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进行消毒灭菌的腔镜器械80件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40件和对照组40件,观察组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对照组采用2%戊二醛毒液中浸泡。对两种消毒灭菌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灭菌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观察组灭菌时间短,灭菌有效时间长,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可提高灭菌的合格率,保证灭菌效果和质量

  • 标签: 腔镜器械 清洗 消毒 灭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戊二醛消毒法与全自动内镜清洗机(酸化水)消毒电子气管镜效果,探讨不明确有结核杆菌污染过的气管镜消毒问题。方法将360例诊疗后污染的气管镜随机分为水洗加酶洗加自动清洗消毒180例和水洗加酶洗加2%戊二醛消毒180例,在不同时间段对消毒后气管镜进行生物学检测。结果2%戊二醛浸泡20min菌落数<20cfu/镜,在内镜活检帽检出结核分枝杆菌,40min消毒率100%,全自动清洗机5分钟消毒率100%。结论疑似结核杆菌污染后的气管镜2%戊二醛必须浸泡45分钟,全自动清洗机可以替代2%戊二醛消毒法。

  • 标签: 戊二醛 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 气管镜 结核杆菌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器采购的技术论证。在考察多家医院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该文比较了多腔清洗器和单腔清洗器的各自特点,并详细分析了清洗器的技术要点。详细的技术论证是设备选型的重要基础。

  • 标签: 清洗消毒器 单腔 多腔 采购 设备选型 技术论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本低,效果好的气管套管清洗方法。气管切开术后必须严格认真的做好呼吸道及清洗内套管的护理,严格有效的气管套管清洗,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有效清洗内套管,对改善和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很好的效果,这与颈部切口的愈合和机体的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近年来气管内套管的清洁和消毒方法较多,如何选择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灭菌效果又经济、环保、便捷的方法是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将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清洗,3%过氧化氢消毒内套管的方法,此方法不仅取材方便、简单、快速、彻底、经济,还能彻底清洗5号以下及各种材料的气管套管。现将方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气管内套管 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 过氧化氢 清洗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的清洗护理方案。方法调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消化内镜的清洗护理状况,其中32套消化内镜实施常规的消毒流程,32套消化内镜在实施常规消毒流程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是否实施护理的内镜消毒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消化内镜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的清洗过程中,给予相关的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消毒不合格而引起的健康隐患,并使内镜消毒合格率得以有效提高。

  • 标签: 消化内镜 清洗消毒 护理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观察和分析消毒室供应室2018年和2019年内镜清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月度随机检查法调查2018年和2019年内镜清洗供应状况。研究指标包括内镜的使用频率,内镜清洁消毒操作,消毒剂浓度检测,消毒后临床试验护理,检测人员的内镜清洗方法等五个方面。结果2019年胃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的平均每日使用量和最大每日使用量均低于2018年。2019年所有内镜的总合格率为96.2%,高于2018年的88.6%。2019年内镜检查的使用频率,内镜清洗手术的频率以及护理人员对内镜清洗方法的调查通过率均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内镜清洗消毒现状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清洗机对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效果。方法将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物品回收后放置于全自动清洗机内清洗消毒、上油、干燥。结果全自动清洗机具有高效、省时、省力,且操作方便等优点。结论全自动清洗机对医疗物品进行清洗,既能提高质量,保证灭菌效果,又能控制因交叉感染而造成的医院感染。

