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合并急性左心衰疗效观察。方法本文研究18例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常规治疗(包括面罩吸氧、吗啡镇静、利尿、血管扩张药、强心利尿、解痉平喘等)30min后呼吸困难、平喘症状仍未缓解,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及血气分析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即予以无创通气治疗,治疗前后动脉血送检,血气检查及治疗前心肌酶学指标、心电图,治疗后心电图和治疗后4h心肌酶学改变,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HR、RR、BP及评价心功能分级。选用通气方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结果18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其他5例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消失、发绀未改善;肺部湿罗音没有明显减少或消失;血气分析没有恢复正常;心率没有下降至恢复正常。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合并急性左心衰是有效且较安全的。这种方法可以治疗简单有效,但在治疗过程要更加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 急性左心衰
  • 简介:目的:总结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护理。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ARDS.一旦并发ARDS要做好良好的气道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维持恰当输液量,同时应用机械辅助通气,防止进展为晚期,才能提高救治率及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胸ICU2011年8月~2012年2月收治的20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对其入院后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治愈16例,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20.0%。结论在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时,采用现代常规诊疗护理手段,充分发挥综合护理技能。这种护理模式,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进一步改善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胸部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1项,且不能被其他因素解释。(1)日间嗜睡。(2)频繁的夜间微觉醒/唤醒。整夜监测证实,每小时睡眠中有5次或更多的中枢性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清醒时正常碳酸血症,PaCO2<45mmHg。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的特点是呼吸努力不存在或减少,伴随气流和食管压的减少,且持续10秒或更长。

  • 标签: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知荔湾区30岁以上女性睡眠打鼾流行特征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患病率、症状,分析女性睡眠呼吸紊乱危险程度。方法以问卷方式对广州市荔湾区彩虹、逢源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内30岁以上女性93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865人可以给出量表评分,根据评分分层抽样,对样本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5次/h且伴有白天嗜睡为诊断OSAHS标准,将样本分为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推算调查人群患病率,比较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症状,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对AHI的影响。结果明确承认有不同程度打鼾者占34.13%,且随着年龄、体重指数升高,每周发生5~7次打鼾者的比率也趋于增高;生育期女性占3.18%,绝经期女性13.17%。调查对象总体OSAHS患病率为10.87%;单纯AHI≥5次/h、10次/h、15次/h者分别占41.11%、24.10%、17.10%。打鼾(5~7)天/周者的AHI是没有打鼾者的5倍,打鼾声隔壁也能听到者是非打鼾者的7.15倍。绝经期女性OSAHS者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分别为37.10±18.10、19.2±11.58、19.01±22.80、1.405±3.40明显低于于女性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催乳素(PRL)和睾酮(TT)分别为11.35±6.27、322.7±207.70明显高于女性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荔湾区30岁以上女性OSAHS患病率为10.87%,主要表现为睡眠呼吸困难、窒息、晨起口干;打鼾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不能作为区分患者的依据;肥胖程度和性激素水平与该综合的发病可能有关。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流行病学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OSAHS)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8例,分成两组,一组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另一组为未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比较两组在2年中脑梗死复发的情况。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组的脑梗死复发率较高,其中未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组的复发率为11.4%,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组的复发率为22.7%。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对脑梗死的复发率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梗死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58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情况和睡眠情况,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性高血压组26例患者,只给予常规降压药治疗;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高血压组32例患者,在给予常规降压药治疗同时给予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上述两组患者经过1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24h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单纯性高血压组在24h收缩压、24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高血压组24h收缩压、24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有所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SAHS)合并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种难治的疾病,常规降压药合并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欠佳。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鼻咽镜及多道睡眠监测确诊为OSAHS的我院50例患儿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剥离和(或)鼻窦电动手术刀吸切腺样体,评价其疗治效。结果50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后基本治愈,术后3个月做PSG检查,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好转。50例患儿AHI均(5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0.90。结论儿童OSAHS有其自身特点,PSG是诊断依据,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S)是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存在呼吸道狭窄及通气障碍,从而导致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心衰及多功能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此类患者一旦实施手术,如何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对医师和护士提出了极大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围术期的护理配合经验,护理配合重点包括充分了解和评估患者病情,做好患者术前、术中(包括麻醉)及术后的护理。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ACS)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72例ACS病人(其中71例伴2型糖尿病),观察血糖水平与ACS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病人在ACS的病死率及半年随访期内ACS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半年随访期内因ACS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合并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越高,病死率及ACS的再发率越高,预后越差。

  • 标签: 血糖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是心脏内科病房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静脉输液治疗在该病治疗中占主要地位,而留置套管针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就留置针在急性冠脉综合患者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颅脑损伤后极易出现继发性心脏损害,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肌酶谱升高以及心肌病理组织学改变等,又称为脑心综合。它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就其临床特征、发病机制、临床意义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脑心综合征临床特征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急性冠脉综合EpiDate数据库,为临床研究搭建一个较好的平台。方法设计急性冠脉综合症数据库框架;依据急性冠脉综合症数据库框架,通过建立调查表文件、建立数据文件、建立CHK文件、数据导入和导出等,EpiDate3.1做后台构建的数据库。结果建成一个具有储存、数据输入输出、统计分析、检索查询等功能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数据库。结论急性冠脉综合EpiDate数据库为注册登记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利的工具。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EpiDate 数据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