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容积旋转调强(VMA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晚期宫颈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VMAT联合同期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适形强调放疗(IMRT)联合同期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毒性反应;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盆骨髓(PBM)、直肠及小肠外照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患者近期疗效与IMRT治疗方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

  • 标签: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VMAT) 适形强调放疗(IMRT) 化疗 无瘤生存率 远处转移率
  • 简介:目的探讨生大黄液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近5年收治的60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生大黄灌肠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支持等;生大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粉100g的浸泡液200ml高位保留灌肠,1次/d,直至肠道功能恢复后停药。于入院第1、2、5、6天测膀胱压力,行APACHE11评分。观察两组肠道功能恢复(出现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结果入院第5、6天,生大黄组患者的膀胱压力及APACHE1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1.9±9.0)cmH:0比(25.3±9.5)cmH2O,(16.5±7.5)cmH20比(20.6±7.7)cmH2O,1cmH,0=0.098kPa;(9.8±3.8)分比(12.5±3.6)分,(9.2±2.4)分比(11.2±2.5)分;P值均〈0.05)]。生大黄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SIRS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分别为(126.8±28.2)h、(131.2±29.6)h、(25.6±6.2)d及16.7%,其肠道功能恢复及SIRS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患者的(169.9±53.4)h、(160.4±30.4)h、(33.2±6.4)d明显缩短(P值均〈0.05),病死率较对照组的26.7%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液保留灌肠可明显缩短SAP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问及住院天数。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大黄 灌肠 膀胱压力
  • 简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ncer,DTC)占甲状腺癌的绝大部分,主要包括乳头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ncer,PTC)和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ularthyroidcancer,FTC)2种类型。DTC的处理包括初始阶段治疗、随诊和复发治疗3个方面。虽然大多数DTC不影响生存时间,但也有部分患者生存时间不足5年。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手术 放射性131碘治疗 左甲状腺素
  • 简介: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thyroiditis,HT)伴甲状腺肿大的疗效.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HT30例,均口服优甲乐,维持FT3、FT4及TSH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3个月后,甲状腺肿大仍较明显,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每次250mg,每日1次,共7次,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片10mg,每日3次,每周减5mg至停药,共6周.激素冲击治疗前后行甲状腺B超检测.结果激素冲击治疗甲状腺左右叶长、宽、厚及峡部明显缩小(P<0.05),左叶治疗前后长分别为(57.42±12.87)~(46.37±7.67)mm,t=4.58;宽(26.68±7.71)~(22.21±6.09)mm,t=4.56;厚(27.18±6.60)~(21.14±5.67)mm,t=7.28;右叶治疗前后长分别为(58.17±12.32)~(49.73±9.35)mm,t=3.84;宽(26.14±7.37)~(23.00±6.68)ram,t=3.29;厚(27.57±6.42)~(22.00±5.55)mm,=5.88;峡部治疗前后分别为(9.94±4.15)~(6.19±2.57)mm,t=6.09.1年后随访复发率17%(5/30).结论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肿大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糖皮质激素 左旋甲状腺素
  • 简介:抗凝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凝块形成(如在心大约每200人中就有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的延伸和栓塞。抗凝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指征。在英国,1人需抗凝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凝块 静脉 血栓 抗凝剂
  • 简介:抗凝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栓形成(如在心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延伸和栓塞。抗凝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适应证。在英国,约有1.8%的人群需要抗凝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栓形成 抗凝剂 适应证
  • 简介:目的介绍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中应用电视内采集大隐静脉血管桥的体会。方法纳入自2005年4月至2010年3月择期行老年CABG患者303例,年龄60~84(68.6±7.3)岁。中在电视内辅助下采集大隐静脉血管桥197例(ESVH组),采取全程切开采集大隐静脉(OSVH)106例,ESVH组与OSVH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在室射血分数、每例搭桥数目、伴发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性脑梗死、糖尿病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ESVH组与OSVH组耗时分别是(38.3±8.8)min和(35.5±7.2)min(P〈0.01),ESVH组与OSVH组分别出现皮下血肿8例(4.1%)和2例(1.9%),无显著差异(P〉0.05)。ESVH组术后无下肢皮肤感觉异常、脂肪坏死、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慢性下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OSVH组(2.0%vs19.8%,P〈0.05);ESVH组术后下肢疼痛较轻,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OSVH组[(8.4±1.8)vs(13.3±2.8)d.P〈0.001]。结论内采集大隐静脉桥创伤小,能明显减少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大隐静脉 内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67例分化型甲状腺临床资料。结果失访12例,复发9例,死亡2例,5年生存率94%,10年生存率89%。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主张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对颈淋巴结阳性,同时行患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行131I治疗者,复发和死亡率明显低于仅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或未行任何治疗者。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外科手术
  • 简介:<正>目前,实验室常规开展的甲状腺功能(甲功)检测项目包括: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外周部分即靶腺(甲状腺)激素TT3(T3)、TT4(T4)、FT3、FT4、rT3测定;②脑垂体TSH水平;③下丘脑的TRH功能测定;④几种有关抗体的检测。本文概述临床常用的甲功检测特别是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测定的若干进展与临床选择,不涉及放射性核素(99锝,131I)摄取显像检查。1血清甲状腺素测定1.1血清总甲状腺素(T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测定TT4和TT3是与蛋白质(主要为甲状腺素结

