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全面评价氰菊对鱼类的安全性,本实验研究了鲤鱼在不同浓度氰菊0.685、1.39、2.78、5.56mg/L(96hLC50的1/80、1/40、1/20、1/10)下曝露60d实验中,其行为、生长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所受到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氰菊0.685、1.39mg/L处理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20d后2.78和5.56mg/L处理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2.78和5.56mg/L处理组鲤鱼的行为和摄食受到一定影响,后期很少摄食,游动缓慢;5.56mg/L处理对鲤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P<0.01),2.78mg/L浓度组到染毒后期影响差异性显著,0.685mg/L处理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中毒鱼血红蛋白(Hb)量和红细胞(RBC)数量减少,表现出贫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升高;Na+浓度降低,表现为高血钾和低血钠症.高浓度试验组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5.56和2.78mg/L处理组在实验结束时死亡率各为30%和20%.实验结果表明,鲤鱼长期曝露于较低浓度的氰菊药液中,其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均会受到一定影响.

  • 标签: 乙氰菊酯 鲤鱼 亚慢性毒理 血液生理生化
  • 简介:制备了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BSO3HMIM][PTSA],用于催化月桂酸和乙醇制备月桂酸,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酸醇摩尔比、离子液体[BSO3HMIM][PTSA]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醇摩尔比n(月桂酸):n(无水乙醇)=1:3、离子液体[BSO3HMIM][PTSA]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h时,酯化率可达91.5%,离子液体[BSO3HMIM][PTSA]重复使用5次后,酯化率仍高于89%。

  • 标签: 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 月桂酸乙酯 催化 酯化率
  • 简介:摘要:氟噻是由日本组合化学公司研制,并与诺华公司(现为先正达公司)共同开发的酞亚胺类除草剂。以邻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酞化、氯化制得中间体4-氯-2-氟乙酞苯胺,再与氯磺酸反应后经还原、水解制得中间体取代的硫酚,经醚化,制成硫代异氰酸酷,与光气合环即得目的物。主要用于玉米田、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使用剂量为5-10g.a.i./hm2。

  • 标签: 超高效 除草剂 氟噻乙草酯 清洁工艺
  • 简介:摘要:研究不同浓度甲基磺酸在不同浸种时间条件下对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种子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及处理时间的EMS溶液诱导浸泡法诱导大叶白蜡种子成苗率较高,低浓度以及短时间处理不会改变细胞倍性,而过高浓度及过长时间则会影响成苗率甚至种子全部死亡。但是成功改变植株的倍性变化概率极低,本次研究仅诱导出嵌合体植株14株,四倍体植株没有成功诱导出。浸泡12h和EMS溶液1.2%浓度的处理诱导嵌合体概率较高,成功率为1.2%。

  • 标签: 大叶白蜡 甲基磺酸乙酯(EMS) 多倍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蒿琥对急性刚地弓形(简称弓形,Toxoplasma gondii)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4只6 ~ 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16 ~ 18 g),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未感染对照组,不做处理;弓形感染组(Tg组),每只小鼠经腹腔注射感染100个弓形RH株速殖子;弓形感染+青蒿琥治疗组(Tg + ART组),每只小鼠经腹腔注射感染100个弓形RH株速殖子,感染3 h后经腹腔注射青蒿琥溶液,剂量为30 mg/kg,每天1次,共连续给药7 d;弓形感染+磺胺嘧啶治疗组(Tg + SDZ组),每只小鼠经腹腔注射感染100个弓形RH株速殖子,感染3 h后经灌胃给予磺胺嘧啶溶液,剂量为100 mg/kg,每天1次,共连续给药7 d。每组16只小鼠,其中10只小鼠用于观察生存时间,6只小鼠用于监测体重和采集组织标本。从感染后第1天起每天称量小鼠体重。在感染后第7天处死小鼠,称量每只小鼠的肝脏重量,计算肝脏指数;对肝脏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弓形主要表面抗原1(SAG1)mRNA的表达水平,以评估弓形虫虫荷。结果未感染对照组小鼠全部存活,Tg组生存时间为7 ~ 9 d,Tg + ART组为8 ~ 11 d,Tg + SDZ组为9 ~ 13 d。与Tg组相比,Tg + ART、Tg + SDZ组小鼠的生存时间均较长(P均<0.05)。在感染后第7天,与未感染对照、Tg + ART、Tg + SDZ组相比,Tg组小鼠体重较低(P均<0.05);但Tg + ART、Tg + SDZ组小鼠体重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g组相比,Tg + ART、Tg + SDZ组小鼠肝脏指数、肝脏组织SAG1 mRNA表达水平均较低(P<0.05或< 0.001),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也均较轻。与Tg + SDZ组相比,Tg + ART组的肝脏指数、肝脏组织SAG1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蒿琥溶液经腹腔注射给药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急性弓形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降低小鼠肝脏弓形虫虫荷,并减轻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

  • 标签: 弓形虫属 青蒿琥酯 小鼠 肝脏 病理
  • 简介:目的观察S-烯缓释块抑制城市雨水井蚊幼虫羽化的现场防治效果。方法S-烯在居民住宅雨水井中每月投放1次抑制蚊幼虫羽化,投放剂量为1mg/L。评价方法是采集现场雨水井中的Ⅲ龄幼虫(蛹)带回实验室观察羽化情况。结果投药后10d与30d的蚊虫羽化抑制率分别为86.44%和86.42%,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别(分别为χ^2=568.9356,P=0.0000和χ^2=354.7511,P=0.0000)。结论S-烯缓释块能够有效地控制城市雨水井中的蚊幼虫羽化为成虫,持效期较长。

