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拓扑优化技术的轻量化设计在结构设计领域广泛运用.从目前的空间结构领域来看,针对具体项目的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主要还是靠工程师的工作经验来进行,而采用系统性的优化策略来进行结构优化还并不成熟,尚待深入研究.六杆四面体球面网是一种包含装配式建筑思想的新型空间壳体,近年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应变能最小准则针对这种新型网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截面尺寸优化,对优化前后网各个方向的位移及各杆件截面尺寸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优化结果表明,在减重百分之二十的条件下,结构刚度有了较大提高,竖向位移得到了有效控制,自动化的拓扑优化技术在新型空间结构体系上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 标签: 球面网壳 六杆四面体单元 结构拓扑优化 轻量化设计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促使社会生产效率大范围提升,在人工劳动力成为社会短缺资源时,就会产生技术变革的狂潮。这一技术并非只是单纯的机械学的新型分支,而是机械学、电子工程学等众多新兴学科的全新融合与升华,这种技术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的作用也非几个学科简单的加合。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综合应用的综合技术。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联合开发电容器箱加工设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通用性和适应性。对于目前市场变化快的电容器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容器通用箱壳成型机 应用
  • 简介:摘要福清核电1-4号机组为连续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4台机组共用一个压缩空气站。本文详详细介绍了在福清1、2号机组商运的前提下,福清3号机组进行安全整体试验使用外接气源的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的成功实施,确保了福清3号机组安全整体试验的顺利完成,同时也保证了商运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建安机组的正常用气需求,是一次有益的工程实践。

  • 标签: 多堆 压缩空气站 安全壳整体试验 外部气源 工程方案
  • 简介:摘要“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即福清核电5号机组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而自主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福清5号机组钢衬里施工采取和M310核电机组不同的模块化施工工艺。将钢衬里筒体加腋区及1至5段筒体分为3个模块进行模块化施工,模块一为加腋区+筒体第1段、模块二为筒体第2段+筒体第3段、模块三为筒体第4段+筒体第5段。采用车间预制、现场拼装、整体吊装的基本思路。

  • 标签: 施工进度 安全管理 质量控制 模块吊装
  • 简介:摘要第三代核电AP1000核岛安全冷却水箱外形尺寸大、箱壁薄、子模块多、形状不规则、材质较为特殊、拼装尺寸要求高,该水箱在室外拼装难度非常大,本文针对室外拼装的难点进行分析并确定应对措施

  • 标签: CB20 露天拼装尺寸控制焊接工艺难点
  • 简介: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判断高血压性核出血视辐射(O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纳入36例经保守治疗的高血压性核出血病人作为脑出血组,并选取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DTI检查,重建双侧OR,将OR损伤类型分为Ⅰ、Ⅱ、Ⅲ型,测定OR-FA值、OR-ADC值,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左、右两侧ORFA值、O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病侧与健侧OR-FA值、OR-ADC值差异显著(P〈0.05),病侧OR明显受损;血肿体积与病侧OR-FA值、OR-ADC值均不相关(P〉0.05)。脑出血组OR损伤Ⅰ、Ⅱ、Ⅲ型分别为10、12、14例,3种损伤类型间OR-FA值、O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发病3~5d时比较,3个月后复查OR-FA值明显升高,OR-ADC值明显下降(P〈0.05),病人OR损伤情况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性核出血OR损伤率高,血肿体积与OR损伤程度无关,DTI可观察血肿与OR三维关系,判断OR受损程度,对评估病人视野缺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壳核 视辐射 扩散张量成像 视野缺损
  • 简介:摘要根据配电间现场操作实际情况的总结,发现电动操作塑断路器的电动操作回路的二次接线回路的缺陷,改进了MNS柜的抽屉式电动操作塑断路器的电动操作回路的二次接线回路,优化了塑断路器的电动操作回路,提高了电动操作塑断路器的可靠性。

  • 标签: MNS 抽屉 塑壳断路器 设计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