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斜切断治疗下斜亢进的V斜视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下斜亢进的外斜V斜视12只眼。将下斜于外直与下直间钩出,用两把纹丝钳分别夹住,中间距离5mm,纹丝钳间剪断下斜,电凝两断端。术后随访2周至6个月。结果术前V外斜向上方注视比下方注视均大于40棱镜度,双下斜亢进+++和++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下斜功能亢进,但为+。没有病人注视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结论下斜切断治疗下斜亢进的V斜视有效。

  • 标签: 下斜肌切断 治疗下斜肌亢进 V型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手三阴经治疗中风后上肢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三阴经疗法加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结果经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中风后上肢张力增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30%,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推拿手三阴经治疗中风后上肢张力增高疗效较好,且简便易行,易于患者接受,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推拿 手三阴经 中风 肌张力增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定肱二头在被动牵伸过程中的杨氏模量变化,初步探索SWE测量肌肉硬度辅助张力定量评定的潜力。方法对49例脑卒中患者及30例健康受试者行双侧肘屈张力MAS评定,根据MAS分级结果分为健康受试者组、患者健侧组、MAS 0级组、1级组及1+级组。在受试者肘关节被动匀速伸直过程中,留取肱二头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录像,并读取杨氏模量数据。选取6个肘关节位置点,记录各位置点处的瞬时杨氏模量(EX)、计算各位置点较运动起始处的杨氏模量变化值(ΔE),分别评估EX和ΔE与MAS分级的相关性以及组间差异。结果MAS分级越高,肱二头杨氏模量越高,并且在肘关节伸直角度增加时其杨氏模量值增加越明显。在1/2关节活动范围(ROM)至全ROM之间可观察到EX及ΔE在MAS 0级与MAS 1级、MAS 0级与MAS 1+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S 1级与MAS 1+级之间在各个位置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剪切波弹性超声在运动过程中定量、实时测量肌肉硬度与MAS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肌张力 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改良Ashworth量表
  • 简介:摘要近30年来,随着功能神经外科学、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进步,应运而生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被认为是治疗运动障碍疾病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许多运动障碍病患者经过DBS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治疗后出现戏剧性的进步。由于DBS的微创特性、可逆性和可调节性等优点,其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儿童张力障碍的治疗中。遗传性张力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组运动障碍疾病,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最近,国内外一些运动障碍性疾病中心开展了儿童遗传性张力障碍DBS外科手术治疗,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基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的经验,现主要讨论DBS对儿童遗传性张力障碍的治疗效果和儿童患者DBS治疗的主要流程。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术 运动障碍 肌张力障碍,遗传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基金项目本课题获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PWZxkq2011-01)资助。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ZR1431800)资助。摘要本文基于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针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的中医康复策略,以整体观念为背景,在偏瘫痉挛障碍学原理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辨证论治思维,对针灸、推拿、包括传统功法等中医外治方法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分析脑卒中所致张力改变治疗的传统康复思维。

  • 标签: 传统康复 脑卒中偏瘫 肌张力
  • 简介:目的观察A肉毒毒素治疗局灶性张力障碍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126例患者接受A肉毒毒素进行一点或多点注射,采用Scott痉挛强度分级评估疗效.结果接受注射2~7日后开始显效,约7~15日达疗效平台期,持续10~28周,疗效最显著为头面部张力不全,有效率为87.5%,痉挛性斜颈与书写痉挛临床缓解率为62.9%.少数患者出现疲劳和周身不适感,注射点出现皮下瘀点或瘀斑.结论肉毒毒素能有效治疗局部张力不全.

  • 标签: 肉毒毒素 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脑部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例如中枢神经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脑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等。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是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是机体参与固有免疫的内部屏障之一,它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脑内的同时亦限制了药物从血液向脑内的转运,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如何使药物更好地穿透BBB发挥其疗效成为当今治疗脑部疾病研究的热点。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肾精不足智力低下患者使用补肾填精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的2021年11月-2022年4月肾精不足智力低下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模式,研究组接受补肾填精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疗效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精不足智力低下患者使用补肾填精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肾精不足 智力低下 补肾填精法
  • 简介:摘要目的鉴定一例以智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面肩肱营养不良(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患儿4q35上D4Z4区域的致病变异。方法对患儿进行韦氏智力检测,并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先采用医学外显子组二代测序和拷贝数变异检测,之后应用分子梳法鉴定其D4Z4重复单元的缩短情况并鉴定其来源。结果患儿总体智商估计值为41,言语理解指数估计值为45,知觉推理指数估计值为52。医学外显子组测序和拷贝数变异检测未发现患儿携带致病变异,分子梳检测结果表明患儿D4Z4区的长度为5.2 kb,重复单元数为2,患儿的父母均未检测到相同的变异。结论D4Z4重复单元只有2个可能是患儿智力低下和FSHD的致病原因。分子梳检测能够鉴定此重复单元的数目和来源,有助于明确诊断。

