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后牙隐裂及折是临床上颇为多见的一种牙体病损,严重的病损如果处置不当,则可能导致患牙丧失.作者从1993年~1998年,在临床收治该类患者256例,共308颗患牙.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后牙隐裂 折裂 临床治疗 观察 牙体病 严重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颌总义齿的折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折原因,探讨修补方法。方法:对51例上颌总义齿折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用基托置换技术进行了修理。结果:88.24%为咬合过程中折。折的部位一般位于前部且多为纵,占97.78%。60%前部纵的患者喜食韧性大,较硬的食物。运用腭前区置金属网加自凝树脂方法及运用腭前区置金属网加基托置换的方法修理,随访一年,成功率分别为81.58%,100%。结论:为防止上颌总义齿折,应在高应力区增加抗力措施,避免不良唇系带切迹,保证平衡。

  • 标签: 上颌总义齿 基托折裂 原因分析 修补方法
  • 简介: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在体内使用2种不同的浓度过氧化尿素后牙齿颜色改变的程度、反跳情况和牙齿敏感程度。材料和方法对25名受试者使用10%和15%漂白,口内个别托盘给药,共14天,上颌牙弓两侧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漂白。患者治疗后分别于3天、1周、2周、3周和6周复诊,评价颜色改变和反跳情况。用比色板、照相术和比色计评价结果。受试者自述牙龈和牙齿敏感分级为1度(不敏感)至5度(非常敏感)。结果10%漂白组和15%漂白组的比色结果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二组间牙龈敏感均数和牙齿敏感均数经统计学分析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评价方法显示,使用漂白2周时,10%漂白组和15%漂白组对牙齿漂白效果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而在6周时二组间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牙龈敏感或牙齿敏感二组间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浓度 漂白剂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硅烷偶联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方法:应用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对γ-MPS在钡玻璃表面吸附的特征谱带进行分析,根据C=O基谱带的变化判断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结果:γ-MPS低浓度时,分子在钡玻璃表面的吸附既有垂直取向又有平行取向;随着γ-MPS浓度的增高,垂直取向的分子逐渐增多,而平行取向的分子逐渐减少;当γ-MPS的浓度达到其在钡玻璃表面形成整体覆盖(单分子覆盖)时,γ-MPS分子在钡玻璃表面趋向于垂直取向.结论:揭示了硅烷偶联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吸附特征,为新型复合树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硅烷偶联剂 无机填料 分子取向 复合树脂 钡玻璃
  • 简介:玻璃离子粘固粘接带环的临床应用胡荣党,林新平,张秀华,张国兴带环脱落是正畸中常见的而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以往使用磷酸锌粘固(ZNP)作为粘接剂,带环脱落率较高,本科自1994年开始改用玻璃离子粘固(GIC)粘接带环,现对其粘接效果及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玻璃离子 粘固剂 带环 脱落率 粘接材料 釉质脱钙
  • 简介:目的:研究牙齿漂白增白牙齿的效果,建立用色度学分析手段研究牙齿漂白增白牙齿效果的方法.方法:将166名受试者随机分配到三个实验组,经过两周的临床实验,分别用Vita比色板法和数码照像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分析并比较实验前后牙面Vita色度和色差△E*ab的变化.结果:¨8名受试者完成实验,三个实验组间受试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量等基本情况方面分布均衡;两种漂白使用两周后,牙面Vita色度与实验前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而空白对照组与实验前比较相差不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两漂白组△E*ab值相差非常显著(P<0.01),两漂白组之间△E*ab值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建立了用色度学分析手段研究牙齿漂白增白牙齿效果的方法,用该方法研究表明,两种漂白都具有增白牙齿的效果,并且它们增白牙齿的效果之间没有差别.

  • 标签: 牙齿漂白 受试者 效果 牙面 实验 空白对照
  • 简介:目的由于氢氧化钙的高碱性与其生物学活性相关,不同氢氧化钙类盖髓可能的pH变化成为主要的关注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定5种不同的氢氧化钙类盖髓在不同时段的pH水平。材料和方法被测试的材料分别是Dycal、Life、Calic、DycalVLC和Calcident450。样品按照厂家说明在塑料模型中调和;每种材料5个标准样本。将这些样本分别放人装有10ml去离子水(pH7.0)的独立小瓶中,并置于20°室温中。混合后1小时、24小时、3天、7天分别测定样本的pH值。记录每种样本在不同时间段的pH值变化,并计算其均值。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每个材料在不同时间段的pH均值都有显著差异。DycalVLC在第一小时内的测量值最高,Calcident450在其他时间段内测量值最高。材料的pH值在各个时段内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所有材料均使去离子水pH值升高。

  • 标签: 盖髓剂 氢氧化钙 体外评价 不同时间 PH值变化 统计学分析
  • 简介:目的本文目的是评估一种含氟的窝沟封闭在随机挑选的132个儿童的乳牙和恒牙上应用时的保留率。材料和方法应用Helioseal-F对36位平均4.5岁的儿童的195个乳牙和96位平均10.5岁的儿童的391个恒牙进行窝沟封闭。每一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3年后复查封闭的保留率。结果乳牙完全保留率是95.04%,部分保留率是3.12%,完全脱落是1.84%。恒磨牙分别是95.81%,2.83%,1.36%。结论此窝沟封闭的3年保留率很好。乳牙组和恒磨牙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氟窝沟封闭剂 乳牙 恒牙 保留率
  • 简介:在口腔修复临床上,一般用牙线能否通过来评价冠修复体与邻牙的邻接关系.我们应用家庭洁齿牙线,对冠的邻接面试合并清除粘固后的邻面粘固悬突,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线 冠邻接面试合 粘固剂清除
  • 简介:目的评价当把硝酸钾和氟化物加到10%过氧化尿素漂白凝胶中后,对牙齿敏感性所起的作用。方法和材料17个上颌牙列和4个下颌牙列采用家用漂白技术进行漂白。漂白治疗包括在中线的一侧采用10%过氧化尿素凝胶,内含3%(重量/体积)硝酸钾和0.11%(重量/体积)氟离子;同时另一侧只采用10%过氧化尿素(对照),共14天。每一侧牙列由患者用一个可视性模拟标尺评价牙齿敏感性和牙齿变白程度。治疗前后均拍摄照片。结果加入硝酸钾和氟化物的一侧牙列牙齿敏感性明显降低;而且加入硝酸钾和氟化物没有明显改变过氧化尿素漂白的漂白效果。结论含有硝酸钾和氟化物的10%过氧化尿素漂白凝胶与只使用漂白凝胶的对照组相比,家用2周治疗后牙齿敏感性降低。

  • 标签: 硝酸钾 氟化物 过氧化尿素漂白剂 牙齿敏感性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Gluma脱敏治疗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后敏感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自身配对设计将15例62颗患牙随机分为Gluma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可视分级评价法(visualanalogscale,VAS)评价其临床疗效;制作离体牙标本,扫描电镜观察Gluma脱敏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结果:Gluma脱敏治疗后VAS值(3.43±1.49)与治疗前(6.20±1.20),对照组治疗后(5.87±1.47)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效率83.87%;牙本质小管被封闭,表面均匀平整。结论:Gluma脱敏能缓解活髓牙全冠备牙后的敏感症状。

  • 标签: GLUMA脱敏剂 全冠修复 牙本质敏感症 扫描电子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