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核电厂事故下,裂变产物气溶胶沉积在热构件表面降低安全壳气空间内放射性。其中,由于构筑物、部件壁面温度梯度的存在,热泳沉积对气溶胶颗粒沉积的贡献不可忽略。本文采用符合安全壳气溶胶特性的公式计算了其在安全壳壁面的热泳沉积。结果表明热泳沉积效果随气溶胶粒径的增加而减弱;安全壳内壳表面温度梯度的提高,可以加强气溶胶的热泳沉积,从而提升安全壳内气溶胶的去除效果,降低安全壳内放射性水平。

  • 标签: 气溶胶 热泳沉积 裂变产物 严重事故
  • 简介:第七届全国气溶胶学术会议于1999年9月6~10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发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西安306项目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气溶胶、环境、气候。

  • 标签: 第七届全国气溶胶学术会议 西安市 学术交流 大气环境
  • 简介:摘要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指南指出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疾病的可能,提醒医务工作人员应重视气溶胶对实验室安全的危害。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和危害,介绍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方法,探讨针对实验室感染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 标签: 微生物污染 气溶胶危害 气溶胶检测 实验室安全防护
  • 简介:气溶胶”指的是液体或固体微粒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一种物系。固体气溶胶灭火剂是当今国际上兴起的新型灭火剂,它是随着哈龙灭火剂的淘汰而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灭火材料。由于其具有无毒、ODP=GWP值小、储存周期长、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是哈龙产品的最佳替代物。

  • 标签: 灭火剂 气溶胶 气体介质 配方 燃烧速度
  • 简介:介绍了一种放射性气溶胶的快速测量算法,可应用于β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仪中。仪器采用了取样和测量同时进行的全新测量机制,通过在β/α比率法的基础上引入仪器特有的快速测量算法,可使得仪器不仅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同时还具有响应时间短的特点。

  • 标签: 放射性气溶胶 连续监测仪 快速测量算法 探测灵敏度 响应时间 衰变法
  • 简介: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是当今大气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概述性地回顾了气溶胶对云宏微观特性和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气溶胶对层状云、对流云等典型云系的动力和微物理过程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关于气溶胶对云宏微观特性影响的可能的物理解释。回顾外场观测及数值研究表明,气溶胶对云液态水含量、地面降水及光学厚度的影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另外指出,在研究气溶胶对云宏观特性和降水影响时,应该加强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特性影响的观测(卫星、雷达、飞机、地面观测等)和数值模拟的综合分析研究。

  • 标签: 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 宏微观物理 动力
  • 简介:研究了1.0~10.0μm的呼吸道颗粒物在混合送风、置换送风和地板送风的办公室环境中的浓度空间分布和瞬态演变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小于10.0μm的飞沫在混合送风的房间内几乎是均匀分布的.然而,在置换送风和地板送风中,垂直温度梯度使得小于10.0μm的飞沫在人体呼吸区高度聚集,导致一个较高的浓度水平,因此室内人员被感染的概率比较高.由咳嗽或者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在置换和地板送风中的稀释(浓度衰减)比在混合送风中慢,这是因为置换和地板送风中人体呼吸区的风速比较小,飞沫在此聚集,不易被气流携带排出室内空间.

  • 标签: 呼吸道飞沫 置换送风 地板送风 传输 空气传播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科使用高速涡轮手机时产生的气溶胶传播的距离和污染程度。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气溶胶采样:实验组选取使用高速手机患者8例,营养琼脂平板放置距离病人口周0.5m和1.5m处各2块,共16块。将平板打开,暴露时间为1h。8例使用其他仪器的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工作人员口罩及邻近物体表面采样,进行菌落计数和细菌分型鉴定。结果:在距离病人口周0.5m处,实验组的细菌菌落数为(6125.71±74.46)CFU/m^3,对照组为(5142.17±976.98)CFU/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离病人口1.5m处,实验组的细菌菌落数为(9069.23±5962.82)CFU/m^3,对照组为(4073.53±1385.68)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细菌分型鉴定常见的病原菌为微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G+棒状杆菌等;实验组医生的口罩与电脑显示屏细菌菌落数(CFU/m^2)分别为(891.17±116.75)、(6065.5±1942.22)CFU/m^2,高于对照组的(121.67±64.62)、(50±5.77)CFU/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牙科高速手机产生的气溶胶含有较高水平的致病微生物,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 标签: 口腔治疗 高速手机 气溶胶 医院感染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气溶胶的产生及其防护措施,以便降低其职业暴露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带来的威胁。方法 科室对器械进行冲洗、干燥过程中可产生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溶胶,为了减少其危害,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款防护罩应用于操作过程中。依操作台面的大小制作一长宽高不同的不锈钢框架,四周用透明PVC材料作面,面对操作者一面,中间挖出两圆形孔洞,需冲洗、干燥的器械置于罩内,操作者双手自孔洞进出操作。结果 在应用防护罩前,科室将棉布遮挡置物盘,在盘中对器械进行冲洗、干燥。应用防护罩后,对操作间物体表面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防护罩可有效遮挡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溶胶的扩散,遮挡率由应用前的80.2%提高到94%。讨论 消毒供应室中的职业危害防护中,气溶胶的危害防护常常不被重视,含有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气溶胶可对工作人员造成职业危害。本科室设计制作的防护罩灵活,可移动,操作舒适、使用方便,轻软细小器械不易吹飞,清洗方便。更为重要的是气溶胶颗粒密闭于罩内,避免外溢,器械取出后可方便清洗、消毒,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对操作者的危害,特别实用于基层医院的应用。

