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应用去白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方法)和B组(n=40,应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方法),对比2组输血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输血有效率95.0%明显高于A组7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不同输血方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输注血液不同将其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组(A组)和输注红细胞悬液组(B组),每组25例。研究50例患者交叉配血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血象变化及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主侧无凝集42例,主侧++~++++凝集8例,次侧++~++++凝集50例;两组患者输血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均高明显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Hb、RBC、Hc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4.0%,B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成分输血 应用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计算结果均显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的方式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中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方法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三洗红细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去红细胞悬液输血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为93.75%(15/16),对照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为75%(12/16),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1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洗红细胞输血结合血液置换的方式,更加适合于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不同输血方法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临床特点,总结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血型鉴定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手工凝聚胺试验对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其中67例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抗体阳性,22例阴性,91例Rh血型阳性,7例血型阴性。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及交叉配血试验不合24例,后采取,洗涤患者红细胞,复检Rh血型后给以血型相同成份血,交叉配合成功。结论抗人球蛋白抗体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中易出现阳性,并且干扰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为减少事故差错应对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测定抗人球蛋白抗体,同时应采取手工凝聚胺试验方法进行交叉配血。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输血 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悬浮红细胞输注和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浆置换两种输血方法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以来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悬浮红细胞输注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输血前后血液中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胆红素含量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率。结果实验组输血前后四种血液成分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不良率差别不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医治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有很好的疗效,且少有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悬浮红细胞输注 洗涤红细胞输注 血浆置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研究输血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6 月间接受输血的 17636 例患者,统计出现输血反应的患者例数,并对输血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等一般资料进行研究。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共有

  • 标签: 输血反应 临床特点 过敏反应 发热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溶血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取的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等。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70例患儿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且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引发新生儿溶血黄疸的因素较多,及早发现且及早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于新生儿的康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溶血性黄疸 护理 治疗
  • 简介:2004年3月19日,攀枝花市东区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中毒人数10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分析,确认这是一起副溶血弧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食品卫生 卫生监督
  • 简介:溶血弧菌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自五十年代日本首次发现此菌以来,该菌已引起各国学者高度重视,研究成果甚多,尤其是对其耐盐性及是否分解蔗糖产酸等生物学特性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普遍认为蔗糖与耐盐性不能作为区分该菌与溶藻性弧菌的绝对指标。若仅根据蔗糖阴性挑选可疑菌落,则将漏掉蔗糖阳性的副溶血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溶藻性弧菌 可疑菌落 五十年代 增菌 研究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溶血贫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溶血贫血患者34例,均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SAS及SDS评分;对护理的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82.35%高于干预前的50.00%,P<0.05;干预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7.06%;经干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仅1例轻微发热、1例皮疹、1例轻微头痛。结论:对溶血贫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减轻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溶血性贫血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患儿女,5岁,因发热、皮肤黄染1d入院。患儿入院前2d因低热、鼻塞给予黄芪注射液10m1+10%葡萄糖注射液30ml静滴治疗,次日皮肤出现黄染,尿呈浓茶色。入院查体:T37.8℃,P11次·min-1,R20次·min-1,BP90/52.6mmHg。轻度贫血面容,巩膜轻度黄染,神志清楚,心、肺正常。腹平软,肝右肋下锁骨中线2cm可触及。辅助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溶血性贫血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果对照组贫血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7.1%,观察组贫血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88.6%,两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ABO+Rh甚至kidds系统同型输注方法和”O”型洗涤红细胞的输血方法均能够有效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不同输血方法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