  • 标签: 智力低下 面肩肱肌型营养不良 D4Z4重复单元 分子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逼尿活动低下(DU)患者自由尿流率曲线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因下尿路症状(LUTS)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的27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8.0±13.0)岁;症状主要为尿频、尿急、尿不尽感、排尿费力、尿失禁等。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诊断DU 141例,非DU 134例。对两组患者的自由尿流率曲线形态进行分,并分析各型曲线患者自由尿流率、膀胱充盈期测压和压力-流率测定的指标,分析比较DU组和非DU组患者中各型异常曲线的比例。结果DU组141例中无正常钟形尿流曲线,异常曲线形态可分为5种:Ⅰ(带锯齿的钟形曲线)20例(14.2%),Ⅱ(类盒子形曲线)34例(24.1 %),Ⅲ(递减三角形曲线)62例(43.9%),Ⅳ(递增三角形曲线)6例(4.3%),Ⅴ(潮汐波浪形曲线)19例(13.5%)。DU组Ⅰ患者的最大尿流率[(28.4±9.7) ml/s]显著大于Ⅱ、Ⅲ、Ⅴ[分别为(17.0±4.1)、(15.8±5.4)、(12.9±6.4)ml/s,P均<0.05];Ⅲ和Ⅴ患者的尿流时间[(43.7±17.2)s和(50.1±28.9)s]显著长于Ⅰ、Ⅱ[(18.5±7.3)s、(27.2±9.7)s,均P<0.05];在Ⅲ和Ⅴ患者中残余尿量>50ml者分别占30.6%(19/62)和36.8%(7/19),明显高于其他类型[Ⅰ0,Ⅱ2.9%(1/34),Ⅳ0];膀胱充盈测压期异常表现主要为膀胱感觉过敏、逼尿无抑制收缩和压力性尿失禁;Ⅴ患者最大流率时逼尿压力[(7.4±5.0)cmH2O]显著低于Ⅰ、Ⅱ、Ⅲ[(11.8±6.7)、(12.0±5.3)、(12.1±5.0)cmH2O,P均<0.05]。非DU组134例中正常钟形曲线19例(14.2%),Ⅰ曲线88例(65.7%),Ⅱ4例(2.9%),Ⅲ15例(11.2%),Ⅳ1例(0.7%),Ⅴ7例(5.2%)。DU组Ⅱ、Ⅲ、Ⅴ曲线的比例显著高于三者在非DU组中的比例(P均<0.05)。结论女性DU患者逼尿收缩力降低、收缩持续性不足、膀胱排空延迟或排空不全的特点可以反映在自由尿流率曲线形态上,这些曲线形态的变异,尤其是Ⅱ、Ⅲ、Ⅴ尿流曲线,有助于女性DU的初步筛选性判断。

  • 标签: 尿动力学 女性 逼尿肌活动低下 下尿路功能障碍 自由尿流率
  • 简介:平板张力集成体系是比较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张力集成体系的结构形式.预应力的施加方法和过程会影响到最终的预应力分布.本文针对两节点相对强迫位移施加刚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该类结构体系的预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在各种影响因素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在平板张力集成体系的预应力分析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 标签: 预应力 张力集成体系 数值分析 位移 刚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衣架反射是一种用普通铁丝衣架紧箍头部时,对额、颞或枕部施压时出现的不自主头颈部旋转或歪斜的现象,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衣架反射符合张力障碍感觉诡计的特征,其在正常人中诱发的现象应被视为张力障碍的负性感觉诡计,其背后存在尚未揭示的运动障碍机制及治疗应用潜力,值得引起更多临床医师的关注。

  • 标签: 肌张力障碍 斜颈 衣架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三级康复干预”影响张力的规律加以明确。方法以随机方式将脑卒中偏瘫(发病3周内)患者80例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评定其入组时和病程1、3、6月时的张力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张力变化“治疗组”Ashworth0级张力改良者在病程1月时升高到≥1级者分别占比69.2和90.5%;随后逐步向0级转归,到6月,先前数据分别降至38.4和42.9%;“对照组”则持续增加。②肢体功能“治疗组”Brunnstrom分级一直处于上升阶段(P<0.05);“对照组”则在病程1个月后基本无上升(P>0.05),且3、6月时“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三级康复干预能够在早期有效地“诱发”软瘫肌肉张力,而将之持续进行则可有效促使张力正常化,并对活动能力的恢复有所促进。

  • 标签: 脑卒中偏瘫患者 三级康复干预 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