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Silensor口腔矫治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04年8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OSAS患者150例,Silensor口腔矫治矫治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OSAS患者矫治后心理状况各项指标较矫治前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存在明显心理障碍,Silensor口腔矫治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 心理状况
  • 简介:目的探究Headgear—Twinblock矫治对于治疗垂直生长型骨性早期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临床选取12例恒牙早期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年龄10-14岁,呈垂直生长型骨性下颌后缩病例,使用加口外弓Headgear—Twinblock矫治治疗,疗程10~14个月,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A—horiz、Ui—horiz、Li-horiz、L6-horiz、Ar—pog、Ar—Go、Pog-horiz、Go—Me、Ui—Max、SNA、SNB、ANB、OJ、0B有统计学意义.颌骨改变明显。结论Headgear-Twinblock矫治在矢状向及垂直向均能有效抑制上颌骨发育.促进下颌骨生长,并可控制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对改善上颌前突伴垂直生长型的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侧貌疗效明显。

  • 标签: Headgear-Twinblock 上颌前突 垂直生长型 骨性Ⅱ类错
  • 简介:目的采用CBCT(ConeBeamCT)三维体素配准评估Invisalign矫治在牙周炎正畸中对牙槽骨改建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唇向伸长展开的48颗前牙(来自6名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Invisalign矫治对前牙进行压入内收.采用Analyze12.0软件,上颌以双颧部为基准区域对治疗前后的CBCT图像进行体素重叠,下颌以下颌下缘及颏前部为基准区域建立测量参考平面,测量上下切牙根尖及切缘位置和唇倾度的变化、牙槽骨高度的变化以及牙槽骨密度的变化.结果双颧部重叠分析显示,上前牙平均压入(0.82±0.31)mm(P<0.05),唇倾度减小(10.59±6.77)°(P<0.05),平均骨高度增加(0.41±0.15)mm(P<0.05).下颌重叠分析显示,下前牙平均压入(0.68±0.41)mm(P<0.05),唇倾度减小(6.84±3.77)°(P<0.05),平均骨高度增加(0.26±0.27)mm(P<0.05).治疗后上下颌各测量区域的密度均降低,在牙槽嵴顶的舌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nvisalign矫治应用于成人牙周病正畸,能有效实现前牙的压入内收.牙槽骨高度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 标签: 成人牙周病 隐形矫治器 CBCT 体素配准 牙槽骨改建
  • 简介:目的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应用于颌骨囊肿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浙江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颌骨囊肿患者3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颌骨囊肿摘除后骨腔用含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数字纱布充填为试验组,术后骨腔只用数字纱布充填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10d创口愈合情况和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术后10d创口软组织愈合和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骨密度的变化,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局部应用能促进软硬组织的生长。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颌骨囊肿 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纯钛作为全口义齿上颌腭托材料在口腔内长期应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由同一全口义齿专家多次镶配全口义齿的患者11例,最后一副义齿为钛制上颌腭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义齿检查.结果:采用传统PMMA制作的全口义齿的重做原因,主要是上颌基托折裂(72.7%),其次为不舒适(27.3%)和固位差(27.3%),改用钛制腭托义齿后,平均戴用2.95年未出现折裂;72.8%的患者认为钛制腭托义齿优于PMMA腭托义齿,主要表现在异物感小,固位好,舒适,质轻,可以改善口干症状,18.2%的患者认为两种义齿使用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别.钛制义齿磨光面45.4%出现色素沉着,27.2%颜色变暗.腭部粘膜末见明显炎症.在咀嚼功能、发音、冷热刺激的敏感性及味觉方面两种材料义齿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全口义齿上颌腭托采用纯钛制作,其抗折性能、舒适性优于传统PMMA,但长期应用后,部分腭托磨光面出现色素沉着及颜色变暗,对固位及适合性的影响因受个人因素、义齿制作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上颌钛制腭托 全口义齿 临床应用 纯钛 调查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耳赝复体制作方法.方法:将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中的三维模型,在surfacer10.0软件平台上数据处理为CA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预修改内容设计标准,局部修改调整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中三维模型形态,建立预修改模型库和一种模拟的CAD功能.在MagicsRP5.41软件平台上完成耳廓三维模型按一定比例放大、缩小及镜像处理.运用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最终三维模型向实体模型的转化过程,制作耳赝复体模型.结果:建立了一个耳廓三维图像数据库应用系统.结论:探索了一种新的,更加方便的制作耳赝复体的方法.

