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健康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管理,实验组通过妇科恶性肿瘤健康管理中心实行健康管理,对两组患者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行健康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管理方式,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健康管理中心 信息化 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护理信息化建设对护士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分析其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减少医疗差错等方面的作用,为我国护理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 标签: 护理信息化 工作效率 质量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生护理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素养的护理人才。方法: 2020-2021年度,我院护理教研室2018级在读护理大专生,共2个班级,80人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消化系统护理教学法,干预组实施消化系统思政护理教学法。课前课后对对照组班级及实验组班级发放四个量表进行调查,分别为情绪智力量表、护士团队合作测评量表、临床沟通能力量表、人关怀评价量表,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结果: 使用课程思政教学后在情绪智力量表和团队合作量表中得分均高于使用前(p值分别为0.002和0.029,均p<0.05)。 结论 :在内科护理消化系统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情绪智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标签:   消化系统  护理教学 课程思政 职业素养
  • 简介: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基层卫生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基层卫生院的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解决。本文重点研究基层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才能为基层卫生院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人才队伍 建设 存在问题 有效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同质化护理管理在区域化胸痛中心建设中的效果。方法: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胸痛中心64例胸痛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按照实施同质化护理前后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32例),同质化护理管理(观察组,32例),评价两组不同护理管理下,首份心电图时间、平均肌钙蛋白获得时间、D-to-B时间、护理质量、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同质化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平均肌钙蛋白获得时间、D-to-B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同质化护理管理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增强,组间数据比值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我院胸痛中心护理人员展开同质化护理管理,定期展开规范化培训,可使急性心肌梗死的联合救治能力大幅度提高,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该管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同质化管理;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培训;护理质量
  • 简介:2005年我院护理专业华夏护理实践基地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列为“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7年护理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十分重视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对省内12所中、高职护理院校进行调研,邀请省内各大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专家进行多次论证,

  • 标签: 护理专业 实训基地 国家教育部 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 护理实践
  • 简介:“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是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下,为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理念而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有两点:(1)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2)教师既能担任教师,又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即“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 标签: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 护理 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职务 实践教学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对年轻护理人员能力建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我院年轻护理人员42例,2020年按照绩效分配制度管理方式,2021年按照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管理方式,分析实施前后干预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满意度评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无形成果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可提升年轻护理人员能力,使得其护理质量和无形成果评分显著提升,有一定的推广运用价值。

  • 标签: 绩效分配制度改革 年轻护理人员 能力建设 满意度 质量评分 无形成果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理需要紧跟外科学科的发展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仅仅依靠原有的传帮带的带教方法远远不够,怎样让新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专科化的知识,必须要将专科手术配合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对护士进行同质化培训和考核,促进护士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更好的进行手术配合,满足专科化培训的要求。

  • 标签: 培训 护理常规 亚专科
  • 简介:摘要:  随着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不断变化、考题的灵活、复杂,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的中职生通过率低,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一种行业准入的认定考试,目前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是医院招聘的前提条件[1]。笔者试图构建一个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以此来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中职生护士资格考试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中职生 护士资格考试 慕课 翻转课堂
  • 简介:作者在1162例患者皮试中,300例用酒精消毒,862例未用酒精消毒,直接在皮肤上作试验,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均未发生感染。说明:皮试时,免用酒精消毒,在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不仅提高了皮试的准确程度,排除病人对酒精过敏的干扰,而且节省了时间、敷料和酒精,效果满意。如患者手脏,则需用水洗净后再作皮试。表1

  • 标签: 静脉穿刺点 锁骨下静脉穿刺 试探性穿刺 颈内静脉穿刺 中华护理杂志 吸引器头
  • 简介:【摘要】根据目前临床护理实际工作环境,借鉴国内高等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经验,探讨“五位一体”产教融合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确立建设基本构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实训项目,对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功能,具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产教融合 护理实训基地 五位一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实施髋关节置换"一病一品"护理分析。方法研究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我院接收89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应用“一病一品”模式对观察组45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6.67%显然低于对照组25.00%(x2=12.605,P<0.05)。结论应用“一病一品”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一病一品 优质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实施髋关节置换"一病一品"护理分析。方法研究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我院接收89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应用“一病一品”模式对观察组45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6.67%显然低于对照组25.00%(x2=12.605,P<0.05)。结论应用“一病一品”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一病一品 优质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实施髋关节置换 " 一病一品 " 护理分析。 方法 研究收集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7 月 我院接收 89 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4 例接受常规护理,应用“一病一品”模式对观察组 45 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 6.67% 显然低于对照组 25.00% ( x2=12.605 , P < 0.05 )。 结论 应用“一病一品”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一病一品 优质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从政策层面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并从明确护理职教理念、建立师资培训基地、构建动态评价体系、加强院校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

  • 标签: 教育 护理 院校 卫生职业 全体教工 护理院校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1例成功抢救院外心脏骤停ROSC后行PPCI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为临床急性胸痛患者及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总结经验。方法:对本例急性心肌梗死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经医护团队紧密协作,在高质量CPR和反复除颤下ROSC,予行PPCI,术前在急诊科给予及时有效地护理治疗干预措施,术后给予系统的治疗护理,观察急救治疗护理效果,总结经验。结果:通过团队协作和全流程规范的急救护理,使患者病情平稳,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在胸痛中心建设下,实施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措施,使院外心脏骤停患者ROSC,一键启动导管室,及时有效开通闭塞血管,以及复苏后的精心治疗护理,各环节无缝衔接是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胸痛中心 急救 PPCI 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