  • 标签: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 供应室清洗消毒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集中化管理的优势。方法将2010年至2011年期间未实施集中管理前(分散管理)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至2016年期间实施集中管理后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为观察组,每个月至少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比较两组的清洗,评价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目测合格率、放大镜检测合格率、蛋白检测合格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集中管理更有助于提升医院内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更有助于提高医疗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清洗消毒 集中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全自动清洗器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为实验组,每组选取500件器械进行研究,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清洗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器械消毒时间、消毒合格率及细菌残留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500例消毒器械中,器械消毒时间为43.22±4.43分钟,消毒合格率为415(83.00%),细菌残留率为53(10.60%)。实验组500例消毒器械中,器械消毒时间为21.15±2.21分钟,消毒合格率为480(96.00%),细菌残留率为12(2.40%)。实验组器械消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器械细菌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全自动清洗器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缩短器械的消毒时间,逐步提升器械的消毒合格率,实现器械细菌残留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消毒供应中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清洗灭菌中应用全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灭菌的外来器械32例进行研究,按照管理模式不同将外来器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和全程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以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外来器械消毒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全程管理 清洗消毒 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精细化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管理对于器械清洁程度以及患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待清洗手术器械200件以及80例手术患者,分给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的手术器材100件,手术患者40例,比较器材的清洗程度以及患者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器械外观光亮度(92/100)明显优于对照组(71/100),而血渍,污垢和锈斑一共4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所有类别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仅出现一例伤口感染,而对照组患者则出现8例不同类型的感染,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精细化的手术器械清洗和管理,能够极大提高器械外观光亮度,减少清洁不到位的情况,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消毒合格率 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全自动清洗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研究。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3年5月~2023年12月期间,三个类别的100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按照每组50件,各组中三个类别的器械具体数量略有差异的标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件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对照组50件按照手工操作的模式进行消毒。在两组消毒结束后,分析研判各自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探索全自动清洗器在消毒过程中的作用与利弊;结果:观察组的清洗时间、细菌残留率和灭菌合格率等相关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使用全自动清洗器进行消毒能有效降低器械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消毒效率和灭菌合格率等指标提升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自动 清洗消毒器 消毒供应中心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000件手术器械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0)和观察组(n=500),对照组的手术器械给予常规清洗,观察组的手术器械在常规清洗同时加强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消毒和患者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加强质量控制后其消毒不合格率(3%),患者感染率(0)低于对照组(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清洗中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消毒的不合格和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清洗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室设置总质检班对物品清洗灭菌质量的作用。方法采取掷硬币法,将2022年2月-2023年3月中,我院消毒供应室的22名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设置总质检班措施,对比两组的物品清洗灭菌质量与满意度。结果 两组指标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总质检班 物品清洗消毒灭菌
  • 简介:目的观察现代化内镜洗消中心对内镜(胃肠镜)有效消毒灭菌效果。方法采用四槽清洗法和内镜洗消中心清洗两种方法对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按卫生部标准监测,60件使用四槽清洗合格率为98.3%,60件使用内镜洗消中心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运用现代化内镜洗消中心对内镜进行清洗,可以提高内镜消毒效果,提高内镜使用率。

  • 标签: 消化内镜 清洗消毒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精密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方法 由于精密器械细小尖锐易损坏,价格也十分昂贵,在回收清洗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本院在对精密器械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流程,首先是人员的培训;从器械的名称,结构,性能的检查,完整度进行了培训和认识,在回收方面,安装了高清的摄像头监控系统,接收时必须在摄像头下面进行,并且对器械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按照器械接收清单本逐一清点,对于有锯齿结构的器械及尖细的器械,要在带光源的放大镜下进行认真仔细的查看,并且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回收。做好精密器械标识牌,对器械的数量性能进行登记,轻拿轻放,对于小器械易漂浮的器械用硅胶网状垫进行全面覆盖,对于不能进行超声清洗的精密器械,先进行酶液浸泡,分解和去除器械表面的及关节处的污渍和血渍,逐一单件清洗清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精密器械专项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在预处理完毕后,再进行机械器械。结果 进行规范化流程加强了精密器械质量的管理,保障了精密器械的安全和正常运转。器械的损坏率明显的下降,手术医生使用器械的满意度高及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专业技能均有很大的提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重视精密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建立规范的清洗操作流程是实现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专项培训,延长精密器械的使用寿命,保障器械的灭菌质量,是保证手术安全开展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 标签: 精密器械 质量改进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