  • 标签: 耳腰复体 图像数据库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三维图像数据库
  • 简介:二膦酸盐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而抑制牙的移动,阻碍骨的愈合并导致颌骨坏死,现就二膦酸盐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副作用以及在正畸治疗中需要注意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药物 二膦酸盐 口腔正畸
  • 简介:目的帮助正畸患者改进口腔卫生。材料与方法接受固定矫治治疗的30名正畸患者(年龄12~18岁,10名男性,20名女性)参与评价3种牙线Superfloss,Specialfloss及Satinfloss洁牙效果,其中Satinfloss与Megafloss牙线架一起使用。每名患者都依次使用各种牙线,每种使用4星期,最后还有4个星期不使用任何牙线作为对照。在每一个为期4周的使用周期前,将会教给他们新的牙线的使用方法。要求患者每天晚上都要使用牙线.之后再用Oral—BOrthoP-35牙刷及Elmex牙膏刷牙。每隔2周记录第一、四象限每一个牙齿(中切牙到第一磨牙)邻接面的2项指标:PBI(龈乳头出血指数)及改良QHI指数(Quigley&HeinIndex)。并且要求患者填写调查问卷。结果(1)尽管应用Satinfloss和Megafloss的时I可要比另外2种牙线短很多,但是3种牙线的清洁效率并没有显著差异;(2)超过66%的患者更愿意使用牙线架和Satinfloss。结论推荐正畸患者使用Megafloss牙线架结合Satinfloss牙线来进行牙齿邻间隙的清洁。因为它更受患者欢迎,而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同的清洁效果。

  • 标签: 正畸医学 Superfloss Specialfloss Satinfloss Megafloss 牙线
  • 简介:颅颌面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种类脊椎动物的颅颌面发育过程差异较大,但是,相当一部分细胞过程以及信号转导通路在整个脊椎动物当中高度保守。斑马鱼是一种起源于印度河流域、体长约3~5cm的淡水鱼类,相对于传统的模式生物小鼠而言,斑马鱼具有产卵量大、发育迅速、体外基因操作便捷、易进行高通量实验等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斑马鱼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斑马鱼颅颌面的基本解剖结构以及斑马鱼在颅颌面部发育和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斑马鱼 颅颌面发育 分子遗传学
  • 简介:磁性固位技术引入口腔修复领域几十年来,临床应用日益推广,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对磁性固位技术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对磁性固位技术的概况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临床应用 口腔修复 磁性固位体 研究与应用 综述 扩展
  • 简介:目的:观察渗氮类金刚石膜应用于纯钛支架义齿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义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方法:为8例上下牙列均有缺失的患者镶配纯钛支架义齿,随机选取每例患者上下义齿支架中的一个镀制渗氮类金刚石膜,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量改性后的试件接触角并计算表面自由能。结果:纯钛活动义齿镀制渗氮类金刚石薄膜后,在临床上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对比未镀膜纯钛义齿,镀膜组义齿在改善色素沉着,颜色变暗和口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渗氮类金刚石膜的表面自由能大于未改性组。结论:纯钛表面经渗氮类金刚石膜修饰后提高了表面润湿性和戴用舒适性。

