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理想情况下,临床教学这是通过持续、纵向的关系来实现的,考虑到学生的课程轮换时间短,教学时间短,咨询计划比临床指导计划更容易实施。在学习中建立学习、教学和评估的信任和连续性已得到解决。然而,许多研究发现构建纵向学生-教师经验是不可行的,而且,将医学生的优势、挑战和能力的信息传递给未来的教师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就临床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回顾

  • 标签: 临床 评估教学 推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扭转临床表现、诊疗原则方法对2004年上至2014年7月,10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20例病人回顾分析。结果19例行剖腹探查术,1例未手术治疗,体征改变后,症状体征消失,复查CT肠系膜已复位,手术19例术中全部诊断为肠系膜扭转,16例为自发性扭转,3例为继发性扭转,腹腔手术史为继发扭转原因。伴有小肠憩室12例,且憩室均位于屈氏韧带下50cm内多发憩室,4例为系膜及肠袢过长。术中探查肠系膜扭转为360?-1080?。肠坏死12例,(11例为大部分小肠坏死合并一例回盲部坏死),治愈18例,死亡1例。回顾临床表现腹部呈持续性剧烈疼痛,频繁呕吐,腹部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强迫体位等表现特点。辅助检查以B超和CT辅助检查为主,尤其是CT检查。影像上发现以系膜为轴漩涡样改变,以及扩张的肠管,符合肠系膜扭转的诊断。诊疗原则肠系膜扭转发病急,进展快,一旦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往往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肠系膜扭转 精准诊断 立即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麻疹特点并探讨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儿童麻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麻疹患儿的地区分布、年龄分布、疫苗接种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临床治疗措施和疾病愈后,总结目前儿童麻疹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90例麻疹患儿有32例发病前未曾明确接种过麻疹疫苗,56例发病前接种过1次疫苗,2例发病前接种2次疫苗。8月龄以下患儿23例。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热、Koplik斑、畏光流泪、口腔黏膜粗糙等,20例患儿出现类百日咳样咳嗽。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心肌损害、支气管炎为主。59例患儿使用抗生素,前3位为青霉素、头孢他啶、美洛西林-舒巴坦钠;27例使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2例使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液;84例使用中药制剂,前3位为口服莲花清瘟胶囊、蒲地兰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临床痊愈出院69例、21例好转出院,无患儿死亡。结论8月龄以下婴儿及单次接种疫苗儿童成为麻疹的新兴高发人群,临床表现仍以典型症状为主,抗生素治疗普遍应用于麻疹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患儿中成药使用以清热解毒药物为主。

  • 标签: 儿童 麻疹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适当指征。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03-09月在我院住院的宫外孕病人,条件适合的49例,停经38d-57d,年龄21-39岁,平均为29岁,所有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血HCG10000u/ml以下,B超提示有盆腔包块及积液,但未见胎心管搏动,采用MTX肌注+息隐口服方法保守治疗,将病人按血HCG值、包块直径大小及盆腔积液深浅分三组,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9例宫外孕病人,保守治疗成功44例,失败5例,总的治愈率90%。结论MTX肌注+息隐口服,保守治疗宫外孕效果好,且可适当放宽保守治疗指征。

  • 标签: 宫外孕 MTX 息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本院2011.01-2012.01期间7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主要检查深静脉功能情况,总结操作方法及分析影像学资料。结果(1)单纯性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状较轻,故本组仅2例,表现为浅静脉增粗、扭曲,血流速度缓慢,交通静脉瓣膜影消失,造影剂由浅静脉向远端逆流,由小腿交通静脉向浅静脉逆流,而深静脉正常。(2)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本组有47例,表现为交通静脉扭曲、增粗,无瓣膜显示,深静脉瓣功能正常,显影的静脉血流通过交通静脉流向浅静脉,导致交通静脉与其贯通的浅静脉曲张。(3)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的功能不全,本组有24例,其中深静脉功能不全较严重者9例,表现为深静脉扩张,瓣膜稀少,显示欠佳,其外观失去正常竹节状,而成直筒状扩张改变,显影的静脉血流通过功能不全的瓣膜向远端逆流。结论配合临床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术前检查,为临床手术方法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减少此病复发率,临床意义深远。

