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桥本甲状腺炎(HT),原发性功能甲减和Graves等,其共同免疫学特点是患者血清中存在着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我科室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酶抗体(TPOAb)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有氧耐力运动对人体有生理生化、心理等多面的良好影响,最利于人们的健康,可使人体获得最佳摄氧量,目前是大众体育锻炼主要推荐项目。PPAR在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机体内脂肪组织是有氧耐力运动项目能量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PPAR对有氧耐力运动的起着调控作用;尤其是最近发现的PPAR-DELTA是一种可以管理和调节不同基因活动的基因,相当于基因中的管家,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所以又称为“脂肪控制开关”基因。因此研究PPAR的生理学效应对有氧耐力运动的调节作用将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有氧耐力运动 调节
  • 简介:目的了解小鼠创面外用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mEGF)后,过氧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β(PPAR—β)表达量的变化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于70只BALB/c小鼠背部脊柱两侧验组制作1个1.5cm、×0.5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左侧创面设为实验组、右侧创面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创面滴加mEGF溶液(5μg/mL)、对照组创而滴加生理盐水。(1)伤后7、11、16d各取20只小鼠,评估创面愈合率(2)伤后1、3、7、11、14、18d切取创缘组织(每时相点创面数为10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PAR—β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PPAR—βmRNA表达量,结果均用积分吸光度(IA)值表示.对实验数据行t检验。结果(1)创面愈合率:伤后7、11、16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3、6.05、11.90,P值均小于0.01)。(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伤后早期PPAR—β蛋白主要表达于2组创面肉芽组织Fb以及创缘KC胞核中,创面上皮化后主要表达于新达于新生上皮及其下层Fb中,创面修复后表达逐渐减弱。实验组伤后各时相点PPAR-β蛋白表达量明显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2.15~7.37,P〈0.05或P〈0.01),其中伤后3d达高峰[IA值为(3.46±1.33)×10^3],此时对照组IA值为(2.35±1.09)×10^3。(3)原位杂交:伤后2组创D面PPAR—βmRNA表达均开始上调,主要阳性表达部化为创面Fh及创缘KC胞质,持续至创面上皮化基本完成时,表达量开始下降。实验组创面各时相点PPAR—B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2.35~6.64,P〈0.05或P〈0.01),其中伤后3d达峰值[1A值为(7.3±2.6)×10^6],此时对照组IA值为(4.5±3.0)×10^6结论外用mEGF可上调小鼠创面组织中PPAR—β表达并促进创面愈合。

  • 标签: 伤口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
  • 简介:目的探讨靶血管局部髓过氧酶(myeloperoxidase,MPO)浓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治疗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纳入行PPCI治疗、并行血栓抽吸术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前,经动脉鞘取血3mL;PPCI治疗前.采用ExportXT血栓抽吸导管在靶血管内抽吸血栓,过滤栓子等成分,分离血清备用。按照常规方法植入支架。主要终点为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blushgrades,MBG),次要终点为血流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分级和ST段回落幅度。血清MPO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果MBG0~1级患者局部MPO浓度为(79.3±8.7)ng/L,MBG2级为(73.7±10.4)ng/L,MBG3级为(53.2±9.8)ng/L,不同MBG分级间血清MPO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TIMI3级患者局部MPO浓度低于TIMI1~2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6±8.8)ng/L%(72.9±7.6)ng/L,P〈O.05]。ST段回落≥70%患者局部MPO浓度低于sT段回落〈7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3±7.3)ng/Lvs(82.7±8.1)ng/L,P〈O.05]。外周动脉血中的MPO浓度与MBG分级、TIMl分级和sT段是否完全回落没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PPCI治疗后心肌灌注不良伴随靶血管局部MPO浓度升高,全身的MPO浓度与术后心肌灌注无明显关系。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肌灌注 髓过氧化物酶 氧化应激 血栓抽吸
  • 简介: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微波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脂质过氧(LPO)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08例顽固性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膦甲酸钠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和LPO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4、IL-6、IL-10、IFN-γ、LPO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膦甲酸钠联合微波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IL、IFN-γ及LPO水平,平衡血清Th1/Th2细胞因子。

  • 标签: 膦甲酸钠 微波 扁平疣 脂质过氧化物 细胞因子
  • 简介:VE运动组和运动给药各剂量组的SOD活性、LPO含量与运动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力竭运动小鼠SOD活性和LPO含量测定结果与安静对照组比较,黄芩苷对力竭运动小鼠SOD活性和LPO含量及游泳时间的影响 