  • 标签: 纯钛 表面改性 类金刚石膜 润湿性 接触角 表面能
  • 简介:目的通过计算机体层摄影观察轻、中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用双侧拉杆式口腔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经夜间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为OSAHS的男性患者9名,年龄25~43岁,平均37岁(中位数),戴用口腔矫治治疗有效.3个月后分别行CT扫描,三维重建后行定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戴用矫治后上气道各段容积及总容积均增大.总容积的增加百分比与患者体重指数成负相关(r=-0.70,P=0.03),与患者下颌平面角(MP-SN)没有显著相关性(r=-0.43,P=0.25).上气道容积的增加与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严重程度及改善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r=0.30,P=0.43;r=0.39,P=0.29).结论双侧拉杆式口腔矫治器使OSAHS患者上气道大小、形态趋于正常.体重指数影响气道大小改善的程度.同时气道大小改善的程度与患者的睡眠呼吸状况改善并不一致.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 简介:目的:采用定量感觉测试(quantitativesensorytesting,QST)探讨年轻人群的三叉神经区域感觉的差异。方法: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男、女各20例,平均(24.4±3.52)岁。在眶下神经分布区域(V2)、下颌神经分布区域(V3)的左右侧分别测量冷/热感觉阈值(CDT/WDT)、冷/热疼痛阈值(CPT/HPT)、机械感觉阈值(MDT)和机械疼痛阈值(MPT),采用两因素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女性的CDT值较男性低,表明对冷觉刺激更为迟钝(P=0.002);女性的WDT值较男性低,表明对温觉刺激更为敏感(P=0.012);女性的HPT值较男性低,表明对热痛刺激更为敏感(P=0.034)。V2比V3对热痛刺激更为敏感(P〈0.001),对冷觉刺激更为迟钝(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2、V3左右两侧的QST各项指数均无差异。结论:温度和机械的定量感觉测试可作为评价三叉神经区域感觉功能状况的一种手段。

  • 标签: 颌面部疼痛 定量感觉测试 三叉神经
  • 简介:本实验采用第三代稀土永磁体钕铁硼产生的力,对上颌发育不足、牙弓狭窄的唇腭裂患者进行扩大上颌治疗,并与机械力扩大上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磁力扩大唇腭裂患者上颌是可行的;与机械力相比,磁力扩大上颌患者的牙弓长度明显增大,SNA角也均增大,说明磁力扩大上颌对改善唇腭裂患者上颌发育不足有利。治疗前后静脉血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了磁力扩大上颌的生物安全性。

  • 标签: 扩大上颌 磁力 唇腭裂 机械力
  • 简介: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逐渐将种植体用作口腔正畸支抗,因其体积小巧,植入及去除手术简单,疗效可靠且成本低廉而大受正畸医师的欢迎。又因其简单、舒适、对患者依从性要求甚低,可植入在口内大部分区域,使得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广泛应用的同时,正畸医生和患者必须了解和认识种植体支抗应用中的并发症。本文就种植体支抗应用中的并发症防治作一综述。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并发症防治 应用 口腔种植技术 患者依从性 正畸支抗
  • 简介:iRootBP和iRootBPPlus是新型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可介导牙髓及牙周组织再生,操作简便。在口腔显微镜的配合下,iRootBP和iRootBPPlus可用于直接盖髓、活髓切断、髓室底穿孔及根管侧穿修补、根管倒充填等,是一种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牙髓治疗新材料。

  • 标签: 生物陶瓷 iRoot BP iRoot BP PLUS
  • 简介: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多种潜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同时其易于分离和培养扩增,有望成为治疗人类多种疾病的新型工具.本文就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分化及在口腔临床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骨髓基质干细胞 口腔 临床的应用 治疗 研究进展 软骨细胞
  • 简介:目的:进行颞区及腮腺区的解剖学研究,为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中应用近发际缘冠状切口提供依据,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利用5具经4%甲醛固定的成人男性标本,对颞区及腮腺区相关解剖进行观察、摄像,同时结合1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应用近发际缘冠状切口实施手术。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3个月-1a,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知颞区及腮腺区的解剖,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及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切口 颧骨复合体骨折 解剖
  • 简介:目的分析国产排龈线对冠桥修复后牙体、牙龈、牙周组织、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因前牙缺损或缺失做冠桥修复的患者52例(109颗基牙),随机分为3组,进行常规牙体预备。阴性对照组32颗牙,不排龈;阳性对照组37颗牙,备牙后采用美国进口的UltraPak排龈线排龈;试验组40颗牙,采用南阳齿康研究所研制的国产排龈线排龈。完成灌注印模后,通过肉眼及探针对牙预备体、牙龈和修复体模型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国产排龈线、进口排龈线和未采用排龈技术的满意率:牙预备体分别为93%、95%、17%;牙龈分别为83%、76%、14%;模型分别为80%、81%、14%;修复体边缘分别为88%、86%、12%。国产排龈线和进口排龈线满意率相当。结论国产排龈线与进口排龈线临床应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替代进口排龈线,且成本低,副反应小,安全性能好。

  • 标签: 冠桥修复 排龈线 颈缘适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