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中华算盘精品鉴赏》(17页),第2部分,太古计算工具演变及出土文物载,周全中老先生的“运筹算图”(附图)。《〈数术记遗》今译(八)(赵英立、周全中译、梅荣照校,见《齐鲁珠坛》)1986年第1期38—40页(下同),中曾作了为下辨真:“运筹算:等于说...

  • 标签: 辨真 甄鸾 无法解释 行计算 山东蒙阴 节间
  • 简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材第十一章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中,在介绍凝华的定义后,有这样一段话:“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很多,如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等.”笔者认为,简单地说雾凇是凝华现象,并不准确.因为雾凇的成因并不是只有“凝华”一种物态变化.

  • 标签: 物理教材 物态变化 放热过程 科学技术 出版社 凝华
  • 简介:200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题第10题:春节期间燃放双响炮,如图1所示,把双响炮用橡皮条系在一根竖直插入地里的竹杆上,悬在半空中.点燃后,双响炮“砰”一声竖直升上高空,“啪”一响而炸裂.关于双响炮第一响后竖直上升的运动情景,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标签: 中考 解答 春节期间 镇江市 江苏省
  • 简介: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简称苏科版《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苏科版《物理》教材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密切结合,倡导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全面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

  • 标签: 《物理》 九年义务教育 实验教科书 初中 课程标准 科学技术
  • 简介:1.(2007年闵行区初三质量监控考试理化试卷第19题)如图1,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5cm,将光屏放在光具座的80cm刻度处,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应在__cm刻度范围内移动,能在光屏上成像,蜡烛在__cm刻度范围内移动,能在同侧成放大的虚像.(选填“30-45”、“小于30”或“大于45”)

  • 标签: 质量监控 闵行区 物理试题 考试 透镜焦距 刻度
  • 简介:初中物理教材9年级(上)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进行探究时,有部分结论不能很完美的得出.本文就从这个实验出发,对这个实验重新进行探究,分析出造成实验数据与应得结论差距过大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 标签: 科学探究 差距分析 问题解决
  • 简介:浙江省第12届初中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卷第31题如下:桔槔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取水的机械.它前端用绳系一木桶,后端系一配重物.取水时可将前端按下,木桶盛满水后,借助配重,只要用较小的力上提,水桶就上来了.假定OC:OD=K,杆CD的质量不计,配重A的质量为M,密度为ρ(ρ〈ρ水)的圆柱形木桶的质量为优,木桶的外径为D,木桶高为H,水的密度为ρ水.

  • 标签: 竞赛题 参考答案 杠杆原理 取水 木桶 浙江省
  • 简介:本文对文献[1]提出的"求解线性规划的快速换基迭代法"从多阶段决策的观点阐述并举证了从极优基未必能快速到达最优基的论断.旨在说明用此方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问题时不一定能实现快速换基迭代的概念.

  • 标签: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 换基 迭代 多阶段决策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测题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如图1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

  • 标签: 水量 中考 填空题 大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