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印太”是近年来美国战略学界率先提出的地缘政治概念,旨在以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方式,以海洋和海上通道整合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所涉范围内的广阔地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对这一构想作出呼应,并试图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毋庸置疑,这一构想的提出和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区多边格局的走向,影响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印度洋的战略利益,以及中国对美国亚太战略、关印关系及其他相关盟友与伙伴关系的评估与反应。

  • 标签: 印太 地区多边格局 战略安全
  • 简介:地区安全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意涵,体现出地区各国在促进共同体建构的安全意识以及共同安全理念的进化历程和结果,表现为地区国家间对安全议题和环境上的高度认同感,并塑造了相互间友好和平的关系。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是与政治共同体结合在一起的,是以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指导,建立了一系列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对促进地区稳定与安全发挥了相当独特的作用。然而,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原则的局限性影响了东亚和亚太安全共同体建设进程,使之仍停留在相当初级的建构阶段,未能对增进地区发展与繁荣提供足够有效的和平红利。中国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只有在继承和创新和平外交理念的过程中,在多方面采取理性而积极的外交政策和倡议,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其他行为体共同建构起亚太可持续安全共同体,才能塑造总体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

  • 标签: 地区安全共同体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 东亚安全共同体 亚太安全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 简介:<正>台湾正力图建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所谓“亚太营运中心”,即利用台湾在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以及既有的经济基础,吸引跨国企业与本地企业以台湾为投资和经营东亚市场,包括大陆市场的总部。该计划涵盖了生产制造、货物与旅客转运、专业服务3大类营运中心,并细分为制造业中心,转运类中的海运中心、航空转运中心,服务类中的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媒体中心,将用10年时间建立6大专业营运中心。台湾有关当局声称,结合跨国企业和本地企业全面加速推动亚太营运中心这项“跨世纪的经济建设工程,为寻求台湾经济再突破,并使台湾在亚

  • 标签: 亚太营运中心 台湾经济 台湾当局 两岸关系 两岸经贸关系 航运中心
  • 简介:作为主管外交的职能部门,美国国务院是美国“塑造亚太”的主要实施和协调者。在所谓“塑造亚太”方面,美国国务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负责公共外交的公共事务局、负责网络外交的e外交办公室、提倡宗教自由的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以推广美式“普世价值”为己任的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等。后两个部门每年都要分别发布《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和《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亚太国家在内的各国的宗教自由、人权等状况加以评判,以配合美国对亚太的塑造。美国亚太塑造策略的实质是以宗教和人权为借口,推销其民主价值观,以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多的亲关政权。对此,我们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塑造亚太 国际宗教自由报告 国别人权报告
  • 简介:韩国在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和亚太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必然对韩国产生直接影响。在美国“亚太再平衡”的背景下,基于对东北亚地区体系和地区秩序的判断及自身所秉持的政治理念,代表韩国保守势力的李明博和朴槿惠政府均做出了以强化韩美同盟为外交安全战略基干的选择,迎合美“亚太再平衡”战略,并将韩国纳入美亚太战略布局中,从而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产生复杂的影响,不但激化地区内的对立格局,也使得包括朝鲜核问题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 标签: “亚太再平衡” 美韩同盟 韩国外交 安全战略 东北亚安全
  • 简介: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天然一员,亚太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依托及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舞台。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新时代之际,关注中国面临的亚太环境变化,妥善应对挑战和风险,有助于继续扩大中国影响力,维护亚太和平稳定。

  • 标签: 亚太地区 中国特色 和平发展 引领作用 大国外交 环境变化
  • 简介:亚太地区当前安全形势及前景展望刘长宝当前,亚太地区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安全态势不断改善。尽管亚太各国国情不同,利益各异,发展不平衡,影响地区安全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本地区形势的主流。一、对当前亚太地区安全形...

