展了人的安全的思维并付诸实践,或是殊途同归,但不使用“人的安全”这一特定术语。然而人的安全的本质却反映在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中,并且随着国内政策思想而转变为“以人为本”。人的安全已经嵌入中国的安全思维中。作为理解、解释以及更好地分析安全的新视角,引入“人的安全”和“以人为本”是对研究和政策议程的一个积极发展。在中国语境中,尽管“以人为本”的原则并非人的安全最完美的对应物,但它至少表明,当处理国内外与安全相关的事务时,个人安全比过去更加重要了。比起接受“人的安全”这个术语本身,中国更愿意将人民的安全(和幸福)作为政策导向。“以人为本”和人的安全是互相联系和本质一致的。

  • 标签: 人的安全 以人为本 中国路径
  • 简介: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导致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却未很好地反映这种变化趋势,以金砖国家为首的新兴变革力量开始登上国际安全治理的舞台。然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的盛行使金砖国家内部的贸易势头减弱;美联储加息、投资干预政策以及政局动荡和经济疲弱等因素使金砖国家面临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减少的压力;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给金砖国家能源安全合作带来困扰;金融安全合作进展缓慢。基于此,金砖国家应继续深化各领域的改革,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为金砖国家的安全合作夯实基础;加快相互之间的发展战略对接,以提升金砖国家的安全合作水平;通过加强沟通与协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丰富金砖国家安全合作的内涵。

  • 标签: 金砖国家 安全合作 国际秩序 全球治理
  • 简介:TheUSNationalSecurityStrategyunveiledbyPresidentDonaldTrumpinDecember2017raisedtheUnitedStates’economicsecuritytothelevelofnationalsecurity.Thestrategynotonlyreflectsthepriorityofthecountry’seconomicstrengthintheTrumpadministration’sagenda,butalso,toalargerextent,revealsTrump’stendencytotakeanabsoluteapproachtoUSnationalinterestsintheinternationaleconomicorder.TheadoptionofaneconomicsecuritystrategymarksamajoradjustmentofUSinternationaleconomicpolicy,whoseframeworkbegantotakeshapejustafewmonthsafterthestrategywasputforward.Withtheimplementationofrelevantpolicies,itwillhaveafar-reachingimpactontheintegrationoftheworldeconomyandChina-USbilateralcooperation.

  • 标签: 经济安全战略 特朗普 IMPACT the ONLY TAKE
  • 简介:自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中国对周边外交更加重视,推出了一系列周边外交新理念和新举措.不过如何更好地开展周边外交也日益面临着周边安全的掣肘,对于周边安全环境的评价也存在大量争议,这就使得建立周边安全评价体系和构建整体性的周边安全战略很有必要.由于中国崛起的周边安全效应、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地缘效应和周边国家转型的系统效应,中国的周边地区安全已变得日益重要.周边安全合作面临着大国权力竞争、制度竞争和观念竞争等主要障碍,中国在周边安全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从国家利益层次分析的视角,可以对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的纷繁复杂的安全问题进行梳理,区分为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和一般利益三个层次,使得对于中国面临的诸多周边安全问题有着更为整体性的清晰认知,进而提出了“双重协调”的周边安全战略.针对涉及不同利益层次的周边安全问题,中国可以采用“大国协调”和“制度协调”并进的思路,单一或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等手段,最终推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较低程度的周边安全共同体.

  • 标签: 周边安全 双重协调 大国协调 制度协调 核心利益 周边安全共同体
  • 简介:英国应急安全管理体系始建于二战以后,主要以地方管理为核心,其管理重点包括防范核打击下的平民伤亡,对突发的自然灾害以及北爱尔兰的恐怖袭击进行应对与处理等。进入21世纪后,英国的应急管理从立法规制到中央、地方的体制协调上实现了飞跃发展。2001年,英国成立了内阁国民紧急事务秘书处。2004年,《国民紧急状态法》颁布出台,界定了“应急事务”的范畴,规范了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应急管理机构的角色与责任。2010年,英国的应急管理被纳入到国家安全的“大安全”战略框架。总体上看,英国应急管理体系从中央到地方构成了一个立体网状的体制结构,形成了多层分工、上下联动、跨部门协作的运行机制。此外,英国应急管理注重发挥地方、基层的中坚作用,特别突出风险防范、应急培训、业务持续性与灾后恢复的“系统抗灾力”建设。在2005年伦敦恐怖爆炸事件中,英国政府基本做到了快速、高效、全面的应急安全管理,也总结了在预警评估、高级别跨机构协调的角色定位、管理通讯网络以及对事故死伤者及其家属提供支持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意见。英国应急安全管理的经验也对中国的应急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英国 应急安全管理 体制机制
  • 简介:族性是族类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是形成族类群体认同的纽带。族性认同是族类群体形成认知和行动一致性的基础,凭借动员的环节,族性及族性认同被带入政治场域,参与资源和权力的分配,并因循不同的政治行动呈现出族际关系、族类群体与国家关系、族类群体与国际关系的复杂交织和震荡联动,在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不同的态势和影响。当族类群体的政治行动超出有序范围,以暴力、骚乱、恐怖行动、屠杀、清洗、武装冲突和分裂运动等形式出现时,便给相关群体带来恐惧与伤害,给社会和国家带来失序与动荡,甚至会危及国家主权和地区、国际的政治关系与秩序。族性安全,是指因族性动员而对人的生命、社会秩序、国家主权、国际关系等是否产生威胁或损害的状态。族性转化为安全议题需要以认同为基础、以动员为条件、以信念为支持,并在一定的族际结构中发生,因而需要族性认同、政治动员、民族主义、离散政治等理论的诠释。族性安全的研究范式可分为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

  • 标签: 族性 非传统安全 人的安全 国家安全
  • 简介: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将“国土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范畴,此后,国土安全尤其是海洋国土安全问题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在海洋国土安全问题中,南海海洋国土问题受到强烈关注。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中国正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力推全球化进程,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决定着中国自陆下海、自海出洋、走向世界的伟大进程。因此,南海海洋国土安全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就如何维护南海海洋国土安全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有效维护南海海洋国土安全

  • 标签: 南海 海洋国土 海洋国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