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对两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24颗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预备根管,按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均分为4组。C-RP组:Cortisomol丁香酚类封闭,RebildaPost纤维桩;C-ML组:Cortisomol封闭,Mac-rolockTMPost纤维桩;G-RP组:Guttaflow非丁香酚类封闭,RebildaPost纤维桩;G-ML组:Guttaflow封闭,MacrolockTMPost纤维桩。自酸蚀粘结将纤维桩粘固,牙根切成1.5mm薄片,行薄片推出实验,并观察断裂模式。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的显微结构。结果:C-RP、C-ML、G-RP、G-ML4组剪切粘结强度(MPa)分别为5.89±2.89、7.46±2.71、7.66±3.00、9.24±3.03,C-RP粘结强度最低(P〈0.05)。牙根颈、中、根尖部的剪切粘结强度依次降低(P〈0.01)。扫描电镜观察:相比根尖部,颈部有明显树脂突;使用Guttaflow封闭组混合层厚度以及树脂突数目、长度优于使用Cortisomol组。结论:使用丁香酚类根管封闭会降低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纤维桩修复后根尖部的粘结强度有待增强。

  • 标签: 纤维桩 根管封闭剂 粘结力 自酸蚀粘结剂 微推出测试
  • 简介:目的评价ClearfilS^3Bond自酸蚀粘结系统和唾液污染对窝沟封闭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15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5颗。A、B组分别经35%磷酸酸蚀、ClearfilS^3Bond自酸蚀处理,C组35%磷酸酸蚀后唾液污染,3组均用EstisealF窝沟封闭分层固化堆积形成5nm高封闭小柱。再将样本切成1mm×1mm×10mm大小的斌件,做拉伸仪检测其拉伸粘结强度。结果使用自酸蚀粘结系统与常规磷酸酸蚀组的微拉伸粘结强度无显著区别(P〉0.05),而唾液污染组显著低于常规磷酸酸绌组的微拉仲粘结强度(P〈0.05)。结论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唾液污染,而关于自酸蚀粘结对封闭与牙釉质的微扮伸粘结强度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微拉伸粘结强度 自酸蚀粘结剂 唾液污染 窝沟封闭剂
  • 简介:目的: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2种粘结及相关因素对F2000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9例患者417颗楔状缺损患牙均用F2000复合体修复,其中A组207颗牙用全酸蚀粘结体系(SconchbondMulti-Purporse酸蚀,AdperSingleBond粘结),B组210颗牙用AdperPromptL-Pop自酸蚀粘结。修复后1w、1、6、12、24个月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疗效,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F2000复合体修复楔缺12、24个月后总成功率分别94.32%、87.33%。其中A组成功率分别为95.09%、88.36%,与B组(93.53%,86.3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按USPHS系统逐条分析,A组的边缘不密合和边缘着色发生率为1.06%、0.53%,低于B组(4.55%,3.53%),有统计学差异。其疗效还受咬合力、楔缺程度、刷牙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适当的充填材料和酸蚀粘结体系、调牙合、消除致病因素及必要的宣教,均是修复楔缺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F2000复合体 粘结剂 楔状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Gluma脱敏治疗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后敏感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自身配对设计将15例62颗患牙随机分为Gluma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可视分级评价法(visualanalogscale,VAS)评价其临床疗效;制作离体牙标本,扫描电镜观察Gluma脱敏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结果:Gluma脱敏治疗后VAS值(3.43±1.49)与治疗前(6.20±1.20),对照组治疗后(5.87±1.47)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效率83.87%;牙本质小管被封闭,表面均匀平整。结论:Gluma脱敏能缓解活髓牙全冠备牙后的敏感症状。

  • 标签: GLUMA脱敏剂 全冠修复 牙本质敏感症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简介:目的:研究ZA-1偶联在两种加成型硅橡胶及两种丙烯酸树脂之间交叉使用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ZY—1硅橡胶与A-2186硅橡胶分别与临床中常用的热凝丙烯酸树脂和自凝型树脂制成硅橡胶一偶联一丙烯酸树脂粘接试件,分别测试试件粘接强度。选择ZY-1组进行热氧老化试验。结果:四组硅橡胶偶联粘接系统中,ZY-1硅橡胶与丙烯酸树脂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A-2186组(P〈0.05)。热凝和自凝丙烯酸树脂对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所有实验组的破坏方式均为内聚破坏。热氧老化处理后ZY-1丙烯酸树脂粘接试件的粘接强度与未老化组相比有显著性提高。结论:丙烯酸树脂材料的种类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不大。两种不同的加成型硅橡胶与ZA-1偶联交叉使用时粘接强度略有下降,但粘接效果不影响临床使用。热氧加速老化实验使ZY-1加成型硅橡胶与丙烯酸树脂的粘接强度有所提高。

  • 标签: 偶联剂 弹性聚硅酮类 丙烯酸树脂类 抗剪切强度
  • 简介:目的:实验评价牙本质粘接处理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RMGIC)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离体人无龋第三恒磨牙24颗,用低速切片机垂直于牙体长轴方向将磨牙冠牙合中1/3交界线处切开待用。实验组牙本质表面涂布牙本质粘接处理,对照组不涂粘接处理。后将试样分别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Unicem,3MESPE;seTPP,SDI)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CEM,GC)原位对位粘接。水浴中储存24h后,用低速切片机把样本切割成约1mm×1mm×8mm条状,随后进行微拉伸测试。用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形貌。结果:无论是否使用粘接处理,Unicem的牙本质粘接强度显著高于seTPP和FujiCEM(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粘接强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粘接处理表面处理增强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及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牙本质粘接强度。

  • 标签: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微拉伸粘接强度 粘接处理剂 牙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