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项目建立了研究队伍;对外场综合试验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和细化;建立了项目的外场试验基地,取得了一些外场观测资料,目前资料正在收集、处理、分析中,预计年底可以提供给研究人员使用;对北京地区典型云系的历史资料做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 标签: 人工增雨 研发 装备 技术 研究队伍 综合试验
  • 简介:1概况2015年11月7—12日,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吕厚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吴门新和何延波高级工程师等3人小组访问了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NDMC)、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环境模型中心(EMC)和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研究局(ARS)水文与遥感实验室(HRSL),与20余位专家就农业干旱监测、预报、预警、减灾等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技术交流。美国干旱监测预报业务由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NDMC)、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以及美国农业部(USDA)共同承担,其干旱监测产品(USDM:U.S.DroughtMonitot)是美国官方授权发布的每周干旱监测产品(图1),该产品创立于1999年,由上述3个单位的11名权威专家轮流值班承担。

  • 标签: 农业干旱 技术交流 监测预报 美国农业部 国家气象中心 高级工程师
  • 简介:银耳栽培虽然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但受外界气象条件的影响极大。银耳栽培的理想型天气条件是:发菌阶段遇较高气温,较小的相对湿度,掀开胶布至出耳阶段,第二次袋温高峰期遇冷空气南下影响的降温型天气,予实体成熟时正好遇上晴好干燥天气。有利于晒干银耳。如果这几个阶段与天气条件不巧遇,就将对栽培银耳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地危害种植者的利益.春季栽培这个问题最为突出,近几年来我局与银耳培植者多次协作观测,将收集的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为了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种植者参考。

  • 标签: 气象条件 银耳 调控技术 培植 天气条件 春季栽培
  • 简介:唐菖蒲本名菖兰、马兰花,日本人称菖兰为唐菖蒲。唐菖蒲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球茎花卉,主要产地为地中海一带,性喜温凉,为长日照植物。其植物学特征,地下茎扁圆,大小如荸荠或蒜头,叶片剑形,聚散花序。花茎从叶丛抽出,各花着生在每一苞叶中,地栽花期为6~10月,...

  • 标签: 唐菖蒲 栽培技术 马兰花 农业气象技术 气温 水分
  • 简介:佛手瓜因形状似佛手而得名。原产于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带,我国南方各省有所种植。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开始试种。此瓜多汁,脆香可口,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钙、镁、磷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锌元素的含量高于一般蔬菜,是老人和儿童的保健食品。佛手瓜产量高,抗病力强,易保管,耐贮运,一年种植可多年收获,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还是美化环境,适于庭院栽植的优良棚架作物。

  • 标签: 庭院栽植 气象条件 西印度 育苗期 温度环境 大田生育期
  • 简介:“空中水资源监测技术研究”课题完成了前期调研,制定详细研究计划,任务分解,组织队伍;组成外场技术组,实地勘测和选点;完成了地面观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利用参加单位增雨催化飞机进行试验性观测;利用耦合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复杂云物理方案的GRAPES和MM5中尺度数值模式,结合奥运保障服务,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业务产品的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监测技术 人工影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尺度数值模式 研发 装备
  • 简介:保护地生态因子,特别是温度、湿度因子,对黄瓜生长发育、病害发生程度以及产量产值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何采用和推广栽培实用技术,控制保护地小气候条件,创造出黄瓜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降低黄瓜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

  • 标签: 大棚黄瓜 黄瓜生长发育 高产栽培 黄瓜根 小气候条件 湿度因子
  • 简介:肉葫芦瓜栽培的气象适用技术杨必仁(咸阳农业气象研究所咸阳·712034)肉葫芦瓜,葫芦科,藤蔓类瓜菜作物。该品种由日本引进,其部如肉,故又叫日本肉葫芦。属高档高产蔬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稀有元素和维生素;早期鲜嫩时食皮及向,晚期去老皮食肉。在正常条件下...

  • 标签: 葫芦瓜 适用技术 适宜气象条件 栽培技术 气象研究所 提高产量
  • 简介:本文根据青海高原温室增施CO2技术试验结果,阐述了CO2施肥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适宜高原温室农业特点的基本技术、施肥方式及注意事项,分析了温室增施CO2所产生的功效,可供地方政府发展"菜篮子"工程时参考。

  • 标签: 温室 CO2
  • 简介:新疆自治区人工防雹新技术培训团于2004年6月4日,在位于卡巴尔金纳——巴卡尔共和国纳尔契克市的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总局高山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始了培训。培训课程由著名的俄罗斯人工防雹专家阿巴沙耶夫教授等高级专家主讲。

  • 标签: 人工防雹 冰雹分布 作业指标 催化剂 组织形式
  • 简介:应用阜新地区多年降水和土壤墒情气象资料,研究并建立了针对阜新地区的“利用秋季降水预测春播关键期土壤底墒”、“利用3~4月降水预测春播关键期土壤增墒量”、“利用降水量预测降水渗透深度”和“利用墒情递减率预测旱情趋势”等决策气象服务技术方法,并投入业务使用。

  • 标签: 决策 气象服务 技术方法
  • 简介: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的转让与升级,在发展中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巴厘路线图”中的重要议题,在对国际技术协议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评价了国际技术协议内在的价值与局限性。最后对国际技术协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国际技术协议应当着眼于通过促进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让,推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更深层次的南北合作,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为中国如何参与国际技术协议给出了建议。

  • 标签: 国际技术协议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分析了目前我国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控技术体系现状,从应对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出发,提出建立国家、省、市、县级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监控体系构想。以辽宁为例,提出构建国家、省、市、县级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监控体系,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快速服务。

  • 标签: 危险废物 污染事故 监控系统
  • 简介:(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沙尘暴预报系统CUACE/Dusl与天气预报模式GRAPES实现了在线双向耦合运行。目前中国气象局业务运行的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CUACE/Dust中的气象模式是MM5,大气成分中心利用我院自主开发的中尺度气象模式GRAPEs—Meso替换了MM5,建立了GRAPES_CUACE/Dust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同时把模式分辨率提高到0.5~0.5°,

  • 标签: 数值预报系统 沙尘暴 预报技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GRAPES 天气预报模式
  • 简介:“奥运会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3BA904810)”项目是科技部国家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其目标是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对雷电活动进行观测,结合北京市中尺度气象探测网,增设地面大气电场监测网,揭示北京地区夏季雷电发生发展规律和特征,建立雷电临近预报方法和技术,开发雷电预警可视化软件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为奥运比赛场馆,以及通信、计算机网络等设施据供雷申.和雷暴预警的专项服务.根据课颢的研究内容,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监测预警系统 雷电监测 技术 科技攻关项目 可视化软件系统 闪电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