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髋关节置换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后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显示,观察组轻度疼痛例数为17例,显著多于对照组的8例,观察组重度疼痛例(2例)数则显著少于对照组的重度疼痛例数(10例),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间,来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患者80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仔细对照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上,实验组为(12±1.5)天,对照组为(20±2.0)天,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安全高效,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平均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期血浆中血栓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所有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3d、5d的血浆P选择素、D-D、sICAM-1及sVCAM-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7例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3d、5d的血浆P选择素、D-D、sICAM-1及sVCAM-1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术后3d明显高于术前及术后其他时间段,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浆P选择素、D-D、sICAM-1及sVCAM-1水平短期内呈现升高的趋势,随着机体的改善然后呈现下降的趋势,应给予充分重视。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血栓相关指标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二次置换中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5例老年全髋关节二次置换患者的生理、心理、中护理特点与方法。结果5例患者手术顺利,安返病房。结论手术护理人员做好术前访视,了解二次手术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加强中护理及各阶段手术体位正确摆放,能保证手术顺利与安全。

  • 标签: 老年人 二次置换 髋关节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髋部骨折行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内固定组(n=48)进行内固定治疗,置换组(n=42)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疗效。结果置换组的VAS疼痛评分在术后7d显著低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值<0.05,但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置换组术后5个月、10个月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远期恢复效果好,内固定治疗费用低,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内固定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68例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用药剂量、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较好,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减少药物用量,缩短起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患者在实施全髋关节置换前、中和术后这些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研究该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提高我院整体的医疗水平。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我们选取了在2012年12月—2014年7月这段时期内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共103例。在其手术前、中和术后这三个时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收集103例患者术前、术后在运动、感觉、关节功能方面的状况,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103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所用时间为1.0—1.5h,平均所需时间(1.2±0.3)h;通过三个阶段的护理之后,我们发现护理后患者的各项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护理前(P<0.05),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对高龄患者采取较为系统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在有效治疗和促进疾病康复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降低了感染率,应该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60例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命名为A组;另外的60例患者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命名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B组长,和住院时间均比B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与B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应用,疗效相当,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状况合理选择。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历,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家庭康复的影响,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7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观察比较术后家庭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ADL、FAM、FIM、平衡功能评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家庭康复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 肢体功能 髋关节置换术 家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着重地探讨了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在髋关节置换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24例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全部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麻醉效果和其不良反应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比较。结果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的效果、麻醉药的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手术中,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佳,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副作用少的优点,应在临床手术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腰麻 硬膜外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施行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对我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共29例;根据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36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9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9.3%。结论髋关节置换具有术后功能恢复快、下地负重活动早,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等优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置换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THA)的术前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尚未有深入的总结研究,实验旨在弥补这部分的空白,提高以基层医院为主的各医院针对THA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将对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辅以术后及出院指导,统计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三天行康复锻炼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功能锻炼对THA患者作用明显,应贯彻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1月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Harris总评分、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手术效率,可有效减少中的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术后人工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优质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采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对其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一共收治了6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组和试验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为全麻组,使用的是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试验组则是使用腰硬联合的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期的血压;心率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在进行麻醉以后,下降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使用骨水泥后,血压下降显著(P<0.01)。患者在手术后的1、2、5h,对照组患者的心率下降明显(P<0.01)。在患者进行手术后的3d,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显著(P<0.01),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神经和精神方面的症状几率为46.7%,其中试验组为53.3%,对照组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时,采用两种麻醉的方式,在患者的围手术期间,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严密的监控,以防出现谵妄、躁狂的现象。使用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的转归没有影响。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因髋关节疾病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totalhiparthroplasty)的病人越来越多,THA失血量大成为骨科医生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将氨甲环酸TA(tranexamicacid)应用于骨科大手术中以减少失血量。查阅近年TA在THA中应用的研究对其进行分析,初步证实了TA的安全及有效性,然而在一些问题上依然存在争议。现对目前的研究进行分析并综述。

  • 标签: 氨甲环酸 全髋关节置换 失血量 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0例行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进行病情评估、指导术前功能训练,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做好体位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后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明确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术前Harris评分,45.56±5.3分,手术后4周Harris评分88.67±3.5分。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实施系列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使患者积极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小切口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假体,股侧采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约在1.5小时—2小时,出血量少,术后髋关节活动能力基本恢复,能够进行正常的活动。结论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是人工髋关节置换,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临床疗效相当,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髋部及股骨的质量综合考虑,选择合适假体和固定方式。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AFHR)与全髋关节置换(THR)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疗效差异。方法86例FNF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44例,行THR治疗,对照组42例,行AFHR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HR和THR治疗FNF,均取得一定疗效,THR总优良率较高,但出血量大和住院时间长,因此在治疗方式选择时,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