  • 标签: 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 苷运动
  • 简介:目的观察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髓过氧酶(MPO)水平和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住院分娩并确诊的76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是否大于34周分为两组:35例早发型子痫前期组(〈34周)和41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34周);另选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62例作为对照,根据发病时孕周是否大于34周,分为30例对照组1(〉34周)和32例对照组2(〈34周)。四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孕妇血清、脐血的MPO,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胎盘MPO。结果两个对照组血清MPO水平相当,与对照组比,两个子痫前期组血清MPO水平显著增高,与晚发子痫前期比,早发子痫前期的血清MPO水平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1的脐血MPO未检测到,与对照组2比,子痫前期组的脐血MPO水平较高(P〈0.01),与晚发子痫前期组比,早发子痫前期的脐血MPO水平较高(P〈0.01);与对照组1比,对照组2胎盘组织MPO水平较高(P〈0.01),与对照组2比,子痫前期组的胎盘组织的MPO水平较高(P〈0.01),与对照组比,子痫前期组的MPO水平显著增高,与晚发子痫前期比,早发胎盘组织的MPO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MPO可能通过氧应激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 标签: 妊娠 髓过氧化物酶 子痫前期
  • 简介:子痫前期一种出现高血压与蛋白尿为特征的妊娠期常见病。目前,子痫前期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缺血、缺氧环境可产生活性氧,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albumin,IMA)是心肌缺血发生早期改变的标志。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由于缺氧环境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存在,同样可能影响血清IMA的水平。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子痫前期 氧化应激反应 髓过氧化物酶 活性氧 缺氧环境
  • 简介:以辣根过氧酶(HRP)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壳聚糖-没食子酸甲酯。探讨了接枝条件(酶用量、壳聚糖与底物浓度比例、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对其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酶法催化合成适宜条件:辣根过氧酶(酶活力为40U/mL)用量为0.7mL,壳聚糖与没食子酸甲酯的量浓度比为3∶1,没食子酸甲酯浓度为7mmoL/L,反应时间2h。用线性电位滴定法测其接枝率为11.0%~37.2%。

  • 标签: 壳聚糖 没食子酸甲酯 辣根过氧化物酶 催化合成
  • 简介:目的探索髓过氧酶(myeloperoxidase,MPO)在血液透析相关心血管疾病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5例规律血液透析24个月以上,血液透析前无心血管疾病的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和MPO活性,横断面研究MPO活性与血液透析后合并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4例在血液透析后发生心血管疾病,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较,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MPO活性和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更高,但年龄、性别和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MPO者透析时间更长.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更高.MPO活性和C-反应蛋白(r=0.306,P=0.013)及透析时间(r=0.392,P=0.001)相关.在单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MPO活性和C-反应蛋白水平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MPO活性每增加10单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3.5%.在多变量模型中,经C-反应蛋白水平校正后,MPO活性每增加10单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20.4%.结论MPO活性反映了血液透析相关的炎症-氧化应激水平,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相关.

  • 标签: 过氧化物酶 血液透析滤过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谷胱甘肽过氧酶(GSH-PX)是机体对抗内源或外源性诱导产生的脂质过氧反应的一种保护酶系.研究表明,紫外光照(300~400nm)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SH-PX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诱导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GSH-PX活性升高.经光活化毒素α-T处理后,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GSH-PX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可能是昆虫对α-T引起的氧化协迫作出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 标签: α-三噻吩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棉铃虫 亚洲玉米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甲状腺过氧酶抗体(TPOAb)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对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24例单纯性甲状腺肿、1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21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及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清TPOAb表达水平予以检测,比较各组血清TPOAb表达水平及组TPOAb阳性率。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单纯性甲状腺肿组与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组患者血清TPOA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POAb阳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POAb表达水平及TPOAb阳性率均明显升高,血清TPOAb表达水平高低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风阳上扰型)及其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酶(GSH-PX)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风阳上扰型)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2周的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对GSH-PX的影响,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与GSH-PX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GSH-PX升高;同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GSH-PX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NIHSS评分、GSH-PX值改变效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风阳上扰型)疗效好及能够升高GSH-PX值且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风阳上扰 GSH-PX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甲状腺过氧酶抗体(TPOAb)状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1日于东营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或妇产科收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孕妇2 095例。按妊娠12+6周前初次检测的TSH水平分成TSH正常(0.1 μIU/ml≤TSH<2.5 μIU/ml)、TSH偏高(2.5 μIU/ml≤TSH≤4.0 μIU/ml)和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4.0 μIU/ml<TSH<10.0 μIU/ml),按TPOAb状态分成阴性及阳性,将所有孕产妇分为A组[TSH正常+TPOAb(-)组,n=1 523]、B组[TSH正常+TPOAb(+)组,n=185]、C组[TSH偏高+TPOAb(-)组,n=234]、D组[TSH偏高+TPOAb(+)组,n=47]、E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TPOAb(-)组,n=70]、F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TPOAb(+)组,n=36]。以A组为对照,比较组间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再进一步对组间有差异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SH及TPO抗体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A组比较,F组的百分比最高(55.6% vs 20.5%);各组孕妇的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F组的百分比升高;各组其余妊娠并发症及妊娠不良结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妊娠期糖尿病及早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年龄、孕次及TPOAb阳性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D组、E组和F组孕妇早产的危险较对照组增加(OR>1),年龄和TPOAb阳性是孕妇早产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孕早期TPOAb阳性合并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孕早期TPOAb阳性合并TSH偏高或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会增加早产的风险。因此应加强该类孕妇的管理,必要时给予积极的治疗。

