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间我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医嘱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护理和随访,试验组患者(50例)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2%,对照组患者(50例)血压控制总有效率8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血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起到控制和稳定血压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高血压患者 治疗依从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诊的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取循证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对预防并发症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将循证医学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以期达到减少患者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1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患者根据循证医学理论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比较循证组和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得分。结果应用SF-36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循证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89.28±9.29、90.38±9.46、91.54±9.23、88.14±9.19、90.74±9.41、89.24±9.4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77.15±8.12、78.13±8.72、78.82±8.17、79.19±8.41、80.26±8.22、78.23±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40、11.661、12.638、8.799、10.273、10.752,P=0.000,循证组患者总满意度(95.33%)明显高于常规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9,P=0.044)。结论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有积极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医学理论 心血管内科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医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基础上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于科室接受治疗并符合研究基本要求的7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数字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4)。两组治疗方案一致,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为88.24%(3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100.00%(37/37),高于对照组的91.18%(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确切,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可进一步缩短治疗进程并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蒙医药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4月笔者医院治疗的8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X2=6.3154;观察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X2=6.1879。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口腔溃疡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口腔溃疡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循证护理可以在临床推广开来。

  • 标签: 循证护理 化疗期白血病 口腔溃疡 预防作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3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不良反应及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分及物质生活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结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循证 针对性护理 肾病综合征
  • 简介:循证教学是指基于证据的教学,是教师个体经验、教学智慧与教学证据有机融合的教学形态,由教学主体、教学证据和教学情境构成。其中,教学主体是循证教学运行的主体力量,教学证据是循证教学实施的中介要素,教学情境是循证教学展开的时空场域。循证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为革新教学理念,使教学有据可依;转换教学思维,使教学有迹可循;明确教学过程,使教学有法可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循证教学实效,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尚需对循证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检验。

  • 标签: 循证教学 教学主体 教学证据 教学情境 教学智慧
  • 简介:摘要循证医学理念的提出,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革命,医学由经验时代进入证据时代。循证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克服的转化鸿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医生可以更精准地记录临床实践,产生更贴近真实世界的大数据。如何利用医疗大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擅长在复杂数据中寻找规律,帮助医生分析、挖掘数据,增进对疾病的认识。特别是深度学习的方法,擅长图像的分割、增强、重建以及生成,能更好地重建解剖、实现可视化,帮助手术操作。医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不仅提供了传统的循证医学证据,更丰富了循证证据的内涵,开启了精准把握每个患者病情、反映真实世界的医学新时代。

  • 标签: 人工智能 循证医学 神经外科 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无创呼吸机(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NIPPV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循证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循证组患者护理后1d、护理后3d以及护理后5d的依从性均显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胃肠胀气误吸、鼻面部压伤、排痰障碍以及VAP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NIPPV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春玲,郝琳娜,孙丽红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2-12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循证医学是90年代在医学领域内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定义是基于现有的最好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也指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临床试验证据、资料文献等,作出最佳治疗决策的方法。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高质量的证据是指尽可能保证结果真实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数据。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的关键。研究人员应该尽量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临床医生应尽可能使用现有的最佳证据。循证医学在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时,考虑患者的愿望,从而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及患者的参与是循证医学的基础。循证医学实践包括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结合临床经验与最好证据对患者进行处理和效果评价5个步骤。本文探讨循证医学的应用在院内感染控制上和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的意义。
  • 简介:摘要循证介入放射学是循证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学科演进交融的结果,其采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介入放射学领域进行最佳的临床实践。本文将系统地阐述介入放射学中临床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临床实践指南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推动循证介入放射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标签: 循证医学 介入放射学 循证介入放射学
  • 简介:通过对广西女子监狱开展循证矫正分析,并取得理想的矫正效果的基础上,探讨把握循证矫正的核心理念,培养掌握循证矫正实践方法的循证矫正工作者,重视人的作用,重视成本效益,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调查研究,重视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建立数据库,使服刑人员矫正工作尽可能建立在各种“证据”之上,重视各项工作的科学性,从而提高矫正服刑人员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服刑人员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 标签: 女子监狱 循证矫正 价值 机制
  • 简介:目的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医学生的循证医学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对该院2012级五年制31名和2011级七年制34名见习医学生进行2016年循证医学卷面考试知识点完全正确率的分析和比较,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果五年制学生9个知识点完全正确率均超过50%;七年制4个知识点完全正确率超过50%,其余7个知识点均低于50%。两个班级对于循证医学的概念达到100%掌握,但随机对照试验的认知度较低,系统综述的概念(80.65%vs41.18%,P=0.001)和证据等级划分(61.29%vs32.35%,P=0.019)两个知识点五年制优于七年制学生。五年制学生建议增加课堂互动及参与度,希望临床实习阶段继续学习。结论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生循证医学教学的改进措施,对课程在临床阶段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循证医学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 简介: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循证医学是比较基础也比较重要的学科。以前中医骨伤科运用的医学方式是传统的经验医学,而现在向着循证医学的方向发展,这种转变是全世界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如果要将经验医学转变为循证医学,就必须让临床决策有据可依。中医骨伤科中应用循证医学又被称为中医骨伤科循证医疗,就是结合医生的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意愿和经济状况,以最佳临床依据为参考,作出医疗决策。本文介绍了循证骨科学的产生,同时分析了目前中医骨伤科中循证医学的具体应用。

  • 标签: 循证医学 循证骨科学 应用
  • 简介:从历年有关高考改革的文献统计发现,关于高考改革研究,定性研究相对于定量研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为了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推动高考改革的研究,同时为了在高考改革过程中避免设计带有选择性、不系统性、政治性和非理性,平衡多方矛盾,可以尝试在高考改革的研究中引入由循证医学带来的循证实践框架: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上解读将循证实践应用于高考改革的必要性;从研究者、实践者、服务对象、管理者角度介绍循证实践如何在高考改革中平衡多方矛盾;结合高考改革本身的定位,从循证平台建设和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主体的高校两个方面提出循证实践运用于高考改革的建议。

  • 标签: 基于证据 循证实践 高考 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