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已是黄昏,雨滴带着古老的凉意和今天的热度。陵墓四周塔松的样子,像守人的子嗣静止不动,但又仿佛在向着天空赶路有什么样的天空需要永久守护,就有什么样的灵魂,需要送往湿漉漉的天空我忝列于凭吊者中间,想起他的诗歌里.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投资1.6万元买一块3平方米的位,第二年就可收回2.8万元;投资3万元的位,第二年就可收回6万元。50%以上的返利!这样的回报,怎能不叫人蠢蠢欲动?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民”们被卷入一场没有终局的游戏。

  • 标签: 重演 骗局 投资 返利 回报
  • 简介:顺手牵羊的羊倌面对警方的盘问,羊倌不得已说了实话,里的金银器确实是他拿的。他进到里后,划了根火柴一照,哇,满墓室都是亮闪闪的金银器,感觉像进了一个藏宝洞。他乐坏了,立马把这些宝贝一股脑儿打包带走。

  • 标签: 打包带 银器 火柴
  • 简介: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行政长官。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它始于秦代,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的名称虽然有所变化,但它的职责却是稳定的。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一个家庭出现一个宰相,不仅是全家光荣,更是全族光荣的事情。而一个家庭出了三个宰相,这不得不让我们觉得是一个谜。

  • 标签: 陈尧佐 陈尧叟 陈省华 陈尧咨 万般皆下品 全家光荣
  • 简介:北洞山西汉楚王与狮子山汉墓、驮篮山汉墓相比,在墓葬的营建技术、结构布局和随葬器物等方面均具有发展至更高阶段的特点,因此北洞山西汉楚王主不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而可能是第四代楚王刘礼或第五代楚王刘道,其中第四代楚王刘礼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北洞山 西汉 楚王墓 墓主
  • 简介:什邡“皇姑”及后唐“三太子”由来考述郑绪滔“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王孟昶之姑母葬地──皇姑,座落在什部旧城南郊已一千余年了。《什邡县志》载:“皇姑,在城南四百步,高四丈,面积一亩有余。俗呼‘皇姑堆’,又讹称为‘黄骨堆’。;盖后蜀孟昶之姑母葬...

  • 标签: 孟知祥 军节度使 庄宗 郭崇韬 入蜀 什邡
  • 简介:1989年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樟树吴城镇20公里的赣江东岸新干县大洋洲发掘了一座大型商代奴隶主贵族墓葬(下文简称M新),主可能是土著扬越民族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或其家属,其下葬时代为殷墟早、中期。殷墟时期的奴隶主墓葬在中原时有发现,可惜绝大部分已被盗掘一空,至目前为止,只有殷墟妇好(即M5)可以与它相比,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墓葬制度是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葬制不同,说明创造该考古学文化的主体不同,即民族文化习俗、社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这两座墓葬,M5位于商文化的政治中心,M新位于数千里之外的赣江中游江西新干县大洋洲,与吴城遗址隔江相对,我们认为如果把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正确认识商文化的空间分布及吴城文化的属性一定

  • 标签: 殷墟妇好墓 新干商墓 文化性质 吴城遗址 吴城文化 墓主
  • 简介:西晋太康末年前后,基于各种原因,江东孙吴旧地士人开始大批入洛,求仕于晋,一度形成具有共同政治利益的“南人集团”。这一群体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北方,做出了诸多努力与尝试。然而,仍未能最终消除来自北人的猜忌与排斥,最终,随着陆机、陆云兄弟的死难,“南人集团”烟消云散,入洛南方士人选择南归。

  • 标签: 南人集团 南北融合 二陆
  • 简介:本文介绍了孙吴县利用10多年的时间,初步建成了大果沙棘苗木繁育、栽植、加工、科研四大基地,基本形成了产业化发展体系。利用从俄罗斯引进的大果沙棘培育了乐思捷等3个孙吴县自有品种。全县现己达到年繁育种苗350万株的能力,栽植总面积达到8万亩,大果沙棘栽植面积成为全国之最。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已经起步,研发生产长乐山牌系列饮品和保健品。科研和服务体系也逐渐完善。