  • 标签: 供应室 职业暴露 气溶胶 防护罩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医学检验相关专业实验室内气溶胶的控制和防护水平。方法:通过对于实验室内气溶胶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扩散规律和人体吸收、暴露过程,来制定有效科学的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科学的防护措施以及精准的操作技术,避免了实验室内部气溶胶的出现,并最大程度的防止其继续扩散,进而达到避免个人暴露的最终目的。结论:通过实验可知,气溶胶的出现以及防护,为医学检验实验室最为重要的安全工作,因此,所有的实验人员除了接受实验安全的庇护外,还要对其进行管理和防护,从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验室气溶胶 安全防护 产生
  • 简介:摘要:住宅室内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如地漏水封、洗菜盆及洗面器下的软、硬管连接细部做法不到位或水封失效时,会造成室内排水管内臭气(气溶胶)上返现象,如下水内含有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病毒,即可引发室内人员的感染,从排水系统缺陷进行有的放矢的技术改造,从而阻断由室内排水系统缺陷引发的病毒气溶胶传播。

  • 标签: 水封  S型存水弯  P型存水弯  负压  闭气装置  空气逆止阀
  • 简介:摘要:住宅室内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如地漏水封、洗菜盆及洗面器下的软、硬管连接细部做法不到位或水封失效时,会造成室内排水管内臭气(气溶胶)上返现象,如下水内含有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病毒,即可引发室内人员的感染,从排水系统缺陷进行有的放矢的技术改造,从而阻断由室内排水系统缺陷引发的病毒气溶胶传播。

  • 标签: 水封  S型存水弯  P型存水弯  负压  闭气装置  空气逆止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岩气溶胶治疗职业性尘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中选取9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和盐岩气溶胶治疗(研究组),记录并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盐岩气溶胶治疗职业性尘肺病的疗效较为显著,其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肺功能水平的调节,基于此,该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盐岩气溶胶 职业性尘肺病 临床疗效 肺功能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放射性气溶胶是一种常见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核设施事故、核医学应用、工业放射性物质排放等。放射性气溶胶具有较小的粒径、较高的活性、易扩散等特点,能够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并随风传播,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放射性气溶胶去除材料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放射性气溶胶 去除材料 研究现状 未来方向
  • 简介:采用准静态模型近似描述地表异常电场传播到电离层的过程,建立了强震前带电气溶胶排放产生的附加电流,造成大气层一电离层传导电流扰动,最终造成电离层中电场扰动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电离层中电场发生明显扰动的区域大小与带电气溶胶排放参数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我国川滇地区和大华北地区强震等震线的特点,计算了不同等震线长短轴比值下,电离层中电场扰动面积随地震震级及带电气溶胶数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震前气溶胶浓度远大于能引起电离层异常的最小气溶胶浓度值,会在地表处产生一个幅值小于100V·m-1的异常电场,并在电离层内产生幅值大于10mV·m-1的扰动电场;在相同气溶胶粒子数密度和相同震级条件下,等震线长短轴的比值k越小,电离层中电场异常区域越大。

  • 标签: 带电气溶胶 地表异常电场 电离层异常
  • 简介:结合近年来最新评估的1°×1°人为SO2排放资料,利用三维区域欧拉型硫化物输送模式,研究了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柱含量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尤其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成为东亚乃至全球硫污染的主要贡献源之一。东亚地区人类活动不仅使污染地区硫酸盐含量显著增加,而且使近海无源区的海域污染加重,人为硫酸盐柱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柱含量中心位置明显偏北,其中污染地区柱含量逐月变化呈双峰结构,分别出现在9月和5月,9月最大。该地区硫酸盐集中在4km以下的大气中,浓度随高度减少。近海海域柱含量秋冬大、春夏小,反映了来自大陆的输送情况。青藏高原地区柱含量变化呈单峰结构,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冬季浓度随高度减小,夏季周边污染物向高原中低空输送,300m左右浓度最大;同时,夏季高原上空维持稳定上升气流,形成物质输送通道,各高度层硫酸盐浓度比冬季大1个量级。

  • 标签: 夏季 含量变化 冬季 浓度 区域分布 近海海域
  • 简介:摘要:利用双层滤膜采集气溶胶时两层滤膜中Be-7活度不同,测定气溶胶滤膜过滤效率。通过分析,该气溶胶滤膜的过滤效率平均为82%,在放射性分析时需考虑过滤效率修正。

  • 标签: 天然放射性核素,Be-7,气溶胶滤膜,过滤效率
  • 简介:2008年2月11~15日,由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ICTP:TheAbdusSalamInternationalCentreforTheoreticalPhysics)主办的“气溶胶与气候相互作用(WorkshoponAerosol—ClimateInteractions:Mechanisms,Monitoring,andImpactsinTropicalRegions)”培训研讨班,在埃及东部海滨小城Hurghada举行。与会人员包括来自不同国家的40多名专家、

  • 标签: 相互作用 研讨班 气溶胶 培训 气候 埃及
  • 作者: 安娜 岳林 赵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综合二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北京 100084
  • 简介:摘要口腔操作因喷溅可产生大量飞沫,进而转化为飞沫核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留存于诊室空气中。飞沫和气溶胶均可能携微生物造成院内的污染,对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通过对生物气溶胶研究领域涉及的一些概念和口腔诊室飞沫和气溶胶的干预措施进行文献回顾和梳理,以明晰现有文献资料中是否有气溶胶携菌的试验证据,为传染病疫情期间口腔临床工作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指导,也为日常口腔诊疗工作的院感管理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感染控制 口腔诊室 飞沫 生物气溶胶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