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OrganicFieldeffecttansistors)在平板显示、智能卡、射频标识牌、塑料电子学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应用,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推导了底部接触电极结构OFETs的解析模型,并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OFETs器件参量对OFETs性能的影响,并指出相应的优化途径。

  • 标签: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模型 数值方法 优化
  • 简介:<正>德国决定启动新一轮纳米生物技术研究计划,以对介于纳米和生物技术之间的物理、生物、化学、材料和工程科学进行研究。第一批21个项目的参与资金为4000万马克,将在今后的6年内陆续投入1亿马克。纳米生物技术被视为21世纪高技术的关键之一,其应用涉及经济、医疗和其他相关领域,如纳米电子、纳米材料、与生物和其因工程有关的分子纳米技术等。德国研究教育部

  • 标签: 纳米生物技术 纳米材料 纳米电子 纳米技术 德国研究 工程科学
  • 简介:本文概要论述了燃气式真空炉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燃气式真空炉的主要炉型、结构及特点,以及蓄热式辐射管燃气真空炉技术的特点、HTAC烧嘴结构、炉内温度分布、热平衡计算和NO_x特性等。同时简介了电炉和燃气真空炉的技术经济效益比较,并对我国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天然气燃气热处理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燃气式真空炉 蓄热式辐射管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天然气
  • 简介:本文是针对2488—01B型SDH传输设备,详细介绍了SDH传输网子网管理系统的结构与类型特点,并且在此设备的基础上,介绍了SDH传输网子网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

  • 标签: SDH 传送网 通道层 SDXC
  • 简介:利用1×4光纤耦合器制成了4×10Gbit/s的光时分复用器,并对由该光时分复用器产生的40Gbit/s光信号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造成复用信号幅度随机波动的原因及改进方法.实验表明,改进后的40Gbit/s光信号波动很小,已经达到OTDM系统要求.

  • 标签: 10GBIT/S 实验研究 光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器 光纤耦合器 改进方法
  • 简介:用实验和有限元的分析方法研究0.05mm~0.125mm铝线的引脚跟断裂问题,结果显示由于引线键合工艺、注塑工艺以及回流焊中封装体各部分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引起的热应力和塑性变形是产生引脚跟断裂的主要因素。模拟不同的回流焊温度曲线(220℃、240℃、260℃)对铝线的影响,发现在铝线引脚跟处应力和应变最大,而且随着温度的上升,铝线引脚跟处的塑性变形会提高20%,这对铝线的疲劳损伤是很严重的。

  • 标签: 功率电子 铝线 无铅化 回流焊
  • 简介:本文从有源区材料的选择,有源区结构的优化,布拉格反射镜的设计,器件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对1.3~1.55μm光通讯用VCSEL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VCSEL 光通信 布拉格反射镜 器件结构 光通讯 有源
  • 简介:光突发交换(OBS)技术是构筑下一代光因特网的一种很有前途的交换技术.OBS网络中,突发由分组组装会聚得到,是OBS传输的基本单位,突发如何影响网络的性能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研究轻业务负载下,输入业务为自相似业务时,组装业务的相关性结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证明了此时组装业务的相关性结构保持不变.

  • 标签: 光突发交换 OBS 自相似业务 组装 会聚 传输
  • 简介:1、引言目前随着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可用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人们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理论和技术,如链路自适应技术、多天线技术等努力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却发现全球授权频段,尤其是信号传播特性比较好的低频段频谱的利用率极低。以美国为例,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FCC)的大量研究报告说明频谱的利用情况极不平衡,一些非授权频段占用拥挤,而有些授权频段则经常空闲[1]。

  • 标签: 自适应技术 无线电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应用 频谱资源 高频谱效率
  • 简介:超宽带的扩频通信是被公认的未来通信技术的主流,光纤的扩频通信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OCDMA系统,阐述了在OCDMA系统中利用FBG进行伪随机编解码来扩大信道容量的原理.

  • 标签: OCDMA系统 FBG 编解码器 应用 扩频通信 通信技术
  • 简介:中国城市居民互联网应用研究报告依据互联网实验室2003年1月对中国5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居民互联网使用及消费行为所做调查获得的数据,就网民应用互联网的情况进行了全景描述.报告共由三大部分组成.

