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复方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对于急性肠胃炎病患的影响。方法在内科2015年7月—2018年3月时间段收治的急性肠胃炎病患中选择100例进行用药治疗分析,将病患分为单一用药组(50例)和综合用药组(50例),其中单一用药组病患行单一的复方酸乳杆菌片用药治疗,综合用药组病患在采取复方酸乳杆菌片用药同时结合奥美拉唑用药治疗,研究2组用药效果、胃肠功能情况和用药副作用。结果综合用药组病患用药效果、胃肠功能情况和用药副作用均优于单一用药组,2组比较,P<0.05。结论对急性肠胃炎病患采取复方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用药治疗,可改善病患的胃肠道功能,副作用低,效果显著。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 急性肠胃炎 用药效果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复方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运用的效果。方法纳入的急性肠胃炎病例是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106例患者。随机平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试验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复方酸乳杆菌片。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的有效率为96.2%。参照组为86.8%。两组疗效有效率检验P<0.05。在遵医用药的1个疗程内,未有不良反应的反馈。结论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复方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运用疗效确切,安全。在社区医院治疗急性肠胃炎中,可以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

  • 标签: 急性肠胃炎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复方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用于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分组研究,B组使用复方酸乳杆菌片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与B组相比,均相对更短(p<0.05);A组总有效率为95.65%,与B组78.26%相比,相对更高(p<0.05);A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率为4.35%,与B组8.70%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x2=1.551,p=0.213)。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而言,应用复方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且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急性肠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然后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中43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来进行治疗,B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疗法。分别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并统计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基本无差异,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均有了一定的改善,A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更加优于B组,二者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1例,占25.6%,A组中出现不了反应的患者仅有2例,占4.7%。A组的治疗安全性更高,两组间的差异显著(χ2=7.3404;P<0.05)。结论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较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快速稳定患者的病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嗜酸乳杆菌片 小儿腹泻贴 小儿急性腹泻 血清心肌酶 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肠胃炎疾病治疗中复方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择选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医院中进行急性肠胃炎治疗的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复方酸乳杆菌片)和观察组(复方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结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肠胃炎疾病治疗中复方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应用治疗,疾病治疗安全性高,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疾病恢复效果突出。

  • 标签: 急性肠胃炎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应用在急性肠胃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2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的是奥美拉唑肠溶片和复方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5%和70.9%,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治疗组的呕吐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泻消失时间等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生几率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实施复方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可以改善不良症状,提升临床治疗结果,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急性肠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肠胃炎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酸乳杆菌片的作用。方法:参与对象是76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片)、研究组(奥美拉唑肠溶片+复方酸乳杆菌片)各38例,均为随机划分。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APACHE Ⅲ评分较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副作用明显较低(P<0.05)。结论:治疗急性肠胃炎时,为患者同时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和复方酸乳杆菌片两种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APACHE Ⅲ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药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奥美拉唑肠溶片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急性肠胃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肠炎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酸乳杆菌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5例,常规组:复方酸乳杆菌片治疗;试验组: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酸乳杆菌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肠炎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杆菌片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奥美拉唑肠溶片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急性肠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复方酸乳杆菌,对两组治疗效果、肠道微生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较对照组78.05%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无明显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酸乳杆菌片联合“含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Hp+)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以及对乳酸杆菌和肠球菌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Hp+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含铋剂四联”治疗;观察组除了对照组的“含铋剂四联”疗法之外,给予复方酸乳杆菌片,每次2片,3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胃黏膜内镜分级评分、胃黏膜病理分级疗效、Hp根除率以及乳酸杆菌和肠球菌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黏膜内镜分级评分(胃黏膜炎症、炎症活动度、萎缩、肠上皮化生)[(1.31±0.18)分、(1.24±0.18)分、(1.15±0.16)分、(1.04±0.1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73±0.25)分、(1.59±0.21)分、(1.44±0.19)分、(1.30±0.18)分](t=3.67、3.80、4.17、4.52,均P < 0.01);观察组的胃黏膜病理分级疗效为94.23%(4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41/52)(χ2=4.04,P < 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 92.31%(48/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39/52)(χ2=4.50,P < 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肠球菌的改善[(8.30±0.95)copies、(8.04±0.95)copies]明显优于对照组[(7.51±0.93)copies、(8.30±0.95)copies](t=4.02、3.75,均P < 0.01)。结论复方酸乳杆菌片联合“含铋剂四联”治疗Hp+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且能有效改善肠道菌群水平。

