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简要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特性及目前在环境领域的主要应用,阐述了枯草芽孢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系统及信号分子,指出群体感应在枯草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调控机制。针对目前群体感应尚处于机制理论研究阶段,提出枯草芽孢杆菌群体感应系统在环境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枯草芽孢杆菌 群体感应 信号分子 应用前景
  • 简介:摘要:为探索高有效活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不同用量下,不同施用方式防治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和抗性。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的有效菌种,制定合理的施药方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粉剂的最佳用量,确定最佳施药时间,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施药时注意防治药害。同时,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田间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切实提高农业防治效果。在第三师49团4连2号闸地内相邻的2条田、3条田分别开展了关于该粉剂的小区喷施试验和大田滴施试验。结果表明:滴施和喷施高有效活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均对棉花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对棉花增产、棉花纤维品质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而滴施和喷施高活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对棉花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通过试验研究,证明了高活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对棉花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同时,该产品还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可作为棉花生产上的优质肥料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高效农业肥料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黄萎病 棉花病害防治
  • 简介:摘要:为探索高有效活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不同用量下,不同施用方式防治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和抗性。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的有效菌种,制定合理的施药方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粉剂的最佳用量,确定最佳施药时间,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施药时注意防治药害。同时,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田间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切实提高农业防治效果。在第三师49团4连2号闸地内相邻的2条田、3条田分别开展了关于该粉剂的小区喷施试验和大田滴施试验。结果表明:滴施和喷施高有效活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均对棉花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对棉花增产、棉花纤维品质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而滴施和喷施高活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对棉花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通过试验研究,证明了高活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对棉花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同时,该产品还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可作为棉花生产上的优质肥料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高效农业肥料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黄萎病 棉花病害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运用地衣芽孢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诊的100名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择地衣芽孢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近采用四连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效果好,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使用地衣芽孢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效果明确,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 四联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609号国务院令,公布修改后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奈例》,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条例规定: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以外的任何物质生产饲料;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实施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抽查……。

  • 标签: 药物饲料添加剂 食品安全 芽孢杆菌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复合 国务院令
  • 简介:目的:本实验室通过转座突变技术获得了一株高产表面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dhs-330-021,研究其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的抑制效果,及其溶藻作用方式。方法:在链状亚历山大藻的培养液中添加dhs-330-021的发酵液等,间隔一定时间计数获得藻细胞的数量。结果:菌株dhs-330—021培养后期的发酵液溶藻效果好于培养前期和中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dhs-330-021的发酵液对不同生长期的链状亚历山大藻均有溶藻效果,其中对延滞期和稳定期效果最好;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上清液的溶藻效果明显,而菌悬液溶藻效果较差。结论:菌株dhs-330-021能显著抑制链状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其溶藻方式属于间接溶藻。

  • 标签: 链状亚历山大藻 芽孢杆菌 溶藻机理 表面活性剂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与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检测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抗原的比对,评价本实验室通过革兰染色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梭菌感染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南京梅山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77份,分别采用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和革兰染色查芽孢杆菌法两种进行检测,最后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 177份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查出抗原阳性同时革兰染色查见芽孢杆菌的占65份,试剂盒抗原阴性且同时革兰染色未查见芽孢杆菌的有86份,存在差异26份。以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的结果为标准,得出革兰染色法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梭菌的敏感度为78.31%(65/83),特异度为82.69%(86/104),阳性预测值为78.31%(65/83)和阴性预测值为91.49%(86/94)。结论 革兰染色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梭菌存在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易于购买、成本低,不用担心标本量少试剂过期,对于基层条件受限的实验室还是可行可推广的,对于条件好的实验室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辅助检测方法。

  • 标签: 艰难梭菌,芽孢杆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检测,革兰染色
  • 简介:摘要:近年来,以真菌为饲养动物的有用细菌,广泛研究了替代抗生素的效果。枯草芽孢杆菌是动物饲料中使用的安全菌株,广泛用于水产养殖。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改善动物的肠道,抑制有害细菌的正式生长。三叉戟港在我国应用广泛,是我国沿海大型海洋产品的重要经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女性螃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优于男性螃蟹。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饲料添加 枯草芽孢杆菌 三疣梭子蟹 生长性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开放了。娇艳的玫瑰,扑鼻香的桃花,还有那黄得耀眼的迎春花……它们一个争奇斗艳,楚楚动人。但是当人们赞美这些花的同时,有没有人注意到,那正渐渐凋谢的梅,那依然散发着怡人的香味的梅?不,没有,没有人会注意梅花,梅花却无怨无悔。

  • 标签: 蜡梅 迎春花 梅花 玫瑰 桃花
  • 简介:2004年11月9、10日乌鲁木齐市三所学校166名学生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经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症状消失。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由腊状芽孢杆菌-9型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食物中毒 芽孢杆菌 学生 学校 流行病学调查 乌鲁木齐市
  • 简介:试验选用不同剂量的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对设施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对防治黄瓜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525倍液处理防治黄瓜枯萎病防效最高达74.17%;试验药剂630倍液处理次之,平均防效达到65%;对照药剂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630倍液的平均防效达62.08%;试验药剂735倍液处理平均防效最低为56.67%.通过方差分析可知:试验药剂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525倍液、630倍液与对照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630倍液三处理间平均防效差异不显著;735倍液与630倍液及对照630倍液处理间平均差异显著而未达极显著水平;525倍液与735倍液处理间平均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 标签: 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 黄瓜枯萎病 防效 药效试验
  • 简介:摘要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36例IBD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ELISA联合检测两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情况,统计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在IBD患者中的感染率,分析其易感因素。结果显示IBD患者较健康对照易发生艰难状芽孢杆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6/36)比0,χ2=4.545, P=0.033]。IBD患者合并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前使用PPI有关,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增加UC患者感染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风险。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难辨梭菌 糖皮质激素类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油井结的原理,并重点阐述了引起油井结的原因,以及清的措施,正确的认识油田的开发规律,保证顺利生产。

