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镜手术能够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且术中出血量少,并显著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镜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对32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采用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非融合技术治疗,术前客观评估,术后密切观察并健康宣教,有效干预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病人恢复优20例,良7例,可4例,差1例。

  • 标签: 下腰椎疾病 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针灸康复科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电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为3.57%,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腰椎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电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椎间盘后路镜在治疗腰椎管狭窄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5年10月空军总医院1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行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术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53-68岁,平均年龄62岁。使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和Nahal分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8.3%,Nahal分级优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达90.0%。结论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术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对于症状与狭窄节段一致的患者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后路镜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中期疗效,对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LIF治疗的腰椎滑脱40例,所有病例随访观察>3年,对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标准的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术后1年、3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测量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3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手术能够恢复腰椎序列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针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腰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纳入治疗对象。结果所治患者136例中,治愈80例,显效45例,好转6例,无效5例。结论电针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便易行,能有效缓解病人痛苦,患者乐于接受。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突出 电针 牵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融合加椎弓根钉复位滑脱椎体并固定术在腰椎滑脱症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行椎板全切减压及神经根管的彻底减压,切除相应病变间盘组织,椎弓根钉复位,行相应椎间植骨,手术治疗580例。结果术后访6~40个月,全部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X线显示复位78.3%,优良率为93.1%。结论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确切。

  • 标签: 腰椎滑脱 内固定术 椎体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站立式与卧式腰椎动力位(过伸过屈位)对腰椎滑脱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分别行站立式与卧式腰椎过伸过屈位检查,分别测量不同体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和腰骶角及过伸、过屈状态下的差值,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立式和卧式过伸过屈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立式的过伸过屈位移差值与卧式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Z=1.993,P=0.046);立式过屈位时腰骶角较卧式增大(Z=2.074,P=0.038),过伸位时差别不明显,立式的过伸过屈位腰骶角差值与卧式的差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别(Z=3.180,P=0.001)。结论两种不同体位过伸过屈位所测得的腰5位移和腰骶角参数值不尽相同,站立位在判定腰椎滑脱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腰椎动力位,腰椎滑脱,DR摄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微创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切口7-8mm,准确定位,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穿刺,逐级扩张软组织,安放工作通道,椎间孔镜下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射频消融部分髓核碎片,止血。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优良率90.5%,无腰椎不稳等医源性脊柱病发生。结论微创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少,严格选择适应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 射频消融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行性腰椎滑移临床较为多见,临床多见于L4-5椎体,滑移多为前方或后方滑移,合并椎体侧方滑移较少见,尚无明确报道。我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侧方滑移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滑移 侧方 L4-5 退行性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下腰椎失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下腰椎失稳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均为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评价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治疗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下腰椎失稳的患者,为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下腰椎失稳 手术治疗
  • 简介:以往文献已经报道了腰椎间盘置换术能保留腰椎活动节段以及尽可能减少手术后腰椎邻近节段的过度负荷。虽然尸体实验已经提供了这方面宝贵的资料,但这些体外实验无法揭示在躯干肌肉收缩开始并维持稳定的作用下腰椎的生理活动范围。本文将研究病例分为3组,其中腰椎间盘置换术8例,

  • 标签: 腰椎间盘置换术 运动力学 融合术 环形 透视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腰椎椎弓崩裂并椎体滑脱是腰腿疼常见原因之一,CT在其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22例病人的CT资料,旨在提高对腰椎滑脱的CT征象的认识。

  • 标签: 腰椎滑脱 CT检查 诊断 腰腿疼 腰椎椎弓崩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