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各相关因素对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我院检验科的BD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67例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肿瘤患者体内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将CD4+细胞计数或CD4+/CD8+低于正常范围最低值的患者定义为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全方位分析各相关因素与CD4+、CD8+细胞计数、CD4+/CD8+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之间的关系,最后客观地讨论出可能会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男性及年龄≤60岁的患者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女性及〉60岁的患者,且总蛋白(Totalprotein,TP)降低组、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降低组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升高组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各分组的正常组,其中性别组、TP组及CEA组的细胞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时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并及时进行纠正能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这也在临床的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细胞免疫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1.黄芪注射液对非特异性免疫有促进作用黄芪注射液10g/kg连续腹腔给药10天,对正常小鼠和氢化泼尼松处理小鼠胸腺有增重作用(P<0.01);4g/kg~10g/kg对氢化泼尼松处理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廓清指数和校正廓清指数(P<0.05~0.01)。2.黄芪注射液对体液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黄芪注射液以4.0g/kg~25.0g/kg剂量连续给药9天,对正常动物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无显著影响(P>0.5),但25g/kg剂量能显著增加环磷酰胺处理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P<0.01)。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体液免疫功能 促进作用 脾淋巴细胞增殖 抗体生成 廓清指数
  • 简介:在临床上发现更年期妇女(年龄大多数在45~55岁之间)出现失眠、心慌、心悸、阵发性潮热、出汗、伴头痛、易感冒、咽喉部肿胀疼痛、尿路感染、阴道炎等一系列更年期表现。本文针对更年期妇女免疫功能低下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对策。

  • 标签: 更年期 免疫功能低下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回顾人体必需营养素中主要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对人体免疫功能及疾病结局的影响。方法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以营养素、食物、膳食结构、膳食模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质元素等作为营养相关中文检索词,炎症、炎性、氧化应激、免疫力、免疫等作为免疫相关中文检索词;相应的以nutrients、food、diet、protein、fat、vitamin、minerals等作为营养相关英文检索词,inflammatory、inflammation、oxidative stress、immune、immunity等作为免疫相关英文检索词,检索截至2020年1月10日的文献。结果共纳入53篇文献,其中中文18篇,英文35篇。研究内容集中在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脂肪酸同免疫功能的关系。总体来看,营养素的不充足或缺乏会影响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主要表现在免疫指标CD3+、CD4+、CD4+/CD8+比值,以及IgA和IgG水平的变化。营养素摄入量或血清含量与疾病结局如疾病发生率或患病风险、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关系,而干预实验验证了补充一些营养素如n-3多不饱和脂肪酸、锌、维生素A等对免疫功能及疾病结局的有益影响。结论营养素摄入量或血液营养素水平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存在关系,充足的营养状态对提高免疫力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营养 营养素 免疫系统 免疫 系统综述
  • 简介:摘 要:探讨蛋白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以0.67、1.33、4.00 g/kg bw剂量和蒸馏水经口给予小鼠连续30 d后,进行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小鼠碳廓清能力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实验及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表明,0.67、1.33、4.00 g/kg bw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能力、抗体生成能力;1.33、4.00 g/kg bw能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结论证明蛋白粉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 标签: 蛋白粉 免疫 大豆肽粉 大豆分离蛋白粉 乳清蛋白粉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胃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更是位于前列。胃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以根治性手术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传统观点认为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杀伤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近来有研发现,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双重的,在抑制的同时也能通过相关调节机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化疗对胃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因此如果能充分利用正面作用,避免负面影响,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找到化疗和机体免疫功能的最佳结合点,将改善胃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化疗 胃肠癌 免疫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每40只小鼠为一大组,共五大组,分别进行碳廓清实验; NK活性测定、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半数溶血值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的测定(Jerne改良玻片法);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DTH)(足跖增厚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半体内法)。 将五大组动物每大组再按体重随机分成4小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设0.5、1.0、3.0 g/kg﹒BW 3个剂量组,为人体推荐量的5倍、10倍、30倍,另设蒸馏水对照组。小鼠每天按0.2mL/10g·bw连续灌胃30天后,分别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0.5、1.0、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NK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绞股蓝对高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高、中、低三个受试物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维持饲料;模型对照组和三个受试物剂量组均给予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受试物组灌胃受试药液(0.6mg/mL、1.2mg/mL、3.6mg/mL、10mL/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蒸馏水,连续30d。实验结束时眼眶采血,测定血清TC、TG、HDL-C、LDL-C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绞股蓝提取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体重无不良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血清TC、TG、LDL-C显著降低(P

  • 标签: 绞股蓝 高血脂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及零部件的开发与测试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驾乘感受及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车身域控制系统、动力域控制系统、底盘域控制系统、ADAS域控制系统和信息娱乐域控制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五大域控制系统,其产品品质将直接决定整车的动力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整车级控制系统的开发和集成测试将是新能源整车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提高测试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整车、子系统及零部件的产品品质把关也尤为重要,可有助于主机厂不断优化产品,提高产品品质。

  • 标签: 整车 功能测试 验证技术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挑选 50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被本院所收治患有尿毒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分别有患者 25例,对照组运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改善其肾功能,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毒症 肾功能 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选用不同微创介入疗法的价值。方法:遴选80例肝癌患者研究(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选用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n=40,选用射频消融治疗),统计两组免疫功能、肝功能。结果:(1)免疫功能: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