  • 标签: 胃炎 幽门螺杆菌 药物疗法,联合 乳酸杆菌 肠球菌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混悬液药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物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给予试验组复方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混悬液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思密达治疗。结果(1)试验组药物疗效总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8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混悬液药物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等症状。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肠炎 复方嗜酸乳杆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患者补救治疗中,研究对其行复方酸乳杆菌与四联疗法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100例在2017年2月-2019年12月经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的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50例)、观察组(n=50例),分别行四联疗法、复方酸乳杆菌+四联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相对比,P>0.05,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更低(P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 Hp根除 四联疗法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沫凝聚杆菌属于凝聚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苛养菌,属于人类正常混合口咽菌群的一员,最常见在口腔黏膜表面定植。该菌感染在临床中较为少见,细菌培养及鉴定困难,易漏检。本院收治1例颅内感染患者,以发热、头痛为主,经脑脊液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出沫凝聚杆菌,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 标签: 嗜血菌,副嗜沫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沫凝聚杆菌是口咽部的正常菌群,该菌感染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且营养需求较高,细菌培养及鉴定比较困难,很容易漏检。本例患者胸闷、发热1周,左侧脓胸,血培养、胸腔积液标本培养均为沫凝聚杆菌。在抗感染治疗及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症状较前改善,但仍反复发热,行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松解术,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嗜沫凝聚杆菌 积脓,胸腔 血培养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益君康)复方酸乳杆菌片,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四君子汤加减,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后QLQ-C30优势明显(P<0.05)。结论: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予以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对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加以调节,对胃肠道功能加以改善,还能缓解症状,抑制病情发展,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便秘型 肠易激综合征 四君子汤 (益君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从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热芽孢杆菌噬菌体,并初步分析其特征。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热芽孢杆菌噬菌体,对分离得到的噬菌体进行电镜形态观察,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1、0.1、1.0、10和10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55℃、160r/min培养8h后测定噬菌体滴度,并进行噬菌体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分析。结果:从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为二十面体型;其感染宿主菌NHH4形成清晰的噬菌斑,最适MOI为1.0,最适感染温度为55℃,最适感染pH值为7.5。将这株噬菌体命名为TBIP1。结论:从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TBIP1为典型的二十面体型,当MOI为1.0时,TBIP1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

  • 标签: 嗜热噬菌体 嗜热芽孢杆菌 分离 形态与生理特征
  • 简介:摘要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以危害呼吸系统为主的传染病,该菌寄生在生猪鼻腔等上呼吸道内,是属于条件性细菌,可以受多种因素诱发。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污染排泄物或猪与猪之间的接触,慢性感染猪和带菌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率一般在 10%~ 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 50%。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制一种对肺巴斯德杆菌表现出强选择作用的选择性培养基,用于该菌的常规检测。方法药敏试验及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研制了肺巴氏杆菌选择性培养基(PPSM培养基)及肺巴斯德杆菌增菌液(PP肉汤)。肺巴斯德杆菌在PPSM培养基上,37℃48h培养,形成1mm左右,凸起、湿润、灰黑色并有金属光泽的特殊菌落;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氏菌的抑制率为100%,对变形杆菌的抑制率为76%,并能抑制其迁徙生长;通过PP肉汤增菌培养,PPSM培养基使SPF小鼠粪便中肺巴斯德杆菌检出率从0增至67.2%;用小鼠咽拭子接种该培养基,其初代培养物几乎为纯培养物。结论该培养基对肺巴氏杆菌具有较强的选择作用,使用该培养基对肺巴氏杆菌进行检测可以简化检测程序、防止漏检、在不处死动物的情况下对肺巴斯德杆菌进行常规监测。

  • 标签: 嗜肺巴氏杆菌 小鼠 巴斯德 肉汤 咽拭子 表皮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