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选用高功率脉冲TEACO2激光器,对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油漆进行了清洗实验,运用数码照片分析程序计算出清洁率,找出了完全清洗阈值和损伤阈值.实验结果较为清晰地给出了激光输出能量和重复频率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对红色醇酸漆来说,完全清洗阈值为10.37J/cm^2,而损伤阈值为11.43J/cm^2;红色金属喷漆的完全清洗阈值为9.66J/cm^2,其损伤阈值达10.37J/cm^2;黄色金属喷漆的完全清洗阈值为10.71J/cm^2,损伤阈值则为11.07J/cm^2.输出能量和重复频率未达指定参数时,激光清洗清洁率则低于100%.

  • 标签: TEA CO2激光器 激光除漆 清洁率 清洗阈值
  • 简介:从理论上分析了蒸发波导的成因,并总结了其形成过程。概括了基于气象参数、雷达回波和激光探测预测蒸发波导方法的主要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介绍了激光探测蒸发波导的基本原理和优点,并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仿真了水汽压变化对气溶胶粒子的激光后向散射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利用激光技术探测蒸发波导的可行性。

  • 标签: 激光技术 蒸发波导 气溶胶 后向散射 水汽压
  • 简介:针对高重频激光测距中探测回波信噪比低、探测虚警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脉冲信号迭加、脉宽匹配差分和平滑滤波以及三阶累积量谱估计的探测回波综合处理方法.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后,可有效抑制探测回波中的噪声,提高探测回波的信噪比,从而提高了高重频脉冲激光测距的探测性能.

  • 标签: 高重频 激光测距 信号迭加 平滑滤波 三阶累积量
  • 简介:提出了一种改善激光投线仪光束均匀性的新方法,该方法运用几何光线追迹的原理,对激光束通过带孔柱透镜的光路进行了计算,模拟了柱透镜内孔在不同大小、形状、透镜介质折射率等参数下的光束远场能量分布,获得了能量分布均匀的远场激光线。

  • 标签: 高斯激光束 光线追迹 带孔柱透镜 线激光
  • 简介:分析了温度测量误差对环形激光陀螺(RLG)零偏补偿精度的影响,通过仿真,在动态温度模型中,发现温度测量误差主要通过温度变化率对补偿结果产生影响,提出了该模型在陀螺零偏动态温度补偿中是否考虑温度测量误差的标准。仿真结果表明,对使用的温度补偿模型与温度传感器而言,在温度补偿精度明显小于0.001°/h时,要考虑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

  • 标签: 零偏 温度补偿 测量误差 环形激光陀螺
  • 简介:相位法激光测距的测量精度与鉴相环节密切相关,实现高精度的距离测量要求鉴相器能够准确测量高频率调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研究了使用正交解调的方法测量相位差,通过对ijn,4量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处理获得与相位差相关的直流偏置电平,采样并计算即可得到相位差测量结果。使用移相器配合两个正交解调模块,综合两个模块的测量结果,可以保证测量精度并分辨两路信号之间的超前滞后关系。通过实验验证,当信号频率为100MHz,信号幅度为80dBμV时,相位差的测量误差在~1°~1°。

  • 标签: 激光测距 正交解调 相位差 超前滞后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束光斑圆心位置偏移计算的导轨直线度测量方法,能够实现对导轨直线度的测量.从激光干涉仪发射出一束激光,打到安装在导轨移动靶标上的平面反射,激光束反射回来最终被CCD相机接收,获得光斑图像,多次等距离移动平面反射,采集光斑图片.利用hough变换检测图像中的光斑圆弧,提取光斑圆心像素坐标,采用黑白棋盘格标定法得到物理坐标,根据被测导轨上各测量位置获取的光斑圆心与初始位置光斑圆心的偏移量,由最小二乘法求得被测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将实验结果与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结果对比可知,我们提出的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为40μm,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单频激光干涉仪 直线度 图像处理 最小二乘法
  • 简介:针对激光陀螺惯导的温度补偿,将影响激光陀螺零偏的各种可能的变量作为零偏补偿的状态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挑选出对零偏贡献较大的显著变量,建立精准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对实测的激光陀螺进行温度补偿建模。结果表明,温度变化率以及与温度的交叉积对温度补偿模型的影响不显著,得到的温度补偿模型可以对陀螺的零偏进行实时补偿,提高了陀螺的精度。

  • 标签: 激光惯导 激光陀螺 温度补偿 逐步回归分析
  • 简介:激光三角测量方法因其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信号处理便捷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工程应用中提出的高精度、大工作距离的测量要求,从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结构、光斑定位不确定度和定标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分别讨论了各个因素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方案。实验验证,该激光三角位移测量系统在110mm的工作距离下测量误差小于1.2μm,优于在同等工作条件下的商用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

  • 标签: 激光三角法 光斑定位 二次法定标 光电探测器 非接触测量
  • 简介:传统车载激光惯导算法验证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算法性能的评估结果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实验室半物理仿真平台的激光惯导算法验证方法,并搭建了该仿真平台。研究表明,基于实验室半物理仿真平台的激光惯导算法验证方法相比传统算法验证方法具有快捷、简单、准确、客观等诸多优点。

  • 标签: 激光惯导 算法验证 实验室半物理仿真平台
  • 简介:简要论述了在综合考虑橡胶油箱协调安装、安全使用等因素后,运8某型机油箱的研制工艺设计、收缩率确定及工装设计等问题。

  • 标签: 飞机 软油箱 工艺设计 研制 运8飞机
  • 简介:由中科院安徽光机所承担的“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项目中的课题——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硒镓银的研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科研人员不仅成功地加工出长10毫米至20毫米的红外倍频元件,而且实现了连续CO2激光倍额。参加鉴定的专家们认为,该晶体的主要拄指标已居国内领先水平。

  • 标签: 硒镓银晶体 二氧化碳 激光倍频器 红外透光率 吸收系数
  • 简介:利用激光的高亮度、高方向性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光强可调制特性和旋光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光立体显示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相应的实验系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立体显示效果。由于该立体显示方法采用全电子时序控制,无需复杂的机械扫描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程序可控性好,在长景深、大屏幕立体显示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激光显示 空间光调制 双液晶系统 立体显示
  • 简介:大气能见度的高精度、实时性探测对军事装备及军事活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军事装备对能见度测量的实时、精确、仪器便携、功耗低、无合作目标的特殊要求,根据激光后向散射理论,研究了舰用探测大气能见度激光雷达样机的原理、系统组成及其软件实现,并进行了外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误差在±20%以内。

  • 标签: 激光雷达 能见度 后向散射 消光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