  • 标签: 微创介入疗法 肝癌 免疫功能 肝功能
  • 作者: 高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22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0
  • 简介: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儿的外周血象、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1例作为实验组(AA),根据患儿病情分为133例重型再障组(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168例非重型再障组(Non 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参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固有免疫功能指标: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和补体C3、C4水平;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计数、CD3+CD8+计数和B淋巴细胞计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A患儿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AA组降低更显著(P<0.0001)。固有免疫指标中,SAA组及NSAA组患儿的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均以SAA组为著(P<0.0001);SAA组嗜碱性粒细胞(P<0.0001)、NK细胞计数(P=0.03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A组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NSAA组补体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261)。特异性免疫指标中,SAA组的总T淋巴细胞计数(P=0.0002)、CD3+CD4+计数(P<0.0001)和B淋巴细胞计数(P<0.0001)均低于对照组;SAA组(P=0.3942)和NSAA组(P=0.1492)的CD3+CD8+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除补体C3、C4水平升高外,其他反映AA患儿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指标均出现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长期监测对AA的临床治疗或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固有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
  • 简介:包被浓度为30mg/L37℃时包被时间为2小时,2.3 包被液最适浓度测定 以吸光度1.025的稀释度为包被液最适浓度,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血清及体液α1-酸性糖蛋白

  • 标签: 免疫吸附试验 测定酸性 联免疫吸附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A、B检测系统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系统 评价方法 稳定性 准确性 一致性
  • 简介: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现实生产中证明由于传染病引起的猪死亡有40%~50%与猪瘟有关,特别是那些外购苗猪回来进行饲养的养殖户因猪瘟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近年来,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危害养猪业的3大传染病,

  • 标签: 免疫抗体跟踪 猪场猪瘟 猪瘟免疫抗体
  • 简介:摘要 越橘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本试验以越橘提取物0.017g/kg·bw/d、0.033g/kg·bw/d、0.1g/kg·bw/d三个剂量经口给予小鼠一个月,进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小鼠溶血空斑数、NK细胞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越橘 小鼠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别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诊断梅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65例门诊体检以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检测所有血清标本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TP-Ab),若检查结果显示TP-Ab阳性,应该再次采用RPR检测。其中252例疑似梅毒的高危群体,应该同时进行ELISA检测、RPR检测。结果本次研究的465例患者中两种检测方法均表示阳性者44例,其中梅毒潜伏感染者3例,确诊梅毒患者41例。95例TP-ELISA(+)RPR(-)患者中,梅毒治愈12例,梅毒早期感染者5例,其余原因不明。3例患者检测RPR(+)TP-ELISA(-),结果都属于RPR生物学假阳性。结论梅毒初筛适用ELISA法,梅毒治疗期间适合采用RPR试验法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梅毒诊断正确率,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充分的参考。

  • 标签: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 临床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27-02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粘附抑制因子。结果: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同时伴有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降低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结论:本研究提示急性期脑梗塞患者RCIA功能确受到影响。这对了解其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红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金丝桃苷(Hyp)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碳廓清实验、溶血素实验及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观察Hyp对正常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碳廓清试验,Hyp低剂量组(12.5mg·kg^-1)可显著提高小鼠碳阔清指数k(P〈0.05),Hyp中、低剂量组(25、12.5mg·kg^-1)可明显提高小鼠吞噬指数α(P〈0.05或P〈0.01),增强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溶血素试验,Hyp高、中、低剂量组(50、25、12.5mg·kg^-1)A值均大于模型组(P〈0.05或P〈0.01),能明显促进鸡红细胞致敏小鼠溶血素的生成;淋巴细胞增殖实验,Hyp高、中、低剂量组(0.5、0.25、0.125mg·mL^-1)对淋巴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P〈0.01)。结论Hyp对正常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 标签: 金丝桃苷 免疫调节 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年龄变化的人体免疫功能评价指标变化特点,为建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并收集2019年1—12月北京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478例健康人的血液标本,建立临床信息库,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257例)和老年组(≥70岁,221例),比较两组健康人外周血中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血浆中的细胞因子、T细胞增殖能力和T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能力等细胞功能的差异。结果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肿瘤免疫相关基因: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补体C3(C3)、补体C4(C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核转录因子(NF-κB)、促进红细胞存活的长链基因间非编码性RNA(lincRNA-EPS)、髓样调节Bim诱导死亡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orrbid)、环氧合酶2的长链基因间非编码性RNA(lincRNA-Cox2)、树突状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DC)和环状RNA-7(ciRS-7)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免疫相关基因C4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青年组(1.01±0.18)比老年组(0.64±0.13),P=0.047],其他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免疫相关的蛋白:其中IL-6[青年组(249.30±100.02)ng/L比老年组(283.00±94.98)ng/L,P=0.021]、HsCRP[青年组(2543.00±1111.89)ng/L比老年组(3056.00±1056.61)ng/L,P=0.002]、INF-γ[青年组(362.40±383.67)ng/L比老年组(500.40±502.27)ng/L,P=0.0470]和TNF-α[青年组(20.74±29.47)ng/L比老年组(33.09±48.91)ng/L,P=0.0416]在老年组表达水平升高,C4[青年组(449.50±51.17)ng/L比老年组(407.10±59.78)ng/L,P<0.0001]在老年组表达水平低于青年组。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同等条件下老年组CD3+ T淋巴细胞可增殖4代,而青年组的T细胞可增殖5代。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实验显示老年组的NK细胞促使对应的靶细胞A549释放LDH的水平低于青年组(P<0.05),而不同年龄段之间的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外周血IL-6、HsCRP、INF-γ和TNF-α水平升高,C4水平明显降低,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减弱。

  • 标签: 增龄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