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861年9月10日,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所上《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引发了震惊晚清朝野的滔天巨浪,真可谓是大名鼎鼎。但除此之外,学界对其则知之甚少。其实,董元科举入仕后,先入翰林,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本是清廷一个不稂不莠的中级官员。辛酉政变后,董元虽多次上书言事,力图能够再次引起最高统治者的关注,但却未得到清廷的重任,很快匿迹于政坛,实属不起眼的小人物。

  • 标签: 董元醇 辛酉政变 晚清
  • 简介:1客厅里散发着阵阵酒气,蛋糕的残渣遍地都是,音响里汪峰的嘶喊震得脑袋嗡嗡作响。王奕阳眯着眼斜躺在充气沙发上,虽然并不感到疲乏,心中的疏惰却劝服自己不要再起身收拾这烂摊子了。

  • 标签: 《红醇之杀》 推理小说 文学 张敛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方法选取11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酸莫米松乳膏,对照组给予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持续给药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7.69%,复发率为13.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复发率为28.89%。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酸莫米松乳膏可显著提高婴幼儿湿疹的治愈率,同时降低该疾病的复发率,安全有效,建议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糠酸莫米松 婴幼儿 湿疹
  • 简介:目的旨在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对照1组仅用复方甘草酸苷口服,对照2组仅用中药熏蒸治疗,中药熏蒸隔日1次,口服复方甘草酸苷50mg,3次/d,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73.33%,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45和4.32,均P〈0.05)。结论中药熏蒸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玫瑰疹总有效率优于单一药物或中药熏蒸,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玫瑰糠疹 中药熏蒸 复方甘草酸苷
  • 简介: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联合紫草煎服治疗玫瑰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紫草15~25g,每日一剂煎水分三次服,10d;4/一疗程,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紫外线照射隔日照1次,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紫外线照射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58%,对照组有效率为70.59%,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紫外线照射联合紫草煎服治疗玫瑰疹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 标签: 紫外线 玫瑰糠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玫瑰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0.9%生理盐水250ml配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3-0.4g静滴,1天1次;对照组采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针剂VitC2.0g配5%葡萄糖注射液400ml静滴,1天1次。同时两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1天1次,外用炉甘石洗剂,1周后比较二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玫瑰疹明显缩短了病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探讨。

  • 标签: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玫瑰糠疹
  • 简介:目的:通过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内舒拿,MFNS)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FP)的对比观察,了解内舒拿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分别用内舒拿和FP治疗常年性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各30例。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按海口会议标准。用药方法:均为每日1次,每次每鼻2揿,共200μg。病人每日把症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记在日记卡上,每周复查1次,共2w。治疗前后作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以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内舒拿组和FP组用药次日症状和体征评分都下降,用药1w和2w继续下降。根据医生对症状和体征的评分计算,治疗结束时两组的疗效,有效率:内舒拿组96.7%,FP组,93.3%。不良反应内舒拿组发生5例次,FP组发生6例次,包括鼻、咽干燥,鼻出血,头痛、头晕,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内舒拿与FP比较,对变应性鼻炎同样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用药方便,每日1次,起效较快,特别适用于4岁以上的儿童,是值得推荐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缺点是价格较高。

  • 标签: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治疗 变应性鼻炎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采用复方甘草酸苷对于玫瑰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玫瑰疹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注射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通过15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对于玫瑰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玫瑰糠疹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白色疹与血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方法:用比色法及原子吸收法测定208例白色疹患儿血清微量元素情况,并以74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白色疹患儿缺锌、缺钙者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45、6.38,P值均〈0.05);白色疹患儿血清中锌、钙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3.59,P值均〈0.05),而镁、铁、铜、铅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白色疹患儿体内存在缺锌、缺钙情况,临床上应注意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 标签: 白色糠疹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依从性中的影响价值。方法:研讨期限为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入选样本为本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结合本次研究内容,遵从“平衡序贯法”进行组间安排,一二两组分别归入(n=20),针对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后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有规划的健康教育);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比对。结果:两种策略干预下,二组患者整体治愈率,护理满意度方面体现,均显优一组(P<0.05)。结论:预防糖尿病足依从性方面,融入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增进患者满意程度,值得肯定与推崇。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糖尿病足 依从性 影响分析
  • 简介:人民所用燃料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人民所用燃料从柴草到煤炭,现在已用上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体现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而煤气、天然气、液化气还不能很快普及推广。为了逐步使我国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为他们提供安全可靠和保护环境的清洁燃料,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关注目标,其中甲醇被作为首选对象之一。

