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脑具有可塑性,通过一定手段给予患者适量和特定的重复性训练,可以促进大脑皮质的重组,使患者学习并储存正确的运动模式 [3-4]。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操作复杂,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通过康复机器人训练不仅能降低经济成本,还容易获得相当于甚至优于治疗师的功能修复,因此,康复机器人的出现为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 标签: 偏瘫患者 下肢康复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功能康复护理方式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基础护理组(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组(基础护理+功能康复护理),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关节肿胀、关节僵硬、膝伸屈不足)总发生率。结果:护理前,康复护理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同基础护理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护理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基础护理组(P

  • 标签: 功能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中风下肢偏瘫患者11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两组,每组59人。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44%;数据可以构成统计学分析(P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下肢偏瘫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下肢骨折术后采用疼痛护理对降低疼痛的有效机制。方法:纳选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共计120例。依照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设组别,对照组(n=60例,传统护理),研究组(n=60例,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术后24h、48h、72h疼痛评分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24h、48h、7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及本组护理前,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卧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疼痛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64例下肢骨折患者观察分析,32例是对照组,32例是研究组,本研究始于2020年10月,终于2021年10月,护理方式分别是常规护理、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疼痛护理 下肢骨折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疼痛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64例下肢骨折患者观察分析,32例是对照组,32例是研究组,本研究始于2020年10月,终于2021年10月,护理方式分别是常规护理、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疼痛护理 下肢骨折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研究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择出较好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推广。方法 研究时间截点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开展,取我院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双色球分组法为标准分成两组,后对组间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护理价值得以体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且仅有1例并发症发生(占比率5.00%),相较对照组各数据,统计P值均<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在临床上的有效实施,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且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患者医疗安全有保障,对此建议临床护理工作中大规模推广快速康复理念干预方案。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 术后康复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康复联合功能康复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1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使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患者的护理。结果;护理重点为介入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治疗基础疾病;介入治疗后,给予溃疡清创或截肢处理,予VSD负压吸引,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植皮的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结论;6例创面痊愈(治愈率46.2%),7例创面显效(显效率53.8%),总有效率为100%。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介入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治疗时,对患者施以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下肢骨折病例60例,随机数字方法分2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比较Fugl-Meyer、VAS、KSS、HS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VAS评分降低(P<0.05),Fugl-Meyer、KSS、HSS评分,生活质量提高(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治疗时,对患者施以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是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和价值的。

  • 标签: 老年下肢骨折 早期运动康复锻炼 物理治疗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疗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影响和作用。方法:选取1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实施早期运动疗法,观察组实施早期运动联合物理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况远少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施以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疗法联合物理疗法,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运动康复锻炼 物理治疗 老年下肢骨折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法从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1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范围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按照抽签的方式将这11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下肢骨折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强化快速外科康复护理理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展开强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利于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预后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下肢骨折 下肢运动功能 强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应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其均分为2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B组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观察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下肢功能(Fugl-Meyer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经统计,B组患者ADL、Fugl-Meyer评分均高于A组,且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A组(P

  • 标签: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 康复效果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科住院及门诊进行康复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患者74例,均为发病1~12个月的初发卒中,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任务导向训练,2次/d,20min/次,5d/周,共12周。观察组另给予12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1次/d,30min/次,5d/周。疗效评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站起-行走计时(TUG)测试、膝关节屈曲的主动关节活动度评测(KFAROM)。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Berg量表和FM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erg量表:(28±9)分比(22±9)分,(29±9)分比(24±9)分;FMA评分:(47±8)分比(36±8)分,(40±6)分比(36±7)分;均P〈0.01],但组间Be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FMA量表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erg量表评分的差值分别为(10.75±0.30)、(4.71±0.1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34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FMA量表评分的差值分别为(5.8±0.6)、(4.9±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P〈0.01)。(2)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UG测试及KFAROM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UG测试:(35±13)s比(56±18)s,(53±17)s比(58±18)s;KFAROM:(82±24)°比(60±23)°,(63±23)°比(57±26)°;均P〈0.01],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UG测试的差值分别为(21.5±5.0)、(4.6±0.6)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KFAROM的差值分别为(5.8±0.6)、(4.9±0.8)°,组间差异有

  • 标签: 卒中 康复 康复机器人 任务导向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对肢体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后组另采用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器训练,对比组间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上肢FMA、下肢FMA评分、FIM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在临床上应用,可同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器 脑卒中 偏瘫 肢体肌力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进行康复锻炼的价值。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同时实施强化康复锻炼,对比2组下肢骨折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下肢骨折患者干预的康复疗效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的康复疗效优良率(78.00%),P<0.05;实验组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满意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84.00%),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强化康复锻炼,对提高其康复的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康复锻炼 骨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