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一种简单、廉价的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n—HA/CS)复合材料,并评价其理化特征和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原位沉析和冷冻干燥法制备n—HA/CS支架,通过扫描电镜、组织切片染色、x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其微观形貌和组成;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材料浸提液和表面接种考察n—HA/CS复合材料对第3代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黏附、增殖的影响,评估其细胞相容性。将n—HA/CS复合材料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背部肌袋,经组织学染色后评价其组织相容性。结果n—HA/CS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为(88.65±2.34)%,孔径为(112.63±20.47)um,HA晶体颗粒长度为200~700nm,且分散均匀;X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的HA是含CO3^2+弱结晶纳米晶体。材料的断裂强度为(1.47±0.15)MPa,弹性模量为(37.52±3.43)kPa,可满足非负重部位骨修复要求。n—HA/CS材料浸提液未明显抑制hBMscs的增殖,直接接种在n-HA/CS复合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增殖功能正常;组织相容性实验也表明,植入4周后组织炎性反应明显减轻,12周后材料基本降解并由新生组织爬行替代。结论采用原位沉析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的n—HA/C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 标签: 羟基磷灰石类 壳聚糖 组织工程 支架 纳米复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雷公藤甲素纳米材料(TPNA)对抗原诱导的兔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7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法分配为4组,建立抗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后,TPNA组、雷公藤甲素组(TP组)和倍他米松组(BS组)分别于超声引导下向关节腔内注射TPNA、单纯TP、倍他米松,每组7只;对照组(6只)仅穿刺但不注射任何药物。观察关节肿胀度,滑膜炎及骨破坏等病理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①末次免疫1周后即治疗前TPNA组、TP组、BS组和对照组兔膝关节直径大小分别为(2.02±0.08)cm,(2.08±0.06)cm,(2.10±0.06)cm和(2.18±0.07)cm,在给药1周后上述各组膝关节直径分别为(1.85±0.06)cm、(1.89±0.07)cm、(1.93±0.08)cm和(2.15±0.08)cm,各个给药组关节肿胀均见明显改善。随着治疗的进行,TP组、TPNA组和BS组兔膝关节直径逐渐减小(F=58.83,P<0.01;F=53.78,P<0.01;F=68.24,P<0.01),而且TP组、TPNA组和BS组兔膝关节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83,P<0.01;F=71.94,P<0.01;F=140.79,P<0.01)。② TP组滑膜炎病理评分较对照组低(Z=-2.082,P<0.05),以轻度滑膜炎为主,而TPNA组和BS组滑膜病理评分比TP组低(Z=-2.082,P<0.05;Z=-2.687,P<0.05),大多无滑膜炎表现,BS组与TPN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0,P>0.05)。③ TPNA组、TP组以及BS组骨质破坏的病理评分均比对照组减轻(Z=-2.505,P<0.05;Z=-2.216,P<0.05;Z=-2.505,P<0.05),TPNA组、TP组以及B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8,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TPNA可以缓解关节肿胀,减轻滑膜炎,延缓骨破坏的形成。其效果与糖皮质激素相当,好于单纯TP。关节腔内注射TPNA有望成为治疗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雷公藤甲素 纳米医学 关节炎,类风湿 超声检查,介入性
  • 简介:摘要种植义齿日渐成为修复缺失牙的主要治疗方案,传统的种植义齿材料如纯钛,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抗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其弹性模量和周围骨组织不匹配,常常不可避免的产生应力屏蔽、应力集中等问题,最后影响种植义齿的远期效果。功能阶梯材料(FGM)由于弹性模量在空间方向呈连续性变化,能较好的适应周围组织,实现传统纯钛种植材料所无法达到的性能和功能,被逐渐应用于口腔领域。本文将从功能阶梯材料的设计方案及相应的机械性能角度,对FGM进行综述。

  • 标签: 功能阶梯材料 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用金属材料在骨科应用中的生物功能化。方法:本文利用计算机检索技术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检索词为3D打印技术、生物功能化以及骨科医用金属,并对最终纳入的61篇文献资料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医用金属材料是最早应用在骨科领域中的材料,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材料属性正在朝着生物功能化方向发展。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材料性能的同时,能够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的方式进行金属材料生物功能的有机耦合。结论:骨科医用金属材料的生物功能化能够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备良好的生物性能和骨诱导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也为骨科领域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

