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低温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施以亚低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神经缺损功能、COS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护理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亚低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0例作为治疗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釉0mg·d^-1,共用14d,两组均应用FX-2000型冰帽、冰毯使患者体温控制在33℃~35℃,持续48—72h。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颅脑CT(脑水肿)、颅内压(ICP)。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水肿(ICP)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结论:应用依达拉奉与亚低温联合治疗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单纯亚低温治疗。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 亚低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60例老年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激光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预后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意义(P>0.05),术后12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应用价值高于激光手术,可降低术后疼痛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喉狭窄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建立RhD阴性供者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惠州市中心血站72558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RhD阴性供者,建立RhD阴性供者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评价-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建立的价值。结果经检测,0d、21d、0.5年、1.5年不同深低温冻存时间下红细胞中2,3DPG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D阴性低温保存制备量、临床应用量、临床应用率逐年上升,不同年份之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D阴性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不会对红细胞血红蛋白功能造成影响,建立RhD阴性供者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能够有效缓解RhD阴性血缺少的弊端,制备量、临床应用量、应用率明显逐渐增高,为RhD阴性血患者提供相匹配的血液,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RHD阴性 红细胞-80℃ 深低温保存 信息库
  • 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精细手术器械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对术中精细器械的灭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器械价格昂贵,尤其是内镜摄像系统、光纤等均属不耐高温、不耐湿的设备,因此其灭菌方法受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以其快捷、高效、安全、无毒及对精细仪器损伤小等特点在手术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器械灭菌 手术室 应用 灭菌器 灭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腺样体疗法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分泌性中耳炎病人(n=7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9人,前者采取低温等离子消融腺样体疗法,后者行常规治疗。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44%,和对照组数据82.05%相比更高(P<0.05)。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2.56%,和对照组数据15.38%相比更低(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用低温等离子消融腺样体疗法,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疗效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并发症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疗效
  • 简介:目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发热动物模型,研究4℃时蛙皮素的降温作用及其与cAMP的关系.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4℃下侧脑室微量注射蛙皮素、白细胞介素-1β,观察大鼠体温变化情况,并测定下丘脑和血浆中cAMP含量.结果:在IL-1β诱导发热大鼠中,下丘脑及血浆中cAM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1);蛙皮素可以降低大鼠正常体温,下丘脑cAM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亦随之降低(P<0.01);预先侧脑室注射蛙皮素能翻转大鼠IL-1β性发热,且下丘脑cAMP含量与IL-1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结论:4℃时蛙皮素能抑制IL-1β发热,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抑制cAMP合成或释放实现的.

  • 标签: 蛙皮素 白细胞介素-1Β CAMP 发热 下丘脑 体温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扁桃体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扁桃体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针对组间数据差异,以P

  • 标签: 扁桃体手术 治疗方法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疼痛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11-2020/11期间治疗的12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应用臭氧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使用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的对照组63例和运用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的观察组63例。探究治疗疗效及术前术后疼痛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前患者颈椎疼痛程度强烈(P>0.05),治疗后发现运用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的观察组患者比使用射频靶点热凝术的对照组在术后7d时的VAS疼痛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时运用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可确保高优良率,且对降低患者痛感有帮助,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

  • 标签: 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 臭氧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作用。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时间段选择78例因慢性扁桃体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患儿进行调研,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39例患儿。根据治疗举措将其命名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研究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 常规组住院时间与研究组相比较长,经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 慢性扁桃体炎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对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选取了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13.34±5.2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亚低温 依达拉奉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实施预见性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1月至10月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新生儿6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2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p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联合亚低温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58例,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各有29例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接受亚低温干预,后者接受袋鼠式护理联合亚低温干预,并对不同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亚低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亚低温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们医院2018年1月到10月这个时间段所收治的TB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一共有80例,针对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亚低温护理,然后针对两组患者所呈现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对照组患者是(27.32±1.24)分,比观察组患者的(20.17±1.05)分有显著提高,两者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血黏度低切等方面的指标,观察组患者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TBI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亚低温护理,有着十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使患者的意识得到明显的恢复,使其受损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 标签: 亚低温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用亚低温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重症颅脑外伤病人(n=8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0人,前者辞去亚低温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NIHS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21.46±1.58)分,和对照组数据(33.79±2.01)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并发症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2.5%,和对照组数据17.5%相比更低(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用亚低温护理,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并发症 亚低温护理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在消毒供应室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消毒供应室选取手术器械包120份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组,每组60份,对两组的灭菌效果进行专业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组的综合性能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无差异(P>0.05);对比灭菌时间相关指标,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组在循环周期时间以及生物监测时间方面,均短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灭菌工作中,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具有良好效果,可保障对器械与医护人员的安全性,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器械周转使用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 低温灭菌 技术实施 分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