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贫困人口中,60%以上的贫困是由缺水造成的。水资源的匮乏正从方方面面影响着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他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耕种受到水源供给的威胁,他们的饮用水因为生物或化学的污染而无法使用……他们因为水贫困而成为一个更加脆弱的人群。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以及包括世界宣明会在内的许多民间公益组织都在改善贫困地区用水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水资源匮乏地区的饮水安全水资源每天都在消耗,降水是水资源最主要的补充渠道。而中国广阔的疆域带来了多样化的自然条件。受气候和地形地貌的影响,降水分布明显不均。

  • 标签: 世界宣明会 公益组织 降水分布 水源供给 云南省红河州 黄河流域
  • 简介:曾以林业、国有小工业和小水电开发闻名,被《人民日报》誉为“南国明珠”的光泽县,在经历了经济社会发展转转轨的沉默与阵痛后。这几年来,光泽干部群众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胆魄,励志改革创新,工作重心下移,激活经济细胞,经济发展开始走出低谷,特别是农业农村工作已撞开困难之门,出现了许多亮点,阡陌上涌动春潮,山村沸腾。

  • 标签: 农村工作 光泽县 农村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 农民教育
  • 简介:从笔者及所在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同仁常年驻村调研观察来看,当前,打工经济已成为中西部一般农业型村庄最大常量,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工家计模式也已成中西部农村最为普遍的家庭再生产实践。这种情况下,同处一村,哪些家庭条件较为贫寒而需要外部救济?哪些家庭生活较为富足?

  • 标签: 贫困户 中西部农村 家庭条件 研究团队 打工经济 家庭生活
  • 简介:一、贫困母亲“我所面对的,是生活在中国西部的贫困母亲。我在用我的镜头为她们工作的同时,也在被她们的美德、她们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所感动。”——“幸福工程十年爱心奉献奖”获得者于全兴

  • 标签: 贫困群体 中国西部 抗争精神 幸福工程 母亲 生活
  • 简介:中国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西北部地区的趋势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包括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能在改革时期从农业增长中获得的利益有限,并且这些地区现有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边远的乡镇和农村,特别是山区。该文从当前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地域特征、资源秉赋条件等现实出发,提出有利于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持续脱贫的若干建议和思考。

  • 标签: 西部地区 农村 贫困
  • 作者: 郭欣(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学生处,黑龙江哈尔滨150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18期
  • 机构:摘要:所谓心理贫困,这里指的是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主要的心理反映是:自卑与依赖、自我封闭与孤独、焦虑、自大与虚荣、妒忌等心理。心理贫困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成为当前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 简介:本刊第七期刊发的一文,介绍了国际社会一些著名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经典解释.如果对此作进一步抽象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关于贫困概念的定义至少包括三组基本要素(或称三维要素):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

  • 标签: 三维要素 概念三维 理论探讨
  • 简介:在精准脱贫的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的精神贫困问题愈发突出,精神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封建迷信现象依然存在、聚众赌博之陋习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平均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同辈群体的积极引导以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精神贫困问题,要努力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加大农民教育和科学普及力度,发挥宗族群体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标签: 精准脱贫 精神贫困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文明发达的今天,世界上还存在着普遍的贫困,不能不说是人类的耻辱。它牵动着人类最深层最朴素的情感,驱动着、吸引着许多有见识、有能力的人去思索去研究去行动,以实现一个更公正、更合理的社会。

  • 标签: 反贫困 贫困地区 贫困人口 生产方式 地区贫困 自然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城市贫困问题已备受关注。基于统计数据测算.我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最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研究深刻分析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依照我国国情提出城市贫困监测,城市经济发展,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及反贫困路径的拓展等多方面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城市贫困 贫困标准 反贫困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昭觉县农村流动人口对于艾滋病防治认知特征进行了探究。方法应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本县部分农村区域的15~50岁的总计12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发放1200分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174份,回收有效率为97.83%。对回收到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其中流动人口567人,非流动人口607人。此外流动人口中知晓艾滋病比例跟非流动人口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对艾滋病相关态度上面,非流动人口要显著优于流动人口(P<0.05)。结论我县农村区域的人口流动性比较高,导致艾滋病的易感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利用多种渠道跟方式来进行艾滋病医学常识的宣传,对提升我县农村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营造出正视艾滋病跟预防艾滋病的良好范围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彝区农村 流动人口 艾滋病
  • 简介:摘要自马加爵事件以来,学术界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越来越多,但少有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研究更少。笔者发现家庭贫困不仅造成农村贫困大学生生活困苦,而且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处理问题想法单一,还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他们对社会的反感、反叛乃至仇视。

  • 标签: 贫困 贫困家庭 农村贫困大学生
  • 简介:贫困线设定及其调整是否合理、贫困发生率是否可以跨时跨地比较,这是扶贫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问题。本文归纳了因计算方案和贫困线调整导致贫困发生率不可比的主要问题,包括由于消费支出定义外延不一致、调查回顾期限不一致、地区差异、时点不同等,相应地总结梳理了目前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解决类似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 标签: 贫困线 贫困发生率 贫困可比性
  • 作者: 王兵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7-17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7期
  • 机构:Poverty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Poverty"TheoryPlightandPathConstruction王兵淤WANGBing曰王彩英于WANGCai-ying(淤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68;于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49)(淤JiangsuInstituteofCommerce,Nanjing211168,China;于ZhongshanVocationalCollege,Nanjing210049,China)
  • 简介:本文基于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分组资料,采用GQModel和BetaModel拟合收入分布函数并计算了北京市城镇居民贫困规模;采用最新的Shapely分解方法将贫困变动分解为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线变动三部分效应之和;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三因素亲贫困增长判定方法。得到的结论是:1986~2006年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贫困率呈现出了下降趋势,其中经济增长是减贫的绝对因素,收入差距和贫困线变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贫困率的上升,但总体上增长还是亲贫困的。

  • 标签: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贫困线 Shapely分解 亲贫困增长
  • 简介:贫困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贫困问题的重重压力。剖析中国贫困的成因,其中,西部的落后应该说是最要害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其中大部分居住在西部。因此,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一条关键思路是如何尽快抓好西部的开发与脱贫工作,在加快东部发展的同时,使东西部发展协调起来。中央适时作出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实是英明之举。

  • 标签: 西部地区 反贫困 西部开发
  • 简介: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大考进入决胜冲刺阶段,答卷的关键要点之一,在于以"质量导向"落实精准扶贫。2018年,重庆脱贫攻坚将把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标签: 贫困乡镇 重庆公司 扶贫 中国电信 信息化 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