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对NICU的足月儿和早产儿患儿周静脉留置效果分析,观察2组患儿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NICU患儿周静脉留置时间过短,尤其是早产儿。周静脉留置时间不受穿刺部位的影响,结论NICU患儿不适合采用周静脉留置,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用最合适的输液途径。

  • 标签: NICU 外周静脉 留置效果
  • 简介:摘要 本文将从小儿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敷料、固定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小儿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现状,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留置针 固定敷料 固定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深静脉胃肠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普外科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营养供给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供应方法,针对观察组实施深静脉胃肠营养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普外科危重症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营养供给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实施深静脉胃肠营养供应方法,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等,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这种营养供给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深静脉胃肠外营养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普外科择期手术治疗病人,配合不同护理方案,总结心理护理方案实施效果。方法 于2021.01至2021.06时间段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纳入180例病人,按照护理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护理A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护理B组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A组与护理B组相比,SAS评分结果较高、SDS评分结果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普外科 心理护理 传统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普外科手术后接受胃肠减压的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时,针对其胃肠减压开展针对性干预之后,能否降低因这一方法所带来的不适症状进行观察,评价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 在本院普外科所有接受手术治疗之后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随机分组设定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护理干预方法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普外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则同时增加胃肠减压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情况加以对比,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分别开展临床护理之后的结果对比发现了一个显著差异,体现在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相比之下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取得了更加满意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论 目前对于普外科收治接受手术治疗之后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之后,患者的健康问题发生了转归,各种因为肠减压导致的不适感症状明显改善,并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让患者健康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化和改善。

  • 标签: 普外科 术后 胃肠减压 临床护理 不适症状 护理干预 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28 例神经性膀胱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对照组与研究组( n=14 ),对照组留置尿管并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间歇性导尿并展开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排尿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性膀胱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残余尿量,增加最大排尿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压力现状,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 2 家 省级肿瘤专科 医院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 150名新入职护士 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以肿瘤科 护士工作压力问卷进行调查,明确其压力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1 50名新入职护士 中, 收回有效问卷共124份,有效回收率 82.67 %( 124/150 ) ,肿瘤科 护士工作压力问卷各条目均分为(

  • 标签:
  • 简介:急性胆性胰腺炎是由胆道疾病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等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淀粉酶增高等为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和护理易发展为腹膜炎、休克等,病死率高.我科2012年3月-2013年5月共收治25例急性胆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病人,经治疗和中医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中医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肝胆湿热证 中医护理
  • 简介:急性胆性胰腺炎(acutebiliarypancreatitis,ABP)是我国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病情发展迅速。ABP发病72h内早期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和降低病死率^[1]。我院2001年3月-2006年2月对120例ABP病人进行早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及经鼻胆管引流术(ENBD)配合治疗后的精心护理,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精心护理 内镜治疗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经鼻胆管引流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压力现状,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 2 家 省级肿瘤专科 医院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 150名新入职护士 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以肿瘤科 护士工作压力问卷进行调查,明确其压力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1 50名新入职护士 中, 收回有效问卷共124份,有效回收率 82.67 %( 124/150 ) ,肿瘤科 护士工作压力问卷各条目均分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有关护生实习期间压力的研究进展做一定的分析和总结,通过对护生实习期间压力的来源和压力的应对方式的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正在临床实习或者将要开始实习的护生们,也希望为护理事业今后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 标签: 护生  实习  压力源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级式护理在耳性眩晕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耳性眩晕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基础护理方式的同时采用分级式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一周后的眩晕筛查量表评分、中文版跌倒功效量表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分、跌倒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分级式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分级式护理方式后各项评分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级式护理 耳源性眩晕症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内感染控制用感染强化消毒隔离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12月本院未开展感染强化消毒隔离护理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人100名为对照组,2022年1月-12月本院开展感染强化消毒隔离护理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人100名为试验组。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院内感染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1.0%,和对照组数据9.0%相比更低(P<0.05)。关于满意度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98.0%,和对照组数据86.0%相比更高(P<0.05)。结论:积极开展感染强化消毒隔离护理管理工作,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并能改善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强化消毒隔离护理管理 满意度 院内感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混合痔剥内扎手术患者进行ERAS干预,研究其护理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混合痔剥内扎手术患者,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1至2023年1月。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20例。在本试验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ERAS,比较两组混合痔剥内扎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将实验组与参照组比较, 混合痔剥内扎手术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混合痔剥内扎手术患者ERAS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混合痔剥内扎手术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ERAS 混合痔外剥内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在腰硬联合麻、全麻下行普泌尿肛肠手术术后康复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周静脉留置针在病房病人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回顾 2019年 4-6月 210例使用留置针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18例静脉炎症结果, 6例体液外渗,管道堵塞 1案例, 1例皮下血肿。结论 护理实践的严格操作,谨慎的预防措施,护理技能的改进和创新,是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周静脉留置针在病房病人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回顾 2019年 4-6月 210例使用留置针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18例静脉炎症结果, 6例体液外渗,管道堵塞 1案例, 1例皮下血肿。结论 护理实践的严格操作,谨慎的预防措施,护理技能的改进和创新,是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应用于肠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并发肠瘘的12例病人,早期采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总结分析护理方法及引流效果。结果选择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效果较好,可以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本组均无引流相关并发症,拔管顺利。结论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引流有效、充分,是肠瘘引流治疗的最有效方法,其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疗及预后。

  • 标签: 肠瘘/外科学 引流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施肠营养的患者产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院接受治疗的胃肠外科肠营养患者100例,时间年限2017.5-2020.5,对于肠营养患者产生低血糖情况进行分析,并实施干预对策。结果:护理后低血糖情况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性较大,护理后低血糖发生情况较少(P<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后实施肠营养能够为机体提供营养支持,但需要对于配药顺序、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预防低血糖。

  • 标签: 胃肠外科 肠外营养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通过此次研究明确新生儿护理中动脉采取选择周动脉采血法的效果。方法:向研究组纳入180例新生儿(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研究中设置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前一组的采血方法为周动脉采血,后一组为股静脉穿刺采血,对比两组的采血结果。结果:首先进行两组新生儿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比较,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78%、90.00%,经统计学检验显示P

  • 标签: 外周动脉采血 新生儿护理 疼痛 采血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