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炭负极的表征手段,重点介绍了XRD、拉曼光谱、FTIR、XPS、XRF等分析方法在炭负极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炭负极 表征
  • 简介:从电池制备工艺角度研究了壳核结构改性天然石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极片的压实密度严重影响改性石墨粒子在极片中的电化学性能,过高的压实密度会导致材料的首次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变差。扫描电镜(SEM)测试显示,极片的压制工艺过程会不同程度地导致粒子变形,甚至破裂,天然石墨内核的外露是造成材料电性能恶化的首要原因。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改性天然石墨 负极 压实密度
  • 简介:介绍了BiFeO3薄膜在光伏电池中应用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用作太阳能电池的要求、加工方法、研究现状及前景。对传统的p-n结太阳能电池和BiFeO3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比较并作了解释。在加工方法部分,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列举其中。对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简单给出了相应的正在研究的解决方法。

  • 标签: BIFEO3 薄膜 光伏电池 应用
  • 简介:在以锌为负极的所有电池中,汞对锌电极性能有很大的作用,它能提高锌的析氢过电位,阴极线性电位扫描揭示析氢电位可提高0.13~0.20V;它使电池的防漏性能提高,在60℃,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贮存60天,电池无漏液;汞齐在锌粒之间起搭桥作用和去除锌粒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物而使锌电极的极化阻抗降低,提高锌电极的电性能,LR6电池的1Ω放电时间也稍大些,亦使锌电极的电位负向偏移30mV.去除汞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 标签: 碱性锌锰电池 锌电极 汞齐锌
  • 简介:实验研究了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过程中铝资源回收工艺,考察不同氢氧化钠用量、液固比及浸出段数对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用量为理论值1.3倍、液固比为4、选用两段浸出,铝浸出率可达到98.6%;在pH值为8的条件下,氢氧化铝的沉淀率为99.8%。

  • 标签: 废旧锂离子电池 金属回收
  • 简介:根据JJF1059.1-2012技术规范要求,全面分析了测量过程中引起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重点计算铅蓄电池正极板栅中镉元素不确定度,正极板栅中镉元素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872mg/kg,正极板板栅中镉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表示为(5.6359±0.1872)mg/kg,蓄电池中镉含量的扩展不确定为0.3279×10^-6%,蓄电池中镉含量质量分数结果表示为(9.872×10^-6±0.3279×10^-6)%;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铅蓄电池中镉含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案,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 标签: AAS法 铅蓄电池 镉含量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概述了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常用正极LiFePO4、LiMn2O4和负极Si、金属氧化物等电极材料的添加剂对材料性能的改善,以及其本身作为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导电剂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石墨烯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导电剂 电化学性能
  • 简介:多孔硅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材料,在燃料电池特别是微型燃料电池中,可用作扩散层、质子交换层和重整器等构件。介绍了应用于微型燃料电池的多孔硅的结构特点及其制备方法,综述了多孔硅在微型燃料电池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标签: 燃料电池 微型燃料电池 多孔硅 电化学腐蚀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加强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储能电池便应时而生。其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两种导电能力非常好、应用较广泛的负极材料,分析其在储能电池当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是以两种材料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在复合电极、负极活性材料、导电等方面的运用情况,从而提升材料的应用效率,使储能电池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 标签: 碳纳米管 石墨烯 储能电池
  • 简介:摘要:太阳能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未来之一,其性能提升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聚焦于氧化物光电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优化策略。首先,我们综述了不同类型的氧化物光电材料,包括钙钛矿氧化物、钨酸盐和铁氧体等,并探讨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其次,我们介绍了提高氧化物光电材料性能的关键策略,包括界面工程、掺杂技术和晶体结构调控等。最后,我们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氧化物光电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前景。本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有关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有价值的信息,有望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氧化物光电材料 太阳能电池 性能优化策略 界面工程 掺杂技术
  • 简介:本论文合成了阻燃添加剂三(2,2,2-三氟乙基)磷酸酯(TFP),并将其与负极成膜添加剂复配组成高安全性电解液,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在基准电解液(1.0mol/LLiPF6/EC+DEC(1∶1,v/v))中引入5%20%TFP,电解液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当TFP含量增加到20%时,电解液几乎不燃。但含20%TFP的高安全性电解液在石墨/LiCoO2电池体系中的循环性能较差,半电池的测试结果表明:TFP与石墨负极兼容性较差。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成膜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1,3-丙烷磺酸内酯(PS)、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组成阻燃-成膜添加剂复配电解液体系,来改善20%TFP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其中1%FEC的改善效果最显著:在石墨/LiCoO2全电池体系和石墨/LiFePO4全电池中都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表明该阻燃-成膜添加剂复配的高安全性电解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复配体系 阻燃添加剂 负极成膜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