  • 标签: 保幼激素 昆虫生长调节剂 羽化 S-烯虫酯 蚊虫控制
  • 简介:腈作为氟腈的替代药剂已在我国登记并推广使用,但其对环境有益生物的毒性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分别采用点滴法、食下毒叶法和滤纸法测定了腈外消旋体及两个对映单体对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L.、家蚕Bombyxmori和蚯蚓Eiseniafoetida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初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腈外消旋体及其S-(+)-腈和R-(-)-腈单体对意大利蜜蜂的48h-LD50值分别为0.0187、0.0181和0.0188μg/bee,对家蚕的96h-LC50值分别为66.9、63.7和70.3mg/L,对蚯蚓的48h-LR50值分别为511、488和547μg/cm2。研究表明,腈对意大利蜜蜂具有高风险性,对家蚕为中等毒性,对蚯蚓毒性较低,田间施用时应防止药剂漂移至周围桑园对桑叶造成污染,并应避免在作物花期施药。此外,由于腈对供试3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故无法通过对映单体的应用来降低其对蜜蜂、家蚕和蚯蚓的毒性及风险。

  • 标签: 乙虫腈 对映体 蜜蜂 家蚕 蚯蚓 急性毒性
  • 简介:1.文中多次出现蛙声,试举例分析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2.简析第12段中的蛙呜为何“低沉”“悲伤”而又“苍凉”。3.怎样理解“蛙声,我永远的歌谣”?

  • 标签: 清明 举例分析 苍凉 歌谣
  • 简介:十二岁那年的暑假,我卖了一次河。第一次卖东西,卖的又是自己捡的很“贱”的河,心里的紧张与羞怯真个难以表达,其情景与感受,至今在目在心,恍如昨日。宽阔的金溪河傍村而过,每到夏天,村民们都下河摸河,或卖或自己吃。我和弟弟也决定下河摸些河卖。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目的探讨丙酮酸(EP)对脓毒症休克犬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20只,内毒素(LPS)静脉注射复制犬脓毒症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EP组(12只)。对照组只接受林格液复苏。EP组另外给予丙酮酸首剂0.05g/kg.然后按0.05g·kg^-1·h^-1持续泵入。脓毒症休克模型建立前及建立后0、8、12和24h取血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血浆D-乳酸含量,试验24h处死动物后取小肠标本,进行肠黏膜炎性损伤病理学评分。结果EP组犬的肠黏膜炎性损伤程度病理学评分为2.33±0.25,明显轻于模型组的3.39±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犬在休克后血浆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逐渐升高,对照组较E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EP能显著改善肠组织灌流及功能指标,减轻肠黏膜的病理损害,对脓毒症休克时小肠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休克 脓毒性 丙酮酸乙酯 肠黏膜屏障
  • 简介:结果从美味猕猴桃根醋酸部位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从美味猕猴桃根的醋酸部位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231[M-C10H21-C3H6]-

  • 标签: 产美味 化学成分研究 广西产
  • 简介:摘要用乙酸作溶剂,在75℃水浴中超声提取茉莉花茎多酚30min,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茉莉花茎中多酚的含量以及其提取液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分别用Fenton法、DPPH法、邻苯三酚法对比研究了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当提取液体积为1mL时,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表现为DPPH法(96.4%)>邻苯三酚法(33.3%)>Fenton法(31.9%)。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随提取液体积增大而增加,二者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 标签:
  • 简介:自然界里,动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天敌正是自然界的一种控制力,它调整着动植物间的数量,使生态保持平衡。现在,人们参加到这一斗争中来了,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物,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用来防治植物的病虫害。农林业害虫的天敌有三类:病原微生物、天敌昆虫和捕食害虫的脊椎动物。其中“以”的办法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标签: 以虫治虫 病原微生物 天敌昆虫 林业害虫 动植物 脊椎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酮酸(EP)对热打击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分别置入不同温度设置(39℃,41℃,43℃)的细胞培养箱内进行热打击4 h,或放入相同温度设置(43℃)的细胞培养箱内接受热打击不同时间(2 h,3 h,4 h)(时间点选取的依据——以上时间点是根据预实验的结果来选择的,预实验中43℃持续热打击5 h时细胞大部分都出现坏死脱壁,崩解成细胞碎片),对照组(CONT)则始终置于37℃细胞培养箱中培养,然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选取合适的热打击温度(43℃)及时间点(4 h),予以浓度为10 mmol/L的EP进行干预,然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随着热打击温度不断升高或热打击时间不断延长,镜下细胞的形态逐渐发生变化,以43℃热打击4 h组(HS组)细胞的形态变化最为明显;另外随着热打击温度的不断升高和热打击时间的不断延长,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CONT)相比,均以43℃热打击4 h组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最为显著(F=25.79,P<0.001),而且与热打击组(HS)相比,EP干预组(HS+EP)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高(P<0.001)。结论EP可以明显减轻热打击对HUVECs增殖活性的影响,有助于缓解高热所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改变。

  • 标签: 丙酮酸乙酯 血管内皮细胞 热打击 中暑 细胞增殖活性 CCK-8
  • 简介:目的建立不同来源板蓝根药材乙酸提取物特征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系统,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为10μl。实验测定了10批药材并记录了指纹图谱,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开发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计算。结果建立了板蓝根药材乙酸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以峰形较好、峰面积较高的3号峰为参照峰,确立了板蓝根药材乙酸提取物指纹图谱的14个特征共有峰,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导致指纹概貌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有很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为深入研究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板蓝根 HPLC 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