  • 标签: 骨科 生物功能化 材料表面涂层
  • 简介:摘要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局限性、扩张性主动脉疾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AAA。对未达手术指征的AAA,临床上亟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用于缓解AAA的进展,以降低致死性AAA破裂的发生率。功能纳米材料靶向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病灶靶向性,较低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了较传统药物更好的AAA治疗效果。本文主要从主动靶向、被动靶向及其他新型靶向方式3个方面总结了实验性AAA模型中纳米材料靶向递药治疗的研究经验,拟为AAA药物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想法与思路。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纳米材料 主动靶向 被动靶向
  • 简介:目的制备聚醚醚酮(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材料表面口腔微生物黏附与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分别制备PEEK基纳米羟磷灰石(n-HA/PEEK)和PEEK基纳米氟磷灰石(n-FA伊EEK)复合材料,以纯钛(CpTi)和PEEK作对照,应用微生物活性剂检测试剂盒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口腔微生物黏附和成膜情况。结果与CpTi相比,黏附初期2小时内PEEK及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口腔微生物黏附量显著减少;四组材料表面在第14天形成的生物膜形貌和厚度基本一致,但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组表面生物膜内死菌/活菌比显著高于CpTi及PEEK组,而且n-FA/PEEK组显著高于n-HA/PEEK组。结论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细菌黏附量低于CpTi,生物膜死菌量显著高于CpTi,提示材料的成分和表面粗糙度影响口腔微生物的黏附和生物膜的组成结构,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聚醚醚酮 纳米复合材料 细菌黏附 生物膜 口腔微生物
  • 简介:目的:建立纳米雄黄的粒度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纳米雄黄的表观形貌进行直接观察测定,用激光光散射法对纳米雄黄的粒度分布范围进行分析测定。结果:首次得到原子力显微镜下纳米雄黄形貌特征图;激光光散射颗粒度测定仪的测量显示.粒径在30nm以下的纳米雄黄约90%。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原子力显微镜法和激光光散射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纳米雄黄的粒度检测。

  • 标签: 纳米粒子 雄黄 显微镜检查.原子力 激光光散射 粒子大小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DNA纳米机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DNA纳米机器是指由DNA分子构造的自组装器件。DNA纳米机器对生物医学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在DNA生物传感器,非病毒基因传递,靶向给药,细胞内物质输运,纳米尺度的自组装等方面。

  • 标签:
  • 简介:随着纳米金概念的热炒,这个号称有2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再一次牵动了众多美容企业渴望一夜暴富的神经,一时间市场上各种打着纳米金概念的化妆品纷纷出笼。也许是美容行业概念炒作的风气太盛,也许是金丝植入的阴影依然笼罩在国人头上,这种打着“金”字旗号的产品甫一出现,就被大众媒体高度关注,对其功效和价格的诸多质疑一时喧嚣尘上。

  • 标签: 纳米金 市场 标准 美容企业 美容行业 大众媒体
  • 简介:皮肤屏障对于维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极为重要,而穿透皮肤物理屏障、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是提高外用药物疗效的关键,多种化学、物理方法用以促透皮吸收,其中微针,尤其纳米微针具有对皮肤屏障影响小的特点,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皮肤屏障 透皮给药 纳米微针
  • 简介:背景:前期实验采用仿生学原理制备了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复合材料,但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还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作为注射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可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支架复合培养,作为实验组;以单纯接种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与增殖。将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支架埋植在家兔背部肌袋内,埋植后2,4,6,8周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细胞生长、增殖良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支架埋植后2周,材料周围有中等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细胞浸润,可见小血管与纤维母细胞增生,材料已被炎性细胞分割、围绕散碎;埋植后4周,可见少量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聚集,炎症反应进一步消退,肌纤维排列、形态正常;埋植后6周,材料周围炎症反应轻微,组织水肿不明显;埋植后8周,炎症反应基本消退,材料基本降解完成,肌纤维形态基本正常。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作为注射型支架材料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半水硫酸钙 组织工程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 简介:纳米银粒子具有极大表面积、极小体积、极多表面活性位点等特性,使其厂泛应用于普外科领域。本文就纳米银粒子在外伤、抑菌、癌症等几个方面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纳米银 粒子 普外科
  • 简介:摘要叶酸靶向纳米递药系统既具有叶酸-叶酸受体的主动靶向又具有纳米递药系统的被动靶向的优势,可实现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递送,有效地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叶酸脂质体、叶酸树突状纳米粒子、叶酸纳米胶束、叶酸纳米球等靶向递药系统进行综述。

  • 标签: 叶酸 叶酸受体 恶性肿瘤 纳米递药系统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聚乳酸纳米泡,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全氟戊烷的纳米泡,对其粒径进行表征,评价纳米泡的体外储存稳定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纳米泡进行体外超声成像效果考察。结果制得的纳米泡为乳白色,粒径318.4±5.1nm,体外稳定性好,纳米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能增强超声成像的效果,并且能被超声波击破。结论制备的聚乳酸纳米泡体外稳定性好,能增强超声成像。

  • 标签: 纳米泡 聚乳酸 全氟戊烷
  • 简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宣布,该校研究人员用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新方法,成功地对癌细胞进行了检测。该校琼森癌症中心在声明中说,癌细胞通常要比建康细胞更柔软一些,根据这个特点,科研人员使用纳米显微镜等设备触探细胞并检测其柔软度,当细胞的柔软度较高时,则表明它已经发生了癌变。

  • 标签: 技术检测 纳米技术 癌细胞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纳米显微镜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的新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经综合、归纳写成综述。结果不同的制备技术和工艺适合不同性质药物SLN的制备。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制备方法 固体脂质纳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