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选取我院88例使用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不良反应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特征主要有过敏、消化道反应、肝肾毒性、血液系统毒性、肌腱炎和肌腱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静脉注射给予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应科学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品,掌握其适应症,降低患者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不良反应 分布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MPO活性的影响,探讨异醚肾脏保护机制。方法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只切除右肾,开腹45分钟后关腹;B组缺血再灌注组,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分钟,再灌注3小时;C组异醚缺血再灌注组,用浓度为1.2%异醚吸入麻醉,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分钟,再灌注3小时,缺血和再灌注期间持续吸入浓度为1.2%异醚。各组实验动物于24小时后处死,测量血浆肌酐(Cr)和尿素氮(BUN)值,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做肾组织病理切片。结果B组和C组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均较A组显著增高(p<0.05),但C组含量较B组含量低,且组织切片提示肾小管结构破坏严重,C组比B组损伤轻。结论异醚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与异醚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有关。

  • 标签: 异氟醚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早产儿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可行性。方法限期住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28例,矫正胎龄34~40周,患儿入室后,warm-touch加垫毯保温,调节七醚挥发罐刻度至6%,空氧混合气流量5L/分,以面罩吸入七醚,待患儿下颌松驰、呼吸明显减弱,呼末七醚浓度上至5%后行气管扦管,术中吸入3%~4%七醚维持麻醉,机控呼吸,术毕停七醚吸入,空氧混合流量增至5L/分。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6分钟内所有患儿恢复体动及自主呼吸,13分钟内均拔除气管导管,送NICU。结论七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中安全有效,且苏醒平稳迅速。

  • 标签: 七氟醚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七醚是一种卤族吸入麻醉药,其麻醉诱导迅速、对循环系统干扰小、刺激性小、唤醒时间可预测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临床,特别是小儿麻醉。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脏手术。有大量研究表明七醚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文章就七醚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七氟醚后处理 麻醉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小儿短小手术麻醉,需要安全合理的麻醉方式。小儿马蹄内翻足石膏Ponseti手术中疼痛刺激小,手术时间短,七醚起效快、苏醒快、不良反应少,低MAC七醚可安全用于小儿马蹄内翻足石膏Ponseti手术。

  • 标签: 七氟醚 小儿 马蹄内翻足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2月的5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盐酸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桂利嗪5mg-10㎎,每晚睡前口服;尼莫地平20mg,每日三次,连服4周后停药,观察疗效。结果50例患者治愈22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偏头痛 氟桂利嗪 尼莫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对七醚吸入麻醉诱导期躁动的影响。方法80例ASAI-Ⅱ级3~7岁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丙泊酚泵注速度为1.5-2mg?kg-1h-1。七醚吸入浓度为3~4%;B组丙泊酚泵注速度为1.5-2mg?kg-1h-1,氯胺酮0.4mgkg-1静脉注射,继以20μgkg-1泵注,七醚吸入浓度为3~4%,观察两组七醚吸入麻醉诱导期躁动发生的例数。结果A组躁动发生例数为9例,B组躁动发生例数为0例,两组躁动例数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能显著降低七醚吸入麻醉诱导期躁动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氯胺酮 丙泊酚 七氟醚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规范门诊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规范门诊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并对应用PDCA循环前后门诊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在2011年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共计62例,主要包括药物联用禁忌11例、药品种类过多8例、药物剂量偏大14例、服药时间过长15例、用药次数没有按照使用说明规范7例、其它7例;自2012年实施PDCA循环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明显得到改善2012年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问题共计9例,主要包括药物联用禁忌2例、药品种类过多1例、药物剂量偏大2例、服药时间过长2例、用药次数没有按照使用说明规范1例、其它1例。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PDCA循环在规范门诊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规范门诊 氟喹诺酮类 使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龈下刮后使用多乐对减轻牙本质敏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7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2例龈下刮治后涂擦多乐;对照组93例单纯进行龈下刮治未做任何处理。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的牙齿敏感程度进行评估。分别于刮治前、刮治后1周和1个月记录VAS值,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值。结果对照组刮治后1周VAS值比刮治前增加(2.77±0.23);实验组刮治后1周VAS值比洁治前减少(1.86±0.24),两组间VAS变化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刮治后敏感程度增加的患者发生率(25.5%)显著低于对照组(40.9%)(P=0.025)。结论多乐能够降低刮治后近期牙齿敏感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牙周龈下刮治后的舒适度,但临床指导意义受短时效果所限。

