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与质量控制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接收的就诊患者中,选取220例就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实验组采用护理流程。结果:在各项质量控制效果方面,实验组在分组准确率、救治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候诊用时、确诊用时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9.09%,对照组满意度88.18%,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应用护理流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护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其不但代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表现医院的服务水准。急诊科中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只有及时有效的才可以提高诊疗速度与护理质量,更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加强前台中心的管理,可缩短候诊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急诊护患矛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预诊 分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标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室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9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等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流程,对照组实行标准流程,包括成立胸痛中心管理小组、培训护士、开设绿色通道和提供间采血等。对比两组患者的STEMI检出率,以及两组STEMI患者诊断用时。结果 两组STEMI病例检出结果分别为51例(53.7%)、53例(55.7%),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在急诊停留时间、肌钙蛋白I获得时间等指标上,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实行标准,有助于缩短急性胸痛患者诊疗用时,提高急诊就医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保障了胸痛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标准化 预检分诊 胸痛 STEMI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提高急诊质量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分级分区管理在急诊中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10例急诊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前需进行摇号分组,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式,而观察组人数相同但护理方式为分级分区管理,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急诊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时间指标有效缩短,与此同时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于急诊患者而言,实施分级分区管理可有效提高救治效率与抢救成功率,相比常规组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急诊患者 分级分区管理 急诊预检分诊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急诊质量中的应用。  方法:于2022年6月在本院急诊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在实施前后分别抽取各200例患者,比较的准确率。  结果:实施后准确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急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候诊患者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医务人员更有效地评估急诊患者病情变化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12月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候诊的2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患者为观察组(n=120),未发生病情变化患者作为对照组(n=124)。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急诊候诊患者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急诊候诊患者在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疾病类型、主要症状及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 60岁、心率异常、血氧饱和度低及低分级别的患者病情变化率较高(P<0.05)。结论急诊患者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级别。护士在时除应根据级别及时做出正确应对,同时应充分关注高风险因素的人群,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患者并进行急救处置。

  • 标签: 急诊室,医院 预检分诊 病情变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患者按照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3 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 72 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6 例患者接受常规模式,作为对照组, 36 例患者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作为观察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时间和诊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就诊准确率为 97.23 %,对照组为 94.44 %, P>0.05;观察组就诊满意率为 94.44 %,对照组为 80.56 %, 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在不影响患者诊断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间、诊治时间、就诊结果准确率和患者满意率准确率的前提下,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和诊治时间,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腹症 预检 分诊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 方法 选择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4月至我院就诊的急腹症患者 12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 60例)及对照组( 6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急诊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及对比。 结果 研究组患者候诊时间、确诊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意外发生率( 0.00%)较对照组( 6.67%)低,救治成功率( 98.33%)、护理满意度( 98.33%)均较对照组( 88.33%、 86.67%)高( P均 <0.05)。 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治可有效提高分效果,救治时间有所减少,成功率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 诊治 急腹症患者
  • 简介:介绍了急诊严重指数(ESI)概况、ESI的信效度、ESI的培训;从建立中文版ESI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准确率确保病人安全的同时不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关注特殊群体、建立ESI评价体系、急诊系统信息化等方面对ESI在我国中的应用提出展望,指出应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研究经验使ESI成为中国急诊中一个有效可靠的工具。

  • 标签: 急诊严重指数 分诊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以护理模式的不同将研究期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2019年7月-12月)于我院急诊科中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第二阶段(2020年1月-6月)于我院急诊科中实行人性化护理(观察组),分别于两个阶段中抽取500名急诊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观察。结果:观察组急诊患者退换挂号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急诊患者,且准确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急诊患者平均就诊至处理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急诊患者,且救治及时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患者,(p<0.05);观察组急诊患者对急诊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患者(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中应用成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急诊 预检 分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加强环节的数据收集和利用,提升病人分流管理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效率,解决急诊患者的就诊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急诊信息管理系统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程序进行整合,将急诊科的服务范围扩展至院前的线上终端;开发并研制急诊院前登记辅助信息管理系统;减少患者在急诊前台信息录入环节,加快急诊变无序急诊为有序急诊;同时根据登记人数,为急诊管理者科学调度人力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急诊 院前登记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在门诊和急诊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且准确的能够将医疗资源分配到位,保证患者及时入院接受治疗,使医院急诊和门诊的治疗效率大幅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也得到提升。影响门诊和急诊的准确率有很多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找到合理的解决策略,将会减少的失误,可以为挽救病人争取更多的时间。本文对门诊和急诊准确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标签: 门诊 急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标准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入本院急诊就诊的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75,实施传统经验)和观察组(n=75,实施急诊),比较2组患者的时间、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分时间为(1.80±0.36)t/min,明显短于参照组的(2.19±1.41)t/min,准确率(96.00%)高于参照组(85.33%),意外事件发生率(0%)低于参照组(8.00%)(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中应用急诊标准,可有效缩短患者评估时间和挂号时间,提升其效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诊治,且可提升其就诊服务满意,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标准 分诊质量
  • 简介:摘要:急诊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急诊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分类,确定患者进一步治疗或者处理的先后顺序过程。近年来,各省市大型医院急诊科接诊患者人数逐年增多,造成急诊科空间、人员等明显不够,患者及其家属烦躁、焦虑,医护人员也承担超负荷工作的局面,致使急诊科患者满意度较低。目前,在我国一般医院都要求具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从事工作。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 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腹症患者采用急诊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21年5月开始实施急诊模式,选择2021年1月-4月100例急诊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6月-10月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对2组患者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治评估时间、诊治等待时间、诊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急腹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腹症患者采用急诊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21年5月开始实施急诊模式,选择2021年1月-4月100例急诊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6月-10月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对2组患者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治评估时间、诊治等待时间、诊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急腹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采取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急诊患者(研究时间起点至终点范围:2021.01-2022.09)60例展开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记对照组(n=30,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采取急诊护理),统计两组各项指标(心理状态、满意度)展开细致观测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及心理状态(SAS、SDS)等指标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急诊过程中规范使用,具有保持良好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急诊患者 预检分诊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