  • 标签: 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妊娠结局 糖尿病,妊娠 早产
  • 简介:SmartPro集散控制系统在过氧氢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国内外过氧氢制备与应用研发新进展;真空碳酸钾脱硫工艺的应用;氯化钾中氯化镁杂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钾石盐矿浮选法20万t/a农用氯化镡设备安装总结

  • 标签: 过氧化氢 文摘 集散控制系统 生产工艺 脱硫工艺 钾石盐矿
  • 简介:目的观察过氧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及核因子-κB(NF-κB)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2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及非皮损,以及12名正常皮肤组织中PPAR-γ、NF-κB的表达。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的阳性表达计数为0.738±0.069,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869±0.048和非皮损组的0.802±0.026(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NF-κB的阳性表达计数为0.937±0.03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735±0.015和非皮损组的0.796±0.068(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和NF-κB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表达减弱、NF-κB表达增强在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皮炎 特应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核因子-ΚB
  • 简介:过氧酶作为一种白细胞酶,具有介导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应答等多种功能,并可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髓过氧酶及其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影响机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易感性。本文就髓过氧酶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基因结构及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过氧化物酶 基因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酶(MPO)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M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行瓣膜置换术的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病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MPO和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脂蛋白a水平,并与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O、NT-proBNP和脂蛋白a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脏瓣膜病组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8.36 ± 39.25) mg/L比 (89.16 ± 26.09)mg/L、(698.97 ± 154.65) ng/L比(47.95 ± 9.05) ng/L和(315.82 ± 79.96) mg/L比(153.37 ± 42.3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随访1年,其中发生MA 36例(MA亚组),未发生MA 56例(非MA亚组)。MA亚组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非MA亚组[(163.37 ± 29.11) mg/L比(105.86 ± 26.32) mg/L、(797.79 ± 113.54)ng/L比(635.45 ± 144.45) ng/L和(369.86 ± 45.27) mg/L比(281.08 ± 78.3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是影响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0.937、0.994和0.982,95% CI 0.904~0.972、0.988~0.999和0.968~0.996,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O预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NT-proBNP和脂蛋白a(0.934比0.813和0.830,Z = 2.441和2.299,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MPO异常升高,血浆MPO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MA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老年人 心律失常,心性 过氧化物酶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酶(MPO)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M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行瓣膜置换术的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病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MPO和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脂蛋白a水平,并与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O、NT-proBNP和脂蛋白a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脏瓣膜病组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8.36 ± 39.25) mg/L比 (89.16 ± 26.09)mg/L、(698.97 ± 154.65) ng/L比(47.95 ± 9.05) ng/L和(315.82 ± 79.96) mg/L比(153.37 ± 42.3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随访1年,其中发生MA 36例(MA亚组),未发生MA 56例(非MA亚组)。MA亚组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非MA亚组[(163.37 ± 29.11) mg/L比(105.86 ± 26.32) mg/L、(797.79 ± 113.54)ng/L比(635.45 ± 144.45) ng/L和(369.86 ± 45.27) mg/L比(281.08 ± 78.3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O、NT-proBNP和脂蛋白a是影响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0.937、0.994和0.982,95% CI 0.904~0.972、0.988~0.999和0.968~0.996,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O预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MA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NT-proBNP和脂蛋白a(0.934比0.813和0.830,Z = 2.441和2.299,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MPO异常升高,血浆MPO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MA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老年人 心律失常,心性 过氧化物酶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