  • 标签: 造影术 下肢静脉
  • 简介:目的:研究腹股沟疝的超声表现及超声对腹股沟疝的诊断和分型价值。方法:收集116例经医院普外科手术确诊的腹股沟疝病例,其中56例斜疝,40例直疝,20例股疝。回顾分析其术前超声检测报告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6例斜疝分型检出54例(96%),2例误诊为腹股沟区脂肪瘤;40例直疝检出38例(95%),1例误诊为腹股沟脂肪瘤,1例误诊为腹股沟斜疝;20例股疝检出19例(95%),1例误诊为直疝。结论:超声对于腹股沟疝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确定疝的分型、疝内容物性质,确定有无伴发疝,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超声 鉴别诊断 腹股沟直疝 股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 90例登革热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择我院2019 年 7 月至 2019年 12 月收治的 90例登革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症状表现主要为

  • 标签:
  • 简介:血管胎记是一组包括多种病理类型的先天性疾病,影响患者的面容及功能。此病临床表现多样、发病部位解剖关系复杂.其诊断及治疗对医师仍是挑战。由于每一类型的病变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准确诊断非常重要。对孤立性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诊治,初级医师即可进行,但对复杂的、少见的病例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该文旨在总结脉管疾病的诊断经验及血管胎记的处理方法。

  • 标签: 血管畸形 临床回顾 胎记 先天性疾病 治疗方法 诊断经验
  • 简介: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眼外伤相关因素,提供当地眼外伤流行病学相关资料。方法:选取2007-01/2011-12于我院眼科住院的眼外伤患者1137例1610眼,对其一般情况、致伤原因、预后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4.77∶1,高峰年龄为20~49岁;职业以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者为主;前两位致伤性质为钝挫伤和穿孔伤,其中穿孔伤的平均致盲率最高(45.65%)。5a来相邻年度间致伤性质构成比无显著差异(χ2=14.586,P=0.367)。眼外伤并发症多混合存在,以外伤性白内障、前房积血、葡萄膜炎更多见。结论:应提高人们对于眼外伤的预防意识,对眼外伤患者可给予及时救治,降低眼外伤致盲率。

  • 标签: 眼外伤 流行病学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Warthinps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腮腺Warthinps瘤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72例患者共79侧腮腺发病,累计86个病灶,二维声像图均表现为低回声结节。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Warthinps瘤特征性声像学表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腮腺 Warthin's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56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5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主要诱因,其次是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外伤及其他原因,B超诊断胎盘早剥虽然是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论胎盘早剥并发症多,对母儿生命危害大,重视诱因和临床表现,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轻重决定分娩方式。

  • 标签: 胎盘早期剥离 早期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率逐年增加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连续5年住院分娩产妇2735例其中313例剖宫产手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年平均剖宫产率11.46%虽然低于WHO提出的少于15%的目标,但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剖宫产的指证中胎儿宫内宭破、相对头盆不称、羊水过多过少、瘢痕子宫、脐带原因、社会因素等占前6位原因。结论剖宫产率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而不单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通过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职业修养,同时推广适宜的产科技术,正确掌握剖宫产指证是可以降低手术率。

  • 标签: 剖宫产 逐年增加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小儿惊厥病因进行临床分析,以利于有效控制惊厥发作。方法收集5年中因惊厥住院的病例共436例,根据病史、性别、初发年龄、体温、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惊厥病因多样,包括热性惊厥229例,颅内感染68例,癫痫57例,腹泻相关性良性惊厥27例、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6例,颅内出血14例,中毒7例,其他8例。有热惊厥308例(70.64%),无热惊厥128例(29.36%)。结论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颅内感染,再次为癫痫。婴幼儿期惊厥发病率最高,青春期发病率最低。

  • 标签: 惊厥/病因学 癫痫 急诊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龄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30例高龄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临床症状与诊治内容。结果 全部患者中,以呼吸困难、发热、胸闷、咳嗽等肺内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12例,而以心动过速、乏力、嗜睡、恶心呕吐等肺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18例。经胸部CT检查或者是X线检查,病灶集中于肺段以下,且单侧亦或是双侧点片状与斑片状浸润影最常见。经治疗,治愈17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 高龄老年肺炎患者表现不同且不典型,一般会并发慢性基础性疾病,且治疗周期较长,存在较多的并发症,致死率偏高。为此,需尽早诊疗以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高龄 肺炎 诊治
  • 简介:摘要生物样品铅含量的测定,是根据不同的生物材料、选择相适应的检验方法,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来实现的。生物材料直接来源于人体内部或组织的一部分,在材料的选择上必须能反映人体真实接触铅的水平。并且要具备取材方便,受检者乐于接受;变动小,样品铅含量稳定;易运输,贮存时间长的特点。铅及其化合物从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进入人体组织中的铅,一部分通过肾脏排出体外1,2。因此,测定生物样品中铅的含量,尿、血、发等都是常选用的生物材料,其中尿铅的测定最为广泛。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