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在消毒供应室灭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在消毒供应室灭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莹莹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500

摘要:目的:分析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在消毒供应室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消毒供应室选取手术器械包120份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组,每组60份,对两组的灭菌效果进行专业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组的综合性能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无差异(P>0.05);对比灭菌时间相关指标,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组在循环周期时间以及生物监测时间方面,均短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灭菌工作中,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具有良好效果,可保障对器械与医护人员的安全性,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器械周转使用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实施;分析价值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灭菌方法虽然广泛应用,但在处理某些复杂结构和温敏物品方面存在局限。结合新时代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要求,最为理想的低温灭菌方法即是具有高效性、快速性和穿透性,有效杀灭芽孢,同时还需保障其具有材料兼容性与有能力监测,以便于满足消毒灭菌需求。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该技术结合了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和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实现了在低温条件下高效灭菌的目标。鉴于此本文对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在消毒供应室灭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手术器械包来源于本院消毒供应室。总计120份手术器械包被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份。纳入标准:手术器械包为本院消毒供应室所提供。手术器械包未受到损坏或污染。手术器械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灭菌。排除标准:手术器械包已被开启或使用。手术器械包超出规定的保存期限。手术器械包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受到损坏或污染。

1.2方法

对所有入选研究的待消毒物品实施包装,严格按照供应室消毒标准进行操作。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采用传统的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进行处理。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组:预处理:首先确保所选器械符合低温过氧化氢灭菌的物品要求,特别是官腔器械的内径和长度。然后对选定的器械进行标准的清洁和包装。灭菌过程:使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对器械进行灭菌,同时严格控制温度、湿度、过氧化氢浓度和曝露时间。此种方法是针对不耐高温、腔镜器械的首选,其优点包括周转快和对某些特殊器械的适用性。

1.3 观察指标

在完成初始的灭菌程序后,将各组手术器械包进行取出。为确保灭菌效果达到预期的标准,依照国家 GB15982 的规范进行了严格的检测。评价灭菌方法的对器械以及医护人员的损伤与不良反应率。

1.4 统计学分析

为确保研究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器械综合性能对比

从表1中可明显地观察到两组手术器械的综合性能不存在差异,其中对比灭菌方法对器械损伤率的统计,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指标水平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相近(P>0.05);对比医护人员不良反应率,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指标水平,同样接近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P>0.05),这说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本一致。但比较两种灭菌方式的循环周期时间,则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时间短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P<0.05),且生物监测时间短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P<0.05)

表1两组手术器械灭菌综合性能对比

组别

例数

器械损伤率(%)

医护人员不良反应率(%)

循环周期时间(min)

生物监测时间(min)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组

60

0(0.00)

0(0.00)

55.24±1.27

30.12±1.02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组

60

1(1.67)

2(3.33)

900.11±87.63

180.04±10.03

X2/t

1.0084

2.0339

74.6736

115.1861

P

0.3152

0.1538

0.0000

0.0000

3 讨论

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常用灭菌方法为利用环氧乙烷,其具有良好的灭菌穿透性,可适用于多种结构和管腔,并且在当前阶段,该灭菌方法具有较为成熟的灭菌技术与监测体系。不过随着近年医院接诊和治疗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连台手术成为常态化,对于消毒灭菌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环氧乙烷灭菌的循环周期较长、监测时间长,难以满足当前手术器械等消毒灭菌要求,为此,需探索更为高效的方法。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灭菌方法,其利用过氧化氢(H2O2)在特定条件下生成等离子体的特性。过氧化氢分子在低温和特定能量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氧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进而形成等离子体。这些具有高氧化性的自由基具有强的杀灭能力,能够迅速破坏微生物细胞的外膜结构,从而实现灭菌效果。此外,由于过氧化氢本身的分解产物为水和氧气,使得该灭菌方法相对环保,且无有毒残留

[1]。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相比,灭菌周期更短,灭菌效果更好。同时,与使用有毒化学物质的环氧乙烷处理方法相比,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对人体和环境更安全。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在手术器械的消毒上表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与常规的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综合性能方面与其比较无差异(P>0.05),其对于器械的损伤率与医护人员的不良反应率较低。这是由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不仅能够快速、高效地灭菌,而且其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仅为水和氧气,无有毒残留,大大减少了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风险。考虑到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在灭菌效率、环境友好性以及人体安全性上的优点,结合其在延长温敏器械寿命和节能效果上的潜在价值,同时对比灭菌时间指标,过氧化氢方法在循环周期以及生物监测时间方面,均短于环氧乙烷方法(P<0.05),表示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一种更高效、更安全的灭菌方式,有助于提高器械周转率,解决医院器械基数少等问题,满足医院手术连台需求[2]。因此,建议医疗机构在进行手术器械的灭菌时,优先考虑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3]

综上所述,通过对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的全面分析,可以清晰看到该技术在现代消毒供应室中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不仅解决了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在处理特殊医疗器械方面的不足,还展示了环保、高效和安全的特点。虽然在实际操作和成本方面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推广,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丽霞,李有娥,陈霞,等. 精细化管理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0):171-173.

[2]赵燕,赵玉娟,王新沛,等.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2022,19(1):161-164.

[3]范奕,乔赛男,曹婷婷,等. PDCA循环管理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22,20(5):66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