  • 标签: 地区安全 和平与发展 不平衡 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国际战略 持续发展
  • 简介:美国对亚太同盟体系的强化,构成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地区格局和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美国及其盟友在政治、军事领域的紧密合作曾是其获得冷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冷战后尤其在反恐战争中,美国的战略自负曾引起比较广泛的反感,甚至使一些盟友与其拉开了距离,

  • 标签: 美国 中国安全 亚太 大国关系 地区格局 军事领域
  • 简介:<正>1986年7月,当戈尔巴乔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首次就亚太地区问题阐述苏联的外交立场该地区大多数国家领导人对这种被称之为"新思维"的外交设想只是表示了谨慎的欢迎度,认为其宣传价值高于其现实意义的观点似乎占了上风。随着苏美关系的逐步改善,欧局势的进一步缓和,以新思维为主要内容的苏联亚太新战略开始了顽强的起步:积极推进亚洲地区冲突"热点"的解决、努力缓和地区性紧张局势,以中苏和解为基点全面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所有这些,明显改善了苏联以往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被动

  • 标签: 亚太地区 苏联外交 戈尔巴乔夫 新思维 新战略 东北亚地区
  • 简介:进入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世界范围的国际格局变化和亚太地区自身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经过最近二、三年,特别是1992年的发展,其变化进程的基本趋势已见端倪,已有可能展望它的未来走向。

  • 标签: 地区经济 柬埔寨问题 发展前景 国际格局 政治解决 两极格局
  • 简介:伊核问题破局与"亚太再平衡"战略有较为密切的间接联系。奥巴马执政后不久,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受限于国力,为了顺利推行此战略,美国需要从中东抽身。但中东地区历来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之一,奥巴马政府在从中东抽身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尽力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于是推出了以"收缩力量、操控乱局"为特色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伊朗是地区强国,伊朗核问题如不实现破局将会使美国难以从中东抽身,也不利于其在该地区构建新的平衡,"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将更加难以顺利实施。因此,美国需要在伊核问题上实现破局。

  • 标签: “亚太再平衡” “中东离岸平衡” 伊朗核问题
  • 简介:由于受美、日经济衰退及欧盟经济减速、IT产品需求再度趋向疲软、"9·11"事件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01年亚太发展中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之中。这次衰退与1997—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衰退原因不一样,主要是受外部影响造成的,且其对亚太发展中地区经济的影响是不平衡的。展望2002年,亚太发展中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不会太大。

  • 标签: 亚太发展中地区经济 回顾 展望
  • 简介: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中日合作关系高连福近两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出现了较快发展的新形势,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亚太各国都在积极筹划本国的应对之策。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的两个大国,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中国和日本对亚太经济合作采取...

  • 标签: 亚太区域 中日合作 亚太地区经济 亚太经济 茂物 区域经济
  • 简介:亚太经社会交通运输司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资助,近年来在海商立法方面组织开展了很多工作,主要有:一、在举办地区和国家级国际多式联运讲习班上,着重讲授有关国际海上运输法规和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制度和有关法规,我国应邀派专家出席了1988年泰国、菲律宾讲座,1989年卡拉奇讲座,讲授上述法规。二、1990年1月8日至11日在亚太总部召开了亚太地区第一届海商立法研讨会出席的有孟加拉等15国代表,主要课题是“海上优先请求权、抵押权及其限制执行”。先由CMI副主席MC-

  • 标签: 海商 海上优先请求权 多式联运经营人 国际海上运输 亚太经社会 国际多式联运
  • 简介:21世纪初亚太安全形势展望王纯银冷战结束以来,亚太地区处在政局相对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和平和发展的趋势更加凸显。但由于亚太地区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悬而未决,大量现实矛盾纵横交错,各种潜在的危机依然存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平衡性...

  • 标签: 亚太安全 亚太地区 21世纪初 新太平洋共同体 集体安全机制 东盟地区论坛
  • 简介: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是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修订和补充。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但是中关两国的共同利益依然主导中美关系的走向。新时期,要本着政治上放眼全局、经济上互惠互利、安全上“斗而不破”等思路和策略发展中美关系。

  • 标签: 美国 亚太战略 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