  • 标签: 互联网应用 中国城市 居民 消费行为 大城市 研究报告
  • 简介:本文对基于FBG的L-bandEDFA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光路中加入FBG反射铒纤的后向ASE,980nm和1480nm泵浦的L-bandEDFA的泵浦转换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加入FBG后,在1570~1600nm的30nm波长范围内,980nm泵浦功率为72mW时,平均增益13.7dB,增益起伏在小于±0.25dB;1480nm泵浦功率为39mW时,平均增益17.5dB,增益起伏小于士1.5dB.通过我们的实验证明这一结构的L-bandEDFA是简单高效的.

  • 标签: FBG EDFA 长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光纤布拉格光栅 泵浦转换效率 波分复用
  • 简介:从开始的小批量、多品种原型机试制加工,到以后的中批量、多品种的定型生产,这是研究所需要完成的灵活性的贴片生产过程。产品转换中的停机时间是影响整个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所以,缩短产品转换的准备时间,换料时间,上机编程时间等,对降低实际生产成本起着决定的作用。

  • 标签: 多品种 产品 成本分析 生产成本 重要因素 研究所
  • 简介:由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对重量的严格要求,研究高强度轻型材料以取代钢材,是走上第四代齿轮的热点课题。但是由于在传动过程中相互啮合的齿面相对运动为滚动兼滑动,并且,在不同的啮合位置其相对滑动速度,接触应力不断变化,所以精确仿真计算某种材料齿轮啮合过程的接触应力变化,对研究齿轮材料特性十分必要。本文运用Ls-Dyna动态仿真软件,对尼龙66材料齿轮啮合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此仿真方法可以运用到所有齿轮材料研究,为高强度轻型材料齿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高强度 轻型 齿轮 动态 接触 仿真
  • 简介:本文对以LiBq4作为发光层,PVK:TPD作为空穴输运层,结构为:ITO/PVK:TPD/LiBq4/Alq3/Al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引入和不引入CuPc缓冲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CuPc缓冲层的引入,使蓝色OLED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较未加CuPc的OLED相对缓慢;且启亮电压上升,发光亮度和效率下降.这主要是因为CuPc加入后,空穴注入势垒降低,使PVK:TPD/LiBq4界面空穴积累数量增大,产生的反向漂移电场阻碍了空穴多数载流子的注入;并进而致使发光层注入空穴数量减小,内建电场加强,激子形成几率变小,解离几率增大.

  • 标签: CuPc缓冲层 空间积累电荷 电流-电压特性 发光效率 OLED
  • 简介:本文用光荧光(PL)方法研究了磷离子注入具有两个不同发射波长的InGaAsP/InP双量子阱结构引起的混合.注入能量为120keV,剂量范围为1×1011-1×1014/cm2.注入后,在高纯氮保护下,样品在700℃进行快速热退火30秒.实验结果表明,小剂量注入(~1011/cm2)能较好地诱导近表面阱的混合,且两个阱保持了不同发射波长,说明离子注入诱导量子阱混合与注入深度有关.大剂量注入(>1012/cm2)时,发射波长为1.59μm量子阱混合的程度(蓝移值大于130nm)超过了1.52μm量子阱混合的程度,且两个阱的PL发射峰基本上合并成一个单峰.

  • 标签: 离子注入 InGaAsP/InP双量子阱 量子阱混合
  • 简介:将有机材料PBD和Alq3交替生长,制备PBD/Alq3有机多层量子阱结构(OMQWs)。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光吸收分别测定PBD和Alq3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从能带图可看出,类似于无机半导体中的Ⅰ型量子阱结构。利用小角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研究了OMQWs的结构特征和光致发光特性。本文基于四个周期制备了不同势垒层和势阱层厚度的样品。随着势垒层厚度地变化,PBD与Alq3之间的能量转移也有所变化,文中将给与讨论。

  • 标签: 有机多层量子阱结构(OMQWs) 激子发光 能量转移 光致发光
  • 简介:在故障前建立的支持光连接复原的预配置资源数量对网络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首先对使用不同预配置等级的连接复原机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描述了使用GLASS进行的仿真.通过仿真得到了定量性能分析结果,验证了定性分析的正确性,同时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信息.

  • 标签: GMPLS 预配置复原 GLASS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