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在普外泌尿肛肠疾病的术后康复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0
/ 2

穴位贴敷在普外泌尿肛肠疾病的术后康复的应用

吴焕芳

东莞市道滘医院 广东 东莞 523176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在腰硬联合麻、全麻下行普外泌尿肛肠手术术后康复的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6月-2019年12月内接收的泌尿肛肠病人,并随机抽选6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腰硬联合麻、全麻下进行普外泌尿肛肠手术术后患者

。排除标准:有其它重大疾病史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穴位贴敷前)和观察组(使用穴位贴敷后)。对上述患者在治疗完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6小时自解小便和24小时内肛门排气、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排便情况、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上述患者使用穴位贴敷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说明穴位贴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字】穴位贴敷;在腰硬联合麻、全麻下进行普外泌尿肛肠手术术后;6小时自解小便;24小时内肛门排气、排便情况。

近年来我院引进外科技术专家,收治普外泌尿肛肠疾病患者在逐年增多,目前主要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腰硬联合麻、全麻影响了术后患者的肠胃和泌尿系统的功能,因此极易出现尿储留和腹胀等术后不良反应[1]。本文针对此种情况进行了深入探究,具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9年6月-2019年12月内接收的普外泌尿肛肠病人,并随机抽选6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泌尿肛肠患者。排除标准:有其它重大疾病史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穴位贴敷前)和观察组(使用穴位贴敷后)。男性50例,女性10例。对上述患者在治疗完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情况。后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因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患者和我院伦理委员会均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

1.2 方法

予上述患者使用穴位贴敷,术后当天开始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取患者的穴位(神阙、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气海、涌泉)主要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贴敷时间:4小时。根据中医辨证后,选择不同的配方,1号配方:大黄粉用75%的酒精调和;2号配方:吴茱萸粉、干姜粉用开水将其调成糊状。观察和记录:①术后给予穴位贴敷治疗时间,注意观察穴位皮肤的情况。②观察和记录自解小便的时间。③观察和记录腹胀、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

1.3 观察标准

穴位贴敷治疗后记录自解小便和腹胀、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 SPSS20.0软件并对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和“x±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和%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自解小便和腹胀、肛门排气、排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数据如下:

两组的自解小便情况:观察组自解小便情况(27.1±4.3)对照组自解小便情况(15.2±2.4)T=13.2358,P= 0.001 ,(P<0.05)。

两组的和腹胀、肛门排气、排便情况:观察组和腹胀、肛门排气、排便情况(14.3±2.4) 对照组和腹胀、肛门排气、排便情况(22.2±3.3) T=10.6043, P= 0.001 ,(P<0.05)。

3讨论

普外泌尿肛肠疾病术后麻醉引起尿储留和腹胀等术后不良反应,患者一旦出现,会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的负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因此本文则重点探讨了穴位贴敷在普外泌尿肛肠疾病的术后康复的应用,选择了我院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主要是针对患者的排便情况和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由我院的护理人员进行收集整理,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表进行收集,数据显示60名患者在治疗前均有排便障碍,且数据较高[2]。患者在术后由于肠胃的蠕动功能较弱,易引发此种情况。那么随后对60例患者进行穴位贴敷,分析治疗后的具体情况。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使用穴位贴敷,穴位贴敷主要是刺激患者穴位,从而起到调理患者五脏六腑的作用[3]。穴位贴敷一方面对患者的身体的伤害较少,另一方面也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4]。穴位贴敷选取了患者的神阙穴、天枢穴、足三里进行治疗。神阙穴主要起到调理患者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同时还选用了药物联合贴敷因此也加强了药效。而天枢穴则是治疗肠胃的主要穴位,可以有效调理患者的肠胃。使用穴位贴敷的另一好处则是,患者不是通过口服,而是通过皮肤吸收药物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所以对患者身体伤害较小。足三里主要的功效则是促进肠胃的蠕动,从而增强了消化酶的活性

[5]。且上文的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期,术后自解小便和腹胀、肛门排气、排便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对在腰硬联合麻、全麻下行普外泌尿肛肠手术术后使用穴位贴敷效果较好,患者的尿储留、腹胀、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赵娟, 刘芳. 中药穴位贴敷促进肛肠疾病术后排便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21):94-95.

李媛, 崔亚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40例[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 26(10):94-95.

李明, 张润, 汪伟,等. 王建民治疗常见肛肠疾病学术特色及临证经验探微[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13(1):62-64.

王志新. 肛肠病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和防治临床经验总结[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9):7721-7722.

陈敏琴.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2):203-204.