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EBV相关胃癌(EBVassociatedgastriccarcinomas,EBVaGC)和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netativegastriccarcinomas,EBVnGC)VEGF的表达,同时检测EBV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它们在EBVaG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3例EBVaGCs、45例与之相匹配的EBVnGCs和58例相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EBV相关基因(核抗原EBNA1和EBNA2编码基因,潜伏膜蛋白LMP1编码基因,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的表达。结果①癌组织VEGF阳性率为72.41%(42/58),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87.93%(51/58)(P=0.022);EBVaGC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84.61%(11/13),明显高于EBVnGC组织68.9%(31/45),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47)②13例EBVaGCsEBNA1mRNA均为阳性,而EBNA2和LMP1mRNA均为阴性;早期基因中有6例BARF1表达阳性,2例BHRF1表达阳性。结论①EBVaGC及EBVnGC中高表达VEGF,但是EBVaGC中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程度不如EBVnGC②EBVaGC组织中LMP1和EBNA2表达阴性,与c-myc的表达和细胞增殖无明显相关性,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可通过转化细胞等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约占心肌炎的半数。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目的讨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心肌炎病人大多数心率较快,左侧卧位时病人因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加重心悸不适感。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心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的一个很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母婴传播,也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控制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母婴阻断成功。

  • 标签: 母婴传播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地区2800例农村已婚计划怀孕妇女血清抗风疹病毒IgG(RvIgG)抗体检测,筛查风疹病毒易感人群,降低出生缺陷风险。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抗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2478例,阳性率88.5%;RvIgG抗体阴性322例,阴性率11.5%。讨论人体感染风疹病毒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获终生免疫力。RvIgG抗体阳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有免疫力;RvIgG阴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无免疫力,在孕期易感染风疹病毒。因此在孕前开展抗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对计划怀孕妇女风疹病毒感染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风疹病毒IgG抗体 ELISA 孕前 出生缺陷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引起9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方法并对90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治疗。结果疾病呈高度散发,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和学龄男童为主,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重者有脑膜剌激症状,通过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和头部CT检查,82份脑脊液标本分离出CoxB3病毒12份、CoxB4病毒3份。结论此次病毒性脑炎由柯萨奇病毒所致,病程经过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点 综合分析
  • 简介: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经常有人说该打的疫苗我打了.该用的药也用了,为什么家禽还是发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人们往往把眼光只放在疾病方面了。而没有从其他角度找原因。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疾病的因素,也有饲养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因素,我主要从事疫病的研究,下面更多地从病原的角度来阐述禽病的诊治。

  • 标签: 家禽 病毒病 冬季 养殖生产 饲养管理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轮状病毒(RV)感染并发肠外损害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方法对确诊为RV感染的10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并发肠外损害56例(52.8%)损伤以呼吸道、心、脑、肝、肾为多见。结论RV肠炎的肠外损伤发生率高,RV血症可能是RV多系统播散的途径。

  • 标签: 轮状病毒 多系统感染 肠外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2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正常脑电图12例(10%),异常108例(90%)。30例轻度异常患者,28例痊愈,2例明显好转;60例中度脑电图患者,30例患者痊愈,15例患者好转,12例患者加重,3例患者死亡;重度异常脑电图患者中,3例痊愈,3例好转,7例加重,5例死亡。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且脑电图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国内猪群不仅检测到欧洲型蓝耳病毒株,且感染有上升趋势。”农业部兽医中心研究员田克恭在近期多个技术研讨会上透露.专家认为.猪群检测出欧洲型蓝耳病毒株.意味加剧了国内防控蓝耳病的复杂性和控制难度。特别是近期随着气温升高。蓝耳病病毒即将进入活跃期和高发期,养户担心“高热病”会接踵而来。

  • 标签: 病毒株 欧洲 感染 专家 蓝耳病病毒 技术研讨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与危害性。方法血清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受检新生儿CMVIgM阳性率CMVIgG阳性率16%IgM抗体阳性率3.5%。患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肝脾肿大、黄疸、出血点、紫癜、脉络膜视网膜炎、胎儿生长迟缓、小头畸形等。其中以出血点、肝脾肿大和黄疸为最常见。结论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高。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是造成先天性缺陷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新生儿期通过监测准确的预测远期后果,及时的随访,早期干预治疗,减轻后遗症,改善预后继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新生儿 先天性缺陷
  • 简介:摘要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在发生病毒流行时,有病毒感染全身症状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率约为5%,有病毒血症患者约12%可表现心脏症状和体征1。可呈向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可以完全恢复。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充分休息为疗效肯定的措施,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为主。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率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笔者对近5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改善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需要给予综合的诊断,临床可以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综合诊断 治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