  • 标签: 多乐氟 牙本质敏感 视觉模拟评分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汀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6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西汀组和西汀合并阿立哌唑组,疗程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下降,而合并阿立哌唑组更明显。结论西汀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氟西汀 阿立哌唑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哇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53例应用哇诺酮类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将患者发生ADR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哇诺酮类药品致ADR多发生于31~60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推注与口服。结论临床应用哇诺酮类药品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及时判断和处理ADR的发生,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氟哇诺酮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超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采用有机复合绝缘子和防污闪RTV涂料逐渐成为两种主要的防污闪方法.本文从有机复合绝缘子和RTV涂料的技术特性、经济性、以及运行经验等方面对比了其在防污闪应用中的利与弊,可知有机复合绝缘子在国内已经获得大量应用,还需要在耐张串绝缘子应用上对其抗拉强度进行进一步确认.同时,文章还从涂料的基本性能、市场价格、以及运行经验等方面对比了RTV-Ⅰ和RTV-Ⅱ两种涂料之间的差异,并对RTV-Ⅰ型涂料应用中发生的几个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包括应用中的污闪、涂料本身的质量以及憎水性等.从两种涂料的对比可得:RTV-Ⅱ型涂料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在将来的应用中应尽可能的选择RTV-Ⅱ型涂料.

  • 标签: 防污闪 性价比 复合绝缘子 RTV
  • 简介:研究了不同的选择性扩散方式对SE电池短路电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预淀积PSG层的恒定表面杂质总量的扩散方式的SE电池可获得最佳的短路电流特性。通过对扩散工艺的研究发现.不论何种扩散方式,扩散时间的增加均会微弱降低电池短路电流特性;扩散温度的增加均会使电池的短路电流先增加后降低;在恒定表面浓度扩散过程中的氧化作用会导致电池性能的降低。

  • 标签: 杂质掺杂 太阳电池 选择性发射极 扩散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七醚预处理对先心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时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15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患儿常规麻醉成功后,对照组患儿在整个麻醉过程不应用任何吸入麻醉药物;而观察组患儿在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分别吸入1.0MAC的七醚15min。分别于麻醉成功后(t1)、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2)、体外循环后2h(t3)、体外循环后5h(t4)、体外循环后8h(t5)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血清浓度。结果:各组内t2、t3、t4、t5血清中H-FABP浓度均明显高于t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t1点与t2点H-F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3、t4、t5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醚预处理可减少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先心病患儿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患儿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七氟醚 先心病患儿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伴焦虑抑郁轻中度心理障碍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常规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哌噻吨美利曲辛,共用8周。结果治疗组患者36例,其中难治性病例13例,第4周末痊愈11例(30.56%),显效6例(难治性病例0例)(16.67%),显效率47.23%。治疗结束(第8周末)痊愈20例(其中难治性病例0例)(55.56%),显效9例(其中难治性病例3例)(25%),显效率80.56%。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难治性病例10例,第4周末痊愈0例,显效0例,显效率为0,治疗结束(第8周末)痊愈0例,显效1例(3.33%),显效率为3.33%,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治疗FD的疗效,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来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全部按照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甲氨蝶呤、来米特联用治疗)和对照组(甲氨蝶呤)各3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1.6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关节晨僵时间及血沉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来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关节晨僵时间 血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剂量短程奥氮平联合西汀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72例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汀20mgqd,连续用6周,其中治疗组34例早期合用奥氮平2.5~5mg每晚,连续用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d、1周、2周、4周、6周时HAMD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0.6%、47.8%、76.2%、84.4%与84.6%,而对照组分别为5.8%、18.6%、35.6%、61.2%与79.4%,且两组总有效率在治疗3d、1周及2周时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单用西汀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起效慢且疗效较低.合并小剂量短程奥氮平的使用快且可明显提高疗效,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奥氮平 氟西汀 老年卒中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且ASAI或Ⅱ级患儿28例,随即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例,研究组采用七醚诱导,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结果两组患儿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费用的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的MAP、HR、SpO2在气管拔管后与入室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HR、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入室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醚主要用于各种大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其诱导麻醉作用迅速而平稳,耐受性好,尤其适用小儿、心脏及颅脑等手术。

  • 标签: 七氟醚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