  • 标签: 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轴 放射性核素 显像检查 亚临床甲减 靶腺
  • 简介:国外开展胃旁路(garstricbypasssurgery,GBP)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已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宝鸡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行GBP治疗T2DM共26例,术后3个月复查血糖,25例血糖正常,治愈率达96.2%,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9例,女17例;中位年龄53岁。病史8-15年,无糖尿病家族史;术前空腹血糖(FPG)(16.5±3.5)mmol/L;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35.6±3.84)kg/m^2;并发症有高血压12例,高血脂16例,皮肤病1例,肾病11例,视网膜病23例,1例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胃旁路术 临床观察 治疗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SURGERY
  • 简介: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提高于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及加强综合治疗已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本文对68例胰头手术病例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胰腺癌
  • 简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肺高血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非常重要和常见的类型[1],是以反复性未溶解肺动脉栓子和(或)进行性肺动脉血栓形成及瘢痕形成,以及肺动脉重塑所致肺动脉阻塞为特征的进行性致命性疾病。右心导管(rightheartchatheterization,RHC)是诊断CTEPH的"金标准"[2],肺动脉(主干、叶段、节段、

  • 标签: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经皮腔肺动脉成形术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的组织学特点、生物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至2008年间收治的10例胰腺腺泡细胞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随访资料。结果10例胰腺腺泡细胞患者中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62±8)岁。CT检查示肿瘤位于胰腺钩突部1例,胰头7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平均为4.5cm×4.7cm;7例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胰管扩张;2例侵犯肠系膜上静脉。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8例,其中3例合并扩大淋巴结清扫,2例合并门静脉切除置换;2例行胰体尾+脾切除。病理检查示瘤体平均4.0cm×3.3cm×3.4cm;下见5例胰头肿瘤侵犯十二指肠,2例侵犯肠系膜上静脉;7例肿瘤侵犯神经;6例淋巴结转移。随访9例,1例失访。术后存活3~51个月,平均存活18个月,均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胰腺腺泡细胞是胰腺一个独立的高度恶性的类型,对放化疗可能都不敏感,其生物学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胰腺 腺泡细胞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lthyroidcarcinoma,DTC),包括甲状腺乳头和滤泡状。尽管DTC预后较好,但仍有近10%发生远处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骨转移的发生率约为3%~5%,仅次于肺转移。骨转移可引起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综合征和高钙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预后较肺转移更差。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骨转移 转移治疗 CARCINOMA 甲状腺乳头状癌 脊髓压迫综合征
  • 简介:甲状腺结节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流行情况依筛选方法和人选人群的不同而变化。胡凤楠等报道,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10.2%~12.6%,女性多于男性。在一份尸检报告中,50岁以上,不论男女,50%有甲状腺结节,提示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上升。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恶性者不足1%。属于良性病变的甲状腺结节却遭到不恰当的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经济负担,而且会导致或加重日后可能出现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这种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

  • 标签: 良性甲状腺结节 非手术治疗 甲状腺功能低下 诊断 良性病变 甲状腺疾病
  • 简介: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乳头和滤泡状统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约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确切的易患因素不甚清楚。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甲状腺生长与分泌的刺激因子,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与甲状腺癌尤其是DTC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

  • 标签: 促甲状腺激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诊治 应用
  • 简介:放射治疗对于控制各种恶性肿瘤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在50%以上的癌症病人中它是整体治疗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常用于治疗比较局限的病变,在对原发或转移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疗前评估 治疗目的 治疗计划 头颈部肿瘤 鼻咽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桥本病(Hashimoto’sdisease,HD)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HD合并甲状腺癌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HD10例,诊断为甲状腺癌37例,诊断为HD合并甲状腺癌8例,术前诊断率仅为8/41(19.51%)。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甲状腺全切22例,次全切除14例,仅行病变侧腺叶切除5例;行同期同侧颈淋巴结清扫24例,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患侧根治性,另一侧选择性)4例。术后石蜡病理证实HD合并甲状腺乳头39例,局灶性癌变1例,甲状腺黏膜相关型B细胞性淋巴瘤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结论HD合并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低,临床上应重视HD的诊断,对HD中高度怀疑癌变者,应积极手术探查,根据中冰冻病理结果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常规应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桥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