  • 标签: 氮肥厂生产 联醇 醇基燃料 甲醇燃料
  • 简介:提出丙二酯中游离丙二含量的直接测定方法。该法和萃取法对一系列样品进行对照试验,经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直接法更简单、快捷。回收率为95.7%98.0%,相对标准偏差为0.23%0.60%。

  • 标签: 测定 游离丙二醇 丙二醇酯
  • 简介:[摘要]为解决1,4-丁炔二醇和丙炔的合成工艺问题,本文以1,4-丁炔二醇和丙炔为例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兴合成方法,包括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以及环境友好和高效的替代方案。通过比较和优化合成工艺,本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1,4-丁炔二醇和丙炔合成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1 4-丁炔二醇 丙炔醇 合成工艺 催化剂
  • 简介: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玫瑰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消银颗粒口服.同时联合卤米松乳膏外涂患处,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内服和外用药物。对照纽单独外用卤米松乳膏外涂患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银颗粒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玫瑰疹,疗效确切,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银颗粒 卤米松乳膏 玫瑰糠疹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对毛发红疹伴发皮肌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毛发红疹伴发皮肌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间上述三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毛发红疹伴发皮肌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且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预后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毛发红糠疹 皮肌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以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菌为材料,进行菌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单因素实验表明,提取温度、水料比及提取时间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多糖提取率。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提取温度、水料比、提取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软件Design-Expert进行处理,获得蛹虫草菌多糖提取最佳的优化条件。即提取温度100℃,水料比50∶1,提取时间3h优化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5.45%,多糖提取预测值为5.88mg·mL^-1。建立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可用来对蛹虫草多糖提取工艺的分析和预测。

  • 标签: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菌糠 多糖 响应面分析
  • 简介:病人,男,因躯干、四肢红斑、丘疹、渍疡1个月,伴发热5d,于2006年4月14日就诊于我科,并住院治疗,病人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红斑、丘疹,皮损逐渐泛发全身,并于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皱折部位出现糜烂、溃疡、结厚痂,溃疡、结痂处自觉疼痛。发病20多天时,在当地医院治疗,口服强的松30mg/d,共4d,效果欠佳,并于入院前5d出现发热,体温38.5℃~39.0℃。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未触及。皮肤科情况:口腔黏膜多处浅表糜烂,面部、躯干、四肢泛发黄豆至蚕豆大暗红色斑疹、丘疹,部分皮损上有少许屑,并可见坏死、结痂性损害;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皱折部位糜烂、溃疡,上覆盖褐色厚痂,痂皮下有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正常、肝功能、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

  • 标签: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溃疡性 发热性 浅表淋巴结 脓性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昔洛韦和对照组治疗玫瑰疹的疗效。方法门诊57例玫瑰疹患者,随机分为阿昔洛韦治疗组(400毫克,一日三次,共1周)和对照组,观察4周。其中54例完成观察。每周观察记录患者皮肤红斑及脱屑改善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阿昔洛韦组红斑消退在治疗后第1,2,3,4周均优于对照组。阿昔洛韦治疗组脱屑症状在治疗后第1,2,3周较对照组消退明显,但第4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小剂量阿昔洛韦治疗玫瑰疹,红斑脱屑症状消退较对照组更快,能缩短病程。推荐该方法用于治疗玫瑰疹,尤其是皮疹广泛或伴有瘙痒患者。

  • 标签: 玫瑰糠疹 阿昔洛韦 红斑 鳞屑 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