  • 标签: 孙吴县 大果沙棘 产业 发展
  • 简介:日前,黑河学院领导到孙吴县走访顶岗实习支教的大学生。黑河学院自2008年3月份起向基层学校下派顶岗实习支教大学生以来,每年都为该县下派急需专业顶岗实习支教的大学生。大学生在顶岗实习支教期间,在支教学校教师的带领指导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既为大学生的实习提供了便利又极大地缓解了基层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 标签: 顶岗实习支教 大学生 孙吴县 学院 黑河 基层学校
  • 简介:我的姥姥是一位慈祥可敬的回族老人,她的大半生都生活在旧社会。姥姥无常的时候享年84岁高龄。当时我还很小,朦胧中只记得,姥姥是一位满头白发体态瘦弱的老人。有关姥姥的故事,我是从母亲那里得知的。

  • 标签: 回族 伊斯兰教 生活经历 马本斋
  • 简介:<正>1980年3月,我队配合驻洛解放军基建工程,于洛阳东郊史家湾村北清理明一座。该形制较大,保存完好,出土遗物比较丰富。兹简报如下:一墓葬结构墓葬地表无封土,底距地表5米,正南北向。由墓室、甬道、门楼和斜坡墓道组成。建筑材料以砖为主,砖长28、宽15、厚6厘米。门楼覆瓦。墓门及封门构件,取用石材.基道由封门石处起坡,显有台级。

  • 标签: 明墓 墓葬结构 洛阳 青花 图版 出土器物
  • 简介:蒲松龄出土铜镜考魏传来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中,蒲松龄被挖掘,在其少得可怜的随葬品中,有一面铜镜(现藏于蒲松龄纪念馆,见本期封三图片)。这面铜镜是蒲松龄生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妆奁用具,但不是蒲松龄生活的那个时代铸制的,而是一面古镜。蒲松龄为什...

  • 标签: 蒲松龄 装饰区 五铢钱 明末清初 主题纹饰 基本特征
  • 简介:<正>庞统祠,坐落在距德阳市以北约三十华里的鹿头关。相传这里是蜀汉军师庞统中箭而殁所归葬处。后人建祠祀之。今存有庞统和祠。庞统,字士元,别号凤雏,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庞统辅佐刘备,深受刘备器重,任为治中从事,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曾流传“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世人把他与三国时代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相媲美。

  • 标签: 诸葛亮 刘备 德阳市 三国时代 中郎将 军事家
  • 简介:  上海鲁迅公园,人们瞻望簇拥着素洁菊花的鲁迅铜像,我却要以三鞠躬来表示对这位精神巨人、文学大师的崇敬之情.  ……

  • 标签: 前三鞠躬 鲁迅墓前
  • 简介:<正>尤溪县西滨乡拥口村最近发现一批宋代群,这批群大多为中小型,分布有一定规律,时代较早的宋群位于东南,在区西北部有一些明,宋的形制大体有单室和双室两类,结构有砖室,砖土结合室、土洞室;葬式以仰身直肢为多,侧身直肢和二次迁葬的葬式较为少见.在该村吴家后山清理的两座宋代壁画为双室.墓地距地表2.9、墓室高1.55、长3.95、宽1.3米,墓室均用石灰混浇砌筑,地面用五层条砖铺设,两室隔墙并列,隔墙上各有一个方形壁龛,室内有一棺一椁均已腐朽,仅存痕迹和一些残骨片,出土随葬品有陶罐、陶谷仓、杂技俑、力士俑、

  • 标签: 墓群 尤溪 宋墓 葬式 隔墙 砖土
  • 简介:说"""葬"清明之际,与文友A、B、C、D诸君结伴赴姑苏踏青。游客如潮,仓促间竟误上一辆扫墓专线车。一路车水马龙,好容易车到目的地姑苏近郊某公墓。文友们大叫晦气,欲急赴各预定游览景点,不料A君竟不肯移步,言此

  • 标签: 文友 出土文物 死者 文字 丧葬习俗 墓碑
  • 简介:8月21日,在苏州召开的三国文化论坛上,23位专家对河南安阳曹操再次提出质疑。从“魏武王”石牌到墓葬形制,以及那个提供顺藤摸瓜机会的《鲁潜墓志》,都被言之凿凿指出形迹可疑。河南方面则信誓旦旦,对质疑逐条严加驳斥。(《扬子晚报》)

  • 标签: 曹操 看客 迷茫 《扬子晚报》 文化论坛 河南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