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8夏,我国长江中游和东北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在对这场历史性的洪灾的不断监测和评估中,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共接收、处理和分析了38景卫星的雷达影像和所能接收到的全部气象卫星资料,出动航空遥感飞机20余架次利用航空合成孔经雷达对紧急的水情进行了监测和淹没面积的估算。通过卫星和航空遥感监测先后对武汉地区7月下旬由大暴雨造成的内涝,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江西3省包括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以及东北嫩江-松花江流域的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地区的洪水灾害及洪水淹没面积进行了计算,获得了比较客观和准确的数据,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1998对洪水监测的遥感实践证实了遥感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在目前条件下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为了提高遥感技术的监测能力,我们也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特别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洪水预报和预警的研究,使之在防灾和减灾中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 标签: 洪水 遥感监测 雷达卫星 预报和预警
  • 简介:2007大气科学考察是“2007~2008国际极地”(IPY)中国行动计划和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的重要内容。我院与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选派汤洁、逯昌贵等赴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进行度夏和越冬考察,开展了大气成分本底、臭氧垂直廓线探测、大气边界层和气象观测等科考项目。主要观测项目有:

  • 标签: 大气成分 科学考察 南极考察 极地 国际 臭氧垂直廓线
  • 简介:2011(20113月至20122月),除个别省份外,全国大部分省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 标签: 2011年 干旱状况 干旱演变 影响 成因
  • 简介:欧洲中心中期预报的气象学者们推断,1987中西部地区的夏季干旱主要是由“拉尼娜”引起,而不是温室效应所致。所谓拉尼娜是用来描述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的强冷却现象的术语,即将这种冷热转换现象称为拉尼娜现象。

  • 标签: 中期预报 气象学者 冷却现象 西北大西洋 太平洋地区 欧洲中心
  • 简介:1序言从“九五”开始到下世纪头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纲要(1991—2020)》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国务院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精神指导下,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 规划 “九五”计划 建设事业
  • 简介:2004是我国自主组织南极考察20周。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委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中心及南极考察办公室合作,1985在南极半岛建立了中国长城气象站(89058,62°13′S,58°58′W,10m)、1989在南极大陆建立了中国中山气象站(89573,69°22′S,76°22′E,14.9m),在两站开展了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和天气报发送、站区天气预报服务、气象卫星高分辨图像(HRPT)接收等业务;在中山站进行Brewer大气臭氧和紫外辐射(UV-B)等要素的观测;还进行南极考察航渡期间气象观测和预报服务。随着中国南极考察向南极冰盖内陆延伸,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业务 地面气象观测 南极考察 极地 预报服务
  • 简介:本文利用西北地区(新疆除外)的西安、银川、兰州、西宁四站的21O旱涝等级资料进行了相关性、周期性、突变性和阶段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进行了突变性的分析,并发现旱涝气候突变可能与东亚夏季风的变化有关,但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西北地区 旱涝 突变性
  • 简介:1基本情况20156月23—26日,2015亚太雷电国际会议(Asia—Pacifi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Lightning,APL2015)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亚太雷电国际会议是国际上关于雷电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每2举办一次。

  • 标签: 国际会议 雷电 会议简介 LIGHTNING 学术会议 名古屋
  • 简介:国际科学联盟(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2007-2008国际极地"(IPY2007-2008)联合委员会(JC)第一次会议于20053月7~9日在巴黎召开,标志着"IPY2007-2008"科学计划正式启动.

  • 标签: 国际极地 极地科学 科学计划
  • 简介:分析了19986月12~27日、7月18日~8月1日江西中北部出现的2次特强连续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环流形势特征及物理量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 标签: 暴雨 诊断 分析
  • 简介:利用1961—2007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数据集台站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分析了西北西部干、湿夏季的水汽输送差异。结果表明,北疆偏湿润,在对流层中、低层有一支源于阿拉伯海的异常水汽输送通道,它向西北方向流经波斯湾后折向东北方向流入北疆,这是热带海洋水汽输送进入北疆的最短路径。南疆—河西走廊西部偏湿润,异常水汽通道主要是位于对流层中、低层的一支源于北方的水汽输送带,它作反气旋式运动后以偏东气流的形式流入河西走廊西部及南疆,由于该水汽输送源自北方,水汽含量小,这可能是造成该地域极度干旱的直接原因之一;另一支更弱的异常水汽通道位于对流层高层,它源自阿拉伯海,流经印度半岛后折向北,越过青藏高原后进入南疆。

  • 标签: 西北地区 水汽输送 干旱 湿润
  • 简介:利用1951—2014丹东地区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对丹东地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4a丹东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5℃;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呈非对称增长;平均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冬季下降幅度最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减少趋势明显,春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 简介:棉花栽培试验的农业气象概况王玉衡(哲盟气象处)前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给我盟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也为我盟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此盟气象处结合内蒙古气象科研所于1992批...

  • 标签: 棉花栽培试验 农业气象 棉花产量分析 气象条件
  • 简介:2018春季,我国旱情总体较为严重,区域性特征明显。旱区主要位于华南大部、江南南部、西南中部、华北东南部和东北北部地区,除东北旱情较轻外,其余旱区以重到特旱为主。降水严重偏少(多时段仅为同期1~4成)和高温长时间持续(多时段较同期偏高2~4℃)是受旱严重区域的主要特征。东亚季风偏弱和西太副高位置偏南是造成今春干旱的主要原因。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东亚夏季风较往年持续偏弱,并与副高位置持续偏南共同作用,使东部和南部海洋上空的水汽春季不利于输送到华南、江南和华北地区,造成干旱持续发展。而西南地区3月受高压系统控制旱情较重,4至5月随降水增多,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干旱面积呈不断减少趋势。

  • 标签: 2018年春季 干旱状况 成因
  • 简介:20178月27日至9月1日,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IAPSO-IAMAS_IAGAJOINTASSEMBLY)联合科学大会在南非开普敦举行。IAPSO-IAMAS-IAGAJOINTASSEMBLY2017是国际上地球科学学者的盛会。

  • 标签: 科学协会 南非 海洋物理 地球科学 国际 气象学
  • 简介:利用抚州市11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量与蒸发量资料,计算分析气候干旱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分析降水、降水距平、蒸降差等特征变化,以揭示1962—2009抚州地区气候干湿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抚州市各地的干湿变化基本一致,干旱指数的变化是波动的且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代、80代中后期至90代中期,是抚州市干旱出现较多时段;90代后期至2002,是洪涝出现较多的时段。干旱指数变小的趋势抚州市北部地区大于中、南部地区。降水增多,蒸降差呈下降且波动性强。

  • 标签: 干旱指数 降水量 蒸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