  • 标签: 油田 开发 油井 清蜡 防蜡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油井井筒结现象进行观察,对井筒结产生机理和影响结现象出现因素进行分析,从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三方面进行油井井筒防措施研究,防止石蜡结晶析出,防止晶体粘附在油井井筒,防止石蜡沉积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 标签: 油井井筒 结蜡 防蜡
  • 简介:摘要:我国油田由于岩性-构造的关系一大部分属于低渗透性质,产量也相对较低,在原油开采过程中,井筒中结也比较严重。在开发油田的过程中出现结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油井结和整个开发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油井结影响原油的产量和质量、严重还会导致油井堵塞、致使油井停产,限制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据此,在开发油田的过程中,需要实施清防措施。文章主要阐述了油井结的危害,并且探究油井清、防技术以及相关措施。

  • 标签: 油井 防蜡 清蜡方法
  • 简介:摘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析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本文主要分析油田开发后期油井结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除和防治措施,为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表明,油田开发后期油井结主要受原油成分和油田开发条件两个因素的影响。一系列有效的除措施,如除、超声波除等,可有效改善当前油田存在的积现象,从而保障油田的正常运行。

  • 标签: 油田开发 后期 油井蜡沉积 原因 除蜡和预防 方法
  • 简介:摘要:油井在开采过程中,原油从地层进入井底,再从井底沿井筒举升到井口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溶解气等条件的变化,破坏了原油中的溶解平衡条件,使原油中的结晶析出聚集在金属表面,造成油井结。本文通过分析油井结的基本机理及清防技术,进一步认识几种常见的油井清防手段。

  • 标签: 结蜡机理 影响因素 清防蜡技术
  • 简介:摘要:油井的清、防腐、阻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油田生产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油井的开采管理中,通过清工艺完善这一问题,就可以有效缓解结现象。若在油管中沉积,不仅会造成原有通道的减小,增加了原油流动的阻力,还会出现卡问题;若在井筒设备上沉积,还会导致抽油泵无法正常工作;若在地面管线上沉积,会影响井口压力,使其无法正常回压。这些结问题,严重的话会造成油井停产,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清维护工作。

  • 标签: 清蜡防蜡 原油开采 清蜡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疑似青少年型神经元脂褐质沉积症(JNCL)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遗传分析,检测其基因型及临床表型,寻求以眼科表现为首发症状的JNCL患者精确诊断的线索。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3和2017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2个汉族疑似JNCL家系,收集患者眼部及全身病史资料及家系信息,测定受检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彩色眼底照相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患者眼底表现,采用视觉电生理检查评估患者视觉功能变化。采集该2个家系3例首诊于眼科的疑似JNCL患者及5名健康家系成员的血液标本各3 ml,并提取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选致病基因,针对检测出的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Sanger测序验证以及家系共分离。结果所有患者眼底均呈现典型牛眼征以及视网膜色素紊乱,OCT影像显示外层视网膜明显变薄。2个家系均在CLN3基因上检测到致病突变,F1家系2位患者为c.154T>C(p.Y52H)和c.982G>C(p.A328P)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982G>C(p.A328P)位点为本研究首次报道;F2家系先证者为c.906+5G>A剪切位点纯合突变,此位点为已知致病位点。家系共分离以及全面的致病性分析显示,F1家系复合杂合突变以及F2家系剪切位点纯合突变是导致其表型的遗传学病因。结论本研究发现了JNCL家系的一个新突变,丰富了CLN3基因的突变谱。高通量测序以及Sanger直接测序技术对于JNCL的精确诊断、指导个性化治疗以及判断预后非常重要。

  • 标签: 神经元蜡样脂褐素沉积病/诊断 高通量测序 基因突变 青少年 CLN3基因
  • 简介:【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9A专利菌株与4种化学药剂混配协同控制杧果炭疽病作用,为田间防治杧果炭疽病提供适合的混配剂量,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方法】将稀释2000倍咪鲜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及稀释1000倍多菌灵与5%和10%9A混合,分别在室内平板、离体叶片、果实上测定其抑菌活性,并进行田间防控试验。【结果】枯草芽孢杆菌9A在与4种化学药剂混合后,其菌体生长虽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混合液的抑菌活性显著提高。离体叶片和离体果实试验结果表明,10%验9A与稀释2000倍咪鲜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及稀释1000倍多菌灵混合后,处理叶片的防效分别为66.67%、75%、83.34%和53.34%,处理果实的防效分别可达80%、75%、75%和60%,均显著高于单一化学药剂处理及菌液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稀释2000倍嘧菌酯、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稀释1000倍多菌灵4种药剂和10%9A混合液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36%、64.37%、77.67%和62.06%,与单一药剂相比分别提高27.20%、14.69%、27.10%和20.10%。【结论】枯草芽孢杆菌9A与化学药剂混配可有效防治杧果炭疽病,其防效均显著高于单一化学农药处理及单一菌液处理,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杧果炭疽病 混配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