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MPS)妇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就诊于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MPS女性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口服谷维素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雌孕激素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记录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2组FSH、L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E2、P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FSH、LH降低量及E2、P增加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激素替代治疗MP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且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激素替代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 激素水平 更年期
  • 简介:摘要: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也被称之为MFC,该项技术具有经济、环保以及可再生等优势,是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将其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效果。鉴于此,本文就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上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有机废水 生物处理法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极材料 资源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接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0人,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选择常规对症治疗+地屈孕酮片,实验组选择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性激素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00%比对照组好,组间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组间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动程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使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效果较好,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替代疗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实验组80例患者给予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优甲乐片(左甲状腺素钠片)行替代疗法,检查患者行替代疗法前后血脂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实验组行替代疗法前血脂及心肌酶谱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替代疗法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及心肌酶谱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有较大差异,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及心肌酶谱均异常,经过替代疗法治疗后血脂及心肌酶谱指标有变化。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替代疗法 血脂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肠手术术前用开塞露纳肛替代肥皂水灌肠进行肠道准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6例在我院肛肠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随机分为观察组(n=193)和对照组(n=193)。对照组患者使用肥皂水灌肠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开塞露纳肛进行肠道准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与对照组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肠道准备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肛肠手术 开塞露纳肛 肥皂水灌肠 肠道准备
  • 简介:目的:研究对于月经不规律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时,比较使用来曲唑联合激素替代方案与其他内膜准备方案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月经不规律的患者行FET治疗的361个周期,依据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三组,其中使用激素替代方案者为A组,共229个周期,来曲唑联合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者为B组,共84个周期,使用来曲唑联合激素替代方案为C组,共48个周期。比较三种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对月经不规律患者行FET的临床结局。结果:三组间年龄、不孕年限及基础内分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转化日内膜、激素水平、胚胎复苏率以及优胚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促排卵联合激素替代周期组(C组)在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66.67%、51.85%)均高于其他两组(56.89%及42.10%,56.79%及44.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移植胚胎个数、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月经不规律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时,来曲唑促排卵联合激素替代内膜准备方案与常规激素替代方案及促排卵方案一样获得良好的临床妊娠率,可作为促排卵准备内膜时的一种补充方案,为临床上的用药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选择。

  • 标签: 来曲唑 月经不规律 冻融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准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马兜铃酸肾病期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方案、间歇性血液透析方案的具体内容、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在临床检查后,确诊为“马兜铃酸肾病”,在电脑随机法下,对其分组,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病例数总计68,患者入院时间开始于2019年7月,结束于2021年7月,而后提供临床治疗,具体方案为:间歇性血液透析(对照组,n=34例)、连续性肾脏替代(观察组,n=34例),对比2组最终疗效。结果:尿素氮、血肌酐,并发症发生率中,对观察组予以评测,数据相较对照组,观察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低,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不仅在其肾功能改善方面,有较好作用,而且能够有效降低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可推荐。

  • 标签: 马兜铃酸肾病患者 肾功能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间歇性血液透析
  • 简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已成为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抗凝技术是保障CRRT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枸橼酸抗凝在CRRT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证实,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枸橼酸抗凝技术尚未普及,相关的护理研究报道也较少,因此我们采用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ACD-A)为抗凝剂,与无肝素抗凝对比,观察两者在高危出血患者CRR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总结相关护理要点,以使CRRT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 标签: CRRT 枸橼酸钙 危重症患者 抗凝剂 血滤器 离子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中,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方案的应用成效。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为抽取研究对象时间,具体构成为:62例患者,对其行分组处理后,组别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指导依据为:奇偶数字法,全部患者检查后,确诊为“严重多发伤同时并发急性肾损伤”,并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为其提供;在RIFLE分级Ⅰ期治疗为对照组,RIFLE分级F期治疗为观察组,各组收纳患者以31例为主,比较最终效果。结果:不同时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关于总有效率比较,(74.19%)VS(93.55%),数据在观察组中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既可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较好改善,又能提高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总有效率、预后水平,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急性肾损伤 总有效率 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效果
  • 简介:选取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分为CRRT组和非CRRT组。记录患者给药方案、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值以及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临床生化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与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判定不同的给药方法对患者血药浓度、疗效以及肾功能的影响,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万古霉素 血药谷浓度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应用 小剂量雌激素、孕激素治疗的临床 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 8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治疗组和对照 组,每组各有患者 44 例 。对照组患者 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措施 ,治疗 组患者 在对照组患者 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的 7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心血管症状、精神症状、植物神经紊乱、周围神经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以及生殖系统症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 采用小剂量雌、孕激素治疗的临床 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 ] 围绝经期 雌激素 孕激素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和间歇性血液透析在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患者应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尿素氮(BUN)为(19.26±2.68)mmol/L、血肌酐(Scr)为(397.35±124.49)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14±3.58)mmol/L、(461.04±163.5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肾衰竭患者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改善肝肾功能,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6年12月选择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诊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观察组治疗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在给药途径中,不中断进行机械通气,此后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可重复使用,最大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两组都治疗观察14d。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两组治疗前后的肺泡内正压参数变化情况,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神经损伤因子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肺泡内正压参数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肺泡内正压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纠正胎龄37周时NBNA评分分别为(36.98±3.11)分和(31.49±3.87)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5.72±2.92)分和(25.14±3.11)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NSE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NSE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中断机械通气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能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肺功能,促进患儿康复,且有利